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传统文化下美育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美育的泛化与重构
在我国当代教育史上,美育得以“拨乱反正”与德育、智育、体育并举,当追溯到1986年国家“七五”计划重新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从美育重获正统地位至今的30余年中,美育课程一直被简单理解为艺术课程,以致长期以来美育被粗略限定为美术、音乐的学科教育。早在1952年颁布的《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中就直接规定美育课程是图画和音乐。这不仅缩小了美育的内涵、降低了美育的目标,而且极大地限制了美育的发展。随着新时期教育理论和实践探索的深入,美育的内涵和外延都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美育思想体系的本土化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事实上,我国先民对于“美”的思考很早就开始了。《说文解字》中对“美”一字这样解释:“美,从羊,从大,与善同义。”羊大为美,从味觉享受上定义“美”,说明了传统美学和生活实践的悠远联系。美食、美酒、美景、美人,这些词汇都印刻着传统文化中对美的感性的理解。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美”的理解也逐渐从感性的层面上慢慢向精神的层面上拓展和延伸,美德、美誉、美谈、美意,等等词汇又从官能的感性愉悦过渡到了精神的理性满足——美所指代的范围进一步地扩大了。从人物、动物的外形美、内在美,到山川草木的环境美,到社会政治的和谐美,再到书画舞乐的艺术美……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这里的美,既有纯粹“审美”意义上所听所见的美,也有将善升华到审美高度所体悟到的美,这恰恰显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本位”的特质[1]。美,是广泛而深植于生活经验的体验。传统文化对于“美”的理解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先民对于美育的思考和实践,例如《论语•阳货》有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指的就是最大程度地发挥诗歌艺术的教化功能,不仅可以寄托意兴、抒发议论、人际交往、讽喻政治、齐家治国,甚至可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这一朴素的美育观恰恰和当今美育对于丰富人生、支持发展的追求不谋而合。如今我国美育在本土化的道路上正经历着艰难求索、方兴未艾的蓬勃发展期,这提示教育工作者应更好地利用传统文化中有关美育的思考,对目前的美育内涵不断进行泛化和重构,将更多有益人生、丰富感性的材料引入到当今的教学实践中来,从而跳出“美育即艺术教育”的固见。
二、文艺功能论与审美无功利说
儒家与道家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最为广泛的思想体,一直存在着彼此对立、渗透,又互为补充的关系。在美育问题上,两者虽各有主张,却又在中华文化的演进过程中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彰显着中国传统思想对中和之美的追求。儒学中的“美”往往是与“善”联系在一起的,主张的是使“美的形象性服从并统一于善的实用性”[2]。孔子评价《韶》乐,认为其“尽善尽美”,即决定艺术高度的不仅有感官上的审美价值,而且还要有“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教育功能。中国古代在功能论主导下的艺术理论,向来将“美”视为达到“善”的途径,并将“善”视作达到“美”的最高理想和终极境界:“不仅把生理本能上受直接刺激而产生悦感的东西作为对象,而且把具有社会伦理意义的东西,即在精神、理性方面能给予‘生’的满足和充实感的东西也作为对象。这时美的对象所具有的‘美’,和原初意义的‘美’不同,而和‘善’成了同义语。”[3]而纵观道学的美育观,则更接近于德国古典美学“审美无利害”主张的趣味。庄子笔下自由又浪漫的遐思,天马行空、漫无边际,彰显的是对绝对自由的永恒追求;物我两忘、亦真亦幻的庄周梦蝶的故事,折射的是不断探问自我和生命的哲思。将这些美的文字和思想灌注到哲学思辨的高度,所引导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美育,就是对纯粹的美的追求,可以摆脱任何的功利论的束缚,将欣赏和感受美作为唯一的目的。这样看来,似乎儒道两家在美育问题上是向着各自的方向不断拉扯的,但如果从整体的层面上来观照,二者事实上正是共同构成了中华美学中正和谐的根本内核。尤其是在美育问题上,将美视作人生的超然境界和永恒追求,并将美的教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儒道两家的共同主张。《论语•先进》篇,夫子与学生探讨人生的最高理想,曾子言:“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将生活的审美情趣视作人生的最高理想。《庄子》取之生活,鞭辟入里的寓言——将生活的点滴折射为哲学的大智慧,正是传统美育文化的质朴表达。儒道两家在美育问题上虽主张不同,却最终殊途同归。天下大同的传统文化取向使中国的美育思想呈现丰富、多元而又极富趣味的局面,正是这种兼收并蓄的传统美育观,值得当今的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和借鉴。
三、创设生态化的美育空间
落实在学前教育中,传统文化参与美育教育的力量则更显单薄,尽管近些年来相关呼声不断,却仍然呈现着片面化、形式化、效果差的局面。比如幼儿园活动中,把传统文化教育简单理解为机械性的知识技能,只求形式如背诵古诗、写书法、画国画,不问幼儿的情感、理解和接受,很难达到美育的目的。这些都亟待我们对美育内涵进行再认识,跳出“美育即艺术教育”的固见,在更广阔的向面上开展教育活动。而“美育生活化”和“生活美育化”虽然看似概括了美育的一条新路径,但必须承认的是,在现阶段的普遍发展水平上想要真正实现这一口号,仍需教师、家庭、社会付出极大的努力、进行更为深刻的思考。当然,尤为需要我们把握教育教学的分寸,既不能对传统的文化内核选择性地“视而不见”,丧失了原有的优势和根基,也没必要盲目崇古、脱离时代走旧路。建构美的环境,在美的环境中发现美;提供美的内容,在美的内容中感受美;鼓励美的行动,在美的行动中创造美,这或可成为未来学前领域美育教育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悦笛.生活美学与艺术经验[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
[2]庞世伟,魏荣桥.论孔子的人格美育思想[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5):52-56.
[3][日]笠原仲二,魏长海译.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作者:景荟新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