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美育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路径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针对目前工科院校美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对工科院校开展美育教学的优势与劣势进行深入分析,对工科院校美育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的路径及方法开展深入研究,提出科学设定学校的美育教学目标,系统构建学校美育教学课程体系,加强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在美育教育方面要以一定的教学策略展开教学改革,积极推进新时期符合时代特点的美育工作,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工科院校的美育改革发展新路。
关键词:工科院校;美育教学;改革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美育在培养个体的创造力方面具有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应注重艺术素养、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倡导下,我国高校美育工作呈现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当然美育教育中的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尤其是工科类院校更是存在美育教育理念的偏差以及数量和内容上的不足、美育工作体制机制不健全、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不完善等问题。
一、工科院校美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调查发现,我国高校工科学生教育比较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训练,对学生的审美素养、道德情操和健康心灵等全面发展的问题重视不够,很多工科学生创新意识不强、眼界不够开阔。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课程设置随意性大
美育活动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只有将德育、美育和体育有机融合为一体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成长。很多高校和教师对美育的认识比较肤浅,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路径和方法知之甚少,美育课程设置随意性大,教学理念和方法陈旧。有的高校开设了艺术概论、艺术与美学、色彩美学、名作欣赏等理论课程,而艺术实践类、史论类和批评类课程开设较少,相近课程重复开设的现象比较普遍,课程体系设置的系统性和综合性较差。
(二)美育教学建设和教育资源不足,缺乏统筹和协同推进机制
部分工科院校很难在美育教学质量与数量上满足学生对人文、艺术类课程的需要,美育课程(尤其是实践训练类课程)数量少、质量低、课时短、门类不齐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很多工科院校还存在整合协同机制较差、美育资源配置不达标、师资队伍力量不足、缺乏建设发展规划等问题。
(三)学生审美趣味广泛,但相关知识匮乏,观念与行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多数工科学生能认识到审美素养对个人成长和全面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书画、诗词、音乐、戏剧、舞蹈、美术等美育课程表现出浓厚兴趣,有一定的审美追求,但很多工科学生缺乏审美常识性知识,参与审美活动的情况不尽如人意,审美观念与行为存在一定的偏差,亟须系统性改革和提高。
二、工科院校开展美育教学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针对工科院校美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从高校自身实际出发,分析工科院校开展美育教学的优势和劣势,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普通工科院校而言,由于对美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高水平美育师资缺乏、美育资源平台和条件较差等原因,客观上对开展美育教育教学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因此需要拓展思路,利用当地美育资源,搭建开放的美育平台,拓展教育空间,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借助外部力量提高工科院校自身的美育教学质量。另外,工科院校拥有多学科(交叉的)技术优势,信息技术力量较强,加强美育与各个学科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美育教育应该是一个全面渗透的过程,也是和各个学科有机、交叉融合的过程。教师在学科教育的过程中将美育教育巧妙贯穿其中,通过工科专业教育的特点来挖掘美育的依托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发现美育教育的价值,同时更生动地展现学科教育。工科学科教育和美育教育并不是分离的,而是相互融合互补的,只有共同合力才能更好地开展育人过程。
三、工科院校美育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的路径研究
2019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高校美育教学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提高工科院校美育教学的质量必须找到正确的发展路径和方法,方能事半功倍。
(一)通过教育教学融合美育教育,疏通美育教育渠道,找到美育教育途径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是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之一,而美育教育能很好地辅助实现这个目标,尤其是工科类学科,由于其学科自身的特点,融入美育元素能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新时期美育教育更要借助于“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展开,积极利用各种平台和载体增加美育教育资源,实现美育教育的目标。
(二)结合美育教育和学科优势,积极寻找美育教育契合点
将美育教育和学科优势结合起来,在挖掘学科教育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寻找美育教育的契合点,这样才能有效拓宽美育教育的内容和范围,学生也能在充足的美育教育中浸润式地感受美育教育的内容,像中国优秀的文化和道德规范等,以特色和品牌提升美育教育教学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三)着力构建全员参与的“大美育”工作机制
美育教育不是独立的,而是一个整体的教育过程和体系,学校要构建相应的教育教学体系,在学科教育中系统化地贯穿美育教育,设计可行性的课程实施方案、课程标准和内容,充分利用工科学科中的美育资源,拓宽美育教育空间。要眼界开阔,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以多种方式展开美育教育,像国际交流合作、美育教育实践基地、社区活动参与等,以促进美育教育的全面发展。
(四)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借助各类平台共享美育教育资源
这样能有效挖掘美育教育资源,扩大美育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实现全员美育教育。美育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而是要全社会联合起来,将美育教育渗透到各个方面,以创新的教育模式和理念加强美育教育,构建互联网环境下的美育共享模式。
四、工科院校美育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的方法研究
要全面提升工科院校美育教学质量,只找到路径还不够,还必须具备科学的方法。工科院校美育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的方法,大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定美育教学目标,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艺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中融入工科类学科教育特点,将两者有机结合,在学科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加强美育的实践性内容,通过实践活动加强美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在美育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二)系统构建学校美育教学课程体系
艺术鉴赏和各类文化艺术课程的选修很关键,针对工科类学生开设符合他们学习水平的艺术鉴赏实践性课程能更好地丰富美育教学的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发现专业课程中的美,美育内容要巧妙融合在学科教育中,体现美育教育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同时还要着力构建系统完善、特色鲜明的美育教学体系,形成工科院校自身的特色品牌。
(三)构建积极、和谐、具有人文氛围的校园文化
学校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感受美育教育的重要性,在校园文化的内容里融入美育教育的内容,以实际的内容和活动让学生体验美、感受美,而不是理论上以说教的形式传递美。美育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及思想品德。工科类学生要有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从校园的日常生活中认识美育的重要性。高雅艺术进校园和校园艺术节是提高美育教育的载体,也是丰富校园文化和内涵并传播正确育人观念的良好途径。
(四)整合各类美育资源,协同推进美育教学质量提升
发挥工科院校多学科优势,促进各学科的相互渗透融合,增强美育课程的综合性,将美育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在各个学科中。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融合,将美育与各学科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挖掘不同学科蕴含的美育资源,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有机整合相关学科的美育功能,协同推进美育教学质量提升。
五、工科院校美育教学改革成果应用及预测分析
美育即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美感进行训练。在人与自然关系的维度上,美育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维度。美育教育在对学生进行艺术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外,还以情感和心灵教育为核心,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立德立言的人才,这与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一致。美育教育理念在多个维度支撑着工科院校建设,近百年来,古今中外各级各类学校,在美育教学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众多成功经验和丰富案例。工科院校应当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吸取国内外高校在美育教学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成熟做法,大胆进行改革实践和应用探索。在工科人才培养要求突破体制瓶颈,努力打破院系、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时,美育教育能为其提供有效的现实途径,为培育跨界复合型人才提供帮助。在学习借鉴、积极改革、主动实践的基础上,对工科院校美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应用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和效果预测评价,以检验美育教学质量提高路径和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六、结语
工科院校的学生作为未来建设国家的主力军,终将走上世界科技竞争的舞台。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全人格,是关系到国家未来科技竞争力的大事,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美育教育应同德育、智育、体育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对工科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不仅能帮助他们拓展设计思路、重塑技术维度、激发创造灵感,还能全面提升其创新能力。在新时代,工科院校必须提高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扎实推进学校美育工作创新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工科院校的美育改革发展新路。
参考文献:
[1]杜卫.美育论(第2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等.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
[3]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2).
[4]姜晓坤,朱泓,李志义.面向新工业革命的新工科人才素质结构及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7(12).
作者:姚阳 杨博 屠书荣 单位:重庆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