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园林专业教学与美育教学的融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园林专业教学与美育教学的融合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园林专业教学与美育教学的融合

摘要:审美教育在园林专业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课内和课外的有机融合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本文就美育与高职院校园林专业课程的辩论关系以及二者融合情况进行探讨。

关键词:园林专业;美育;融合

1高职园林专业学生美育教育的必要性

园林是园林师通过巧妙的构思,把人为的景观与自然风光融合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场所。相较于自然景观,园林是一个更为集中典型的审美整体。园林美,美在艺术之美,美在和谐,美在自然,美在层次。人们对于园林的需求也更多地表现在精神内容方面,其审美要求远远超过物质功能要求。优秀的园林工作者不仅需要娴熟的造景技巧,更加需要对美的鉴别和创造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园林专业学习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审美素养,从而能够更好地接受、欣赏和创造园林美。因此,加强审美教育,提高其审美素养对于园林专业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2如何通过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

2.1情境教学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仍然是现阶段教学的主要手段。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园林专业课的学习中,教师要“入境动情”,以精彩的教学内容来激发教学高潮。通过各种问题情境的设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在情境中感受新内容。教材中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用心揣摩其用心、意境和境界,将它所具有的各种审美因素,运用审美化、情感化的语言讲课,最大程度地唤醒学生的感情,使学生对园林美有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认识。

2.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表现园林的美学特征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提供大量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文字、图片、音视频及动画素材,将课本中所讲的理论知识与现实当中的园林案例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讨论,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对园林艺术美进一步的消化吸收,从而使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园林当中讲到园路有参与造景的作用,不同的园路,由于其曲线、材质、色彩、纹样等的不同,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应,教师在讲课的过程当中,可以将园林当中不同的园路景观图片大量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园林当中的“步移景异”“因景得路”。又如假山具有园林划分空间和组织空间的作用,可以选取颐和园假山的图片及视频,讲解如何通过假山的自然过渡来分隔宫殿区、居住区和游览区,并且在划分空间的同时应用“障景”的手法,使游人体会到“曲径通幽”,层层叠叠,人在景中。

2.3课外审美活动的体验

课外审美实践活动是进行园林专业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学习方式,它是学科审美教育有机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是学生实践美、延伸美、创造美的重要场所[1]。园林中的建筑小品、假山叠石、花草树木等都是园林作品中的审美要素,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学会欣赏园林的景致,体会“鸟语花香”的美好境界,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目的[2]。教师组织园林教学观光之前,应先向学生介绍本次教学观光需要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到园林本身是一个艺术品,观赏园林要特别留意艺术创造的美妙之处以及如何去观赏园林艺术之美,使学生将园林课程当中的知识点和实际景观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了解园林美,并进一步学以致用。如清代李渔首创的“无心画”,将内墙上原来挂山水画的位置开成漏窗,然后在窗外布置竹石小品,使景入画,从早到晚,窗景因时而变,这就是园林艺术美的生动体现[3]。又比如园林艺术十分注意把人工建造的东西与所处的环境协调地组合起来,因此可引出园林作品设计中因地制宜,借景等概念的学习。假山的设计,讲究虚实相生,风景有虚有实,实景引人联想,虚景逐步深化,又能使学生从园林实景中浮想联翩,从而产生到情景交融的体验。所以,在学生户外体验时候,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愉快的美感,教师还需进行适当的知识点补充,使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以更大能量来捕捉新鲜的事物,进一步来挖掘美、创造美。

3结束语

园林美育教育就是通过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特别是通过加强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力实现的。其审美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教师与学生、课内和课外的有机融合才能够完成,懂得欣赏自然、艺术之美,才能创造出优秀的园林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李雅华.古典园林教学与幼师学生地理审美能力的培养[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2]杜卫.景观美育论[J].美育学刊,2012,(2).

[3]张建林.园林工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作者:郭奇梅 单位: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