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研究

摘要:语文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既能接受审美教育,又能学到知识、提高素质,使其在课外时间能以美的方式感受生活。在教学中进行美的教育,要求教师善于表现语文的协调美、节奏美、语言美。本文对如何完美地展现教学中的美育工作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教育

美的内涵有很多方面,和谐美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要想进行美育教育,就要将教和学高度融合,产生和谐美。

一、感受美

语文教材是文字创作,没有三维的立体表现形式,也没有声乐的悦耳直观,如果想让学生通过这种间接的方式去感受美,就需要语文教师的引导,要让学生通过文章内容去感受作者的写作用意,并站在作者立场去体会。以朱自清的《绿》为例,要想让学生感受作者笔下梅雨潭绿的不同寻常的美,就必须紧紧抓住铺垫和对比描写这一特点,通过对描写性语句的赏析,领会身临其境般的独特美景,感受美不胜收的直觉形象,从而产生美感。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扬,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这段描写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有铺垫、对比等。都是绿,虽然是各有各的魅力,但刹海拂地的绿、虎跑寺近旁的绿、西湖的绿、秦淮河的绿都不及梅雨潭的绿色那样具备其他景色的优点,却没有其他景色的短处,只有它浓淡分明,明暗有序,多一分则过,少一分则缺。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这些丰富多彩又不失细腻的描写,可以勾起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欣赏美

美是千变万化、形态各异的,在语文学习中,只要认真阅读,认真体会,就会欣赏到课文中的美。就像朱自清的“荷塘”,表现的美是一种优雅;为城捐躯的民族英雄史可法,表现的则是一种壮烈美;还有一些美,如高尚美、奉献美等。说完美,接下来就谈一谈“丑”。课文中对丑的描述、对丑的本质的揭露也能从另一个角度表达美的真谛。课文中别里科夫“套中人”、葛朗台“守财奴”等就是对“丑”的刻画、对丑的描写、对丑的深刻剖析……通过这些丑恶使学生学会从各个角度认识美、欣赏美。这就是所谓的艺术欣赏,能够在阅读时产生精神共鸣,能够在阅读时使人心情愉悦,最主要的是能够在思想上得到启示。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审美的引导非常重要,正确引导学生欣赏美、发现美,才能达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实现审美教育。艺术欣赏的过程是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不是单一、片面地看。引导也受读者阅历、年龄、学识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如读者的爱好不同,对审美的定义就不同;性格不同,对待情感的态度也不同,等等。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过程中,不能对学生的审美要求整齐规范,否则会使学生失去自身的审美特性。

三、创造美

创造美有很多种,就语文课而言,主要是对作文的创作。因为每位学生接受的家庭教育、人文环境不同,对待事物的看法与感受也不同。有的学生感觉生活五彩缤纷,写作起来素材很多,如精彩的课堂、丰富的体育活动、性格各异的同学们,写作时自然是激情澎湃,抑扬顿挫,下笔如有神;有的学生则感觉生活平淡乏味,没有什么内容可以写。我认为要想写出上乘之作,主要取决于学生能否发现生活中的美,是否有把看到的、感受到的美以写作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愿望。语文教材荟萃了中外名著佳作,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尤其是诗歌,更是有一种挡不住的魅力,强烈地吸引着学生。教师应把朗读诗歌、仿写诗歌与口语交际结合起来,为学生构筑一座展示美与智慧的平台。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诵,是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能使其产生创作的欲望。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毫无保留地与同学互相交流,真诚赞美、自信展示,美的情感就能够得到升华。美,无处不在!教师要把美育融入教学中,融进生活中,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树立“求真”“崇善”“爱美”的信念,使其成为一代有灵魂、有理想、有情趣的人。

参考文献:

[1]刘颖.论美育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地位[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78-79.

[2]谢文平,韦良德.开展美育教育塑造高尚人格[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2-23.

[3]马亦兵,严津.浅谈美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功能[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12):194-195.

[4]丁梅,徐辉,吴寒斌,邹霞.高等院校加强美育教育的思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36-138.

[5]束体民.试论美育教育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和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10):62.

[6]熊平秀.新时期大学美育教育的内涵及其结构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6):69-72.

作者:魏小静 单位:甘肃省靖远师范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