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美育教育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美育教育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美育教育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

[摘要]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美育”关系到广大青年学生本质潜能的发挥和综合素质的养成,“美育”被提升到非常重要的地位。高职院校需要紧跟市场需求培育符合就业市场的高技能专门应用人才,美育无疑成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不可或缺的教育形式之一,成为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美育;高职;职业素养

2014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同年6月及2019年1月,国务院又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开始全面部署我国现代职业教育蓝图,将职业教育现代化列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指标,高职教育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与支持。在新形势下,更好回应就业市场需求无疑成了高职教育的目标,《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也提出了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美育被提升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育模块。通过美育教育来全面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进而提升就业力水平是高职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目标与途径。

一、美育教育的概念与内涵

1795年德国诗人、哲学家、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第一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20世纪初,王国维、蔡元培等人对西方美育理论进行了研究,蔡元培先生在1930年主编的《教育大辞书》中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情感为目的者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美育教育内涵的认识也越来越丰富,而笔者认为的美育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美育教育和德育教育辅车相依“所以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美育与德育是同一层次并列的两个教育基本方面。孔子主张的“尽善尽美”和墨子主张的“务善则美”都道出了美育和德育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互相渗透的。

(二)美育教育非艺术教育和情感教育美育与艺术教育在内容上存在交叉,但是美育的内容更为丰富,它包含了艺术美、自然美、科技美等诸多方面,艺术教育作为一种专业技能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审美素质提升,实现美育教育具体实施的重要环节。美育教育与情感教育是相互融合的,情感是美育的中心,美育教育的目标实现是基于情感的中心介质在个体上得以发挥作用,与此同时认知、意识等媒介也同样在美育教育中发挥着作用。

(三)美育教育包含审美、立美和创美三个内容把学生作为审美主体通过对于“美”的对象的感受来进行教育培养,使其具有审美意识、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是美育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把学生作为客体从心灵、形体、语言、行为等方面进行教育塑造,使其自身成为“美”的个体是美育教育中的立美教育;而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美的创造力,使学生能运用美的规律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进行美的创造,培养学生成为创造美的主体是美育教育中的创美教育。

二、美育教育与职业素养的关系

职业素养通常被理解为职业思想、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那么美育教育对职业素养有何影响?两者间有何关系呢?

(一)美育与职业思想职业思想即职业信仰,是在完成职业行为过程中个体自发产生的克服种种困难障碍的内在驱动精神力量,这种驱动力将对行为的选择产生导向作用,是一种价值坐标。马斯洛认为职业的最本质价值是一个人发自内心地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因为“对于这些人,专业……是终极价值的一种载体,一个工具或一种化身。”“这些任务是受到热爱的(是内投射的),因为它们体现了这些价值。即,最终所爱的是这些价值而不是工作本身。”追求美成了个体体现职业行为内在价值的动力,而美育的培养无疑可以增强这种动力的实现。另外,情感的支持也可以促进职业思想的形成,艺术美的教育可以陶冶个体的情感,情感的陶冶是美育的重要职责,美育赋予了个体审美的动力和能力,促进了个体真善美人格的形成,推动着个体职业思想的形成。

(二)美育与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范围内所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行为的结果衡量着个体职业道德的水平。内因决定外在行为,道德需要作为内因是体现出来的外在道德行为的心理驱动力,“道德需要是道德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出发点,是道德主体渴望完善自己、完善人生的一种高级的精神需要,它从性质上说是社会性需要,从层次上来说是发展性需要”由此可见,职业道德需要的程度越高,职业道德行为也越容易发生,而职业道德需要是个体内在价值需要的体现。美育教育既是通过培养学生审视美的审美能力、追求美的立美情趣、创造美的创美意识使学生在美和善的感知、体验和实践中受熏陶和教育,不断增强内在价值需要进而自我接受和认同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并自觉内化和付诸职业道德行为。

(三)美育与职业技能职业技能即指学生将来就业所需要的技术和能力。学生需要经过专业的职业教育培训来获得职业技能,但这不仅仅表示只是对个体进行简单的技术灌输,个体发展的诸多方面都受到美育教育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也就推动了职业技能整体上的获得和提升。学生在接受美育的过程中各个感官需要不断协作交流,从而提升个体整体的思维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在例如空间、图像、定位、记忆等多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加强知识点和技术要领的掌握,在个体大脑中快速还原相关技术操作过程,能使个体的技能动作准确、到位,从而提高掌握技能的效率。另外,“真正地有兴趣和喜爱”,是个体学习职业技能的内在驱动力,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能够达到“乐学”的状态在职业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愉悦感从而发挥最佳的效能提高学习效率呢?感觉器官是感受兴趣的触角,感觉器官敏锐则兴趣会增加,感觉器官迟钝则兴趣会减退。感觉器官的敏感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兴趣的产生,而美育正是可以让学生在审美、立美、创美的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感官敏感性,进而增强了学习兴趣内在驱动了职业技能的高效获得。

三、美育教育提升职业素养的途径

(一)营造美育教育环境,构建和谐校园深刻认识学校美育的战略地位,学习贯彻关于学校美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开展育人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是做好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根本指南、前进方向和根本遵循。树立教师自身的美育意识,创设美的课堂,以美的教学境界设计、讲授每一堂课,营造美育教育环境。优化渲染校园环境,积极开展美育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美育氛围。广泛开展各类艺术活动,通过组建社团经常开展广泛的学生文化活动,如科技节、艺术节、音乐会、展览会、各类艺术比赛活动、文化活动周等全校性美育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接受美的熏陶的同时积极参与审美、立美、创美的实践中。

(二)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创新美育形式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目标是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的高层次实用人才。美育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不可或缺的教育形式之一需要紧跟市场需求培育符合就业市场的高技能专门应用人才。美育教育需要创新教学内容与形式,做到多样化。将课程教学的各个因素转化成具有审美品质或审美价值的对象。将各种美育素材综合运用和把握,通过融合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来实现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进而达到教学内容形象美。与此同时,辅以教学形式的多样美,以达到内容和形式上的完美契合,使学生能更充分地理解和接受教育内容。创新各类隐性课堂。隐性渗透和无形内化相对显性教育以间接地方式将学生置于预先设定好的教育实践活动中,达到“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教育目的。在全媒体兴起的今天,可以充分利用大众传媒这一隐性教育的重要平台和载体,高度重视大众传媒的引导作用,把握传播媒介的掌控和引领,净化疏导大众传媒与网络,将美育内容不断丰富、传播范围不断扩大,最大限度地丰富美育的转变形式、扩展时效,提高教育效果。

(三)完善评价考核机制,规范美育教育用好评价指挥棒,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对美育教学进行评价,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立足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对教学要素、过程和效果进行判断。借鉴情景评价的方式从学生审视美、确立美、创造美的能力和表现方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全面深入实施学生职业素质测评制度,将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素质档案。将美育工作及效果纳入高校人才培养评估指标体系。结语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而瞬息变化的市场需求,社会发展对就业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高职教育简单地等同于技术教育,使得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不够全面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这就使得加强美育教育显得十分迫切。美育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陈育德.西方美育思想简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207.

[2]唐钺,朱经农,高觉敷.教育大辞书(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

[3]马斯洛.人性能达的境界[M].林方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30-31.

[4]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1-32.

作者:沈燕 单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