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经济新平衡格局对民营企业问题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十四五”规划提出民营经济发展是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主流。深改市场驱动力和激发市场主活力,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营商氛围,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民营企业发展要克服实力薄弱和发育不良短板,成为多维经济最赋有活力新经济增长点。民营企业已成为市场经济多元化重要力量,是科技创新创业的生力军,是我国经济发展高科技含量元素新引擎。民营企业应专注经济发展定力,面对新挑战,要大胆投资创业、大力改革创新、大量资本运作、大举开拓市场,做响品牌、做大市场、做优企业,构建全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一、民营企业产生历史背景
(一)民营企业简要概述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经历漫长而又艰难过程。早期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源于市场经济演进和社会重大变革,在传统夹缝中迎运而生并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经过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长期发展,规模较小民营企业被市场所淘汰,大型民营企业得到长足发展,逐渐成为有知名度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民营企业正从初期向中期过度,朝着更加科学合理方向迈进。民营企业具有市场化程度高、经营简约灵活、社会负担较轻的优势。近年来,民营企业的快速崛起,对我国完善经济发展,促进企业创新、增加社会就业、改善民生福祉和进入国际市场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民企打造便利化、制度化、规范化市场氛围,助推民企深化改革,理念思维、制度创新和全面发展。当前,社会要为民企发展提供创业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和法治环境,破解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各种难题,引导民企深化体制改革,继续拓展民企在完善市场竞争中示范功能,大刀阔斧走向更加广阔国内国际舞台。民营企业简称“民企”,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多元化时期出现的新生事物。民企是指在我国境内设立不包括国家出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以外其他企业,含个人独资、合伙制、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从企业的控股权和经营权来看,含少部分国有资本或外商投资资产,但没有企业控股经营权的有限责任和股份有限公司亦叫民营企业[1]。
(二)民营企业基本特征
1.企业机制灵活。民营企业具有较大柔性,企业成长快捷,管理灵活多样,转型速度快,能够及时适应市场变化,为生存发展适时调整战略方向,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2.发展后劲不足。民营企业的素质普遍较低,家族的色彩浓厚。企业通过艰苦创业逐渐形成有别于国有企业管理模式的家长制企业管理,受政策市场人才多因素制约,竞争能力较弱,企业真正发展壮大的并不多。
3.融资比较困难。民营企业资金薄弱、筹资能力差,不像国有企业那样受重视,在要素资源使用上往往遭到歧视。近几年,国家对民企融资方面先后出台一些政策,根本局面仍没有彻底改变。融资难成为企业公认瓶颈,企业得不到金融机构鼎立支持。
4.企业管理混乱。管理水平相对较低,民企管理实质是国有体系改良转型版,也是中国传统家长管理制新版本。企业发展中,凭借强有力“一长制”领导,始终无法改变管理失序局面,缺乏正规管理机制。5.人才培养弱化。民营企业不如国有企业那样规范庞大,没有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规划体系。民营企业一旦影响生存时,就千方百计引进人才。通常以借助市场环境发挥人才优势,如果离开市场,就无法继续行稳致远。
二、经济新平衡格局下我国民企发展必要性
(一)国企深改有助于改善民营企业市场发展空间
“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主体,积极倡导引进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存在运行。探索研究公有制经济下多种经济成分合理构成,激发民企改革创新发展动力和市场竞争活力,允许多维市场主体参与公平竞争。
1.继续稳妥的深化国企混改步伐,改革目前部分自然垄断行业现状,给一些实力强的民企积极参与垄断行业市场竞争设置准入门坎。
2.完全依靠市场来竞争性的行业,逐步规范国有股退出市场或转化优先权,坚决维持国家资本主体收益地位。对市场完全竞争的领域,国企继续深化全民经济混改或改变国有股结构,增加中小微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市场投资比例,给民企多维合作带来良好发展空间。
3.随着国企深化改革推进,民企市场经营范围逐渐扩大并带来广阔发展机遇。
(二)公平竞争有助于激发民企主体活力构建公平竞争市场对民企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1.优化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给民营企业创造更大发展空间。
2.建全平等保护法治制度,对公私所有财产要一视同仁,使民营经济产权保护上升到法律层面加以规范完善,促进民营企业规范健康发展。
3.给民企进入垄断行业市场创造融合机会,逐步推进油气管道、电力、铁路、邮政、烟草等自然垄断行业改革,简化准入程序便利性和生产要素低成本[5]。
(三)优化要素市场有助于资源合理配置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以优化要素市场配置改革为重点,深化改革要素市场市场体制,完善价格市场调节机制,公平有序运行、自主高效流动。目前,民企地位比国有企业要低,国企在生产要素获得成本上占有绝对优势,有较多话语权和谈判权,民企在市场准入环境、投融资环境、人才引进环境与国企相比差距较大。民企过去曾经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过较大的贡献,但在生产要素回报方面远远低于所做贡献。面对新的要素市场,坚持要素资源配置市场化导向,对降低要素交易成本,继续推进要素市场改革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四)科技创新有助于民企提升核心竞争力
我国高质量经济发展已进入常态化,民企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经济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稳定需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打造民营企业制造业发展新优势,从企业创新要素、关键高科技领域来继续利用民营企业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要充分利用民企在科技领先发展中的功能优势。1.规模实力较强民企与科研院所强强联合,解决国际卡脖子核心技术项目的科技攻关。
2.有能力民营企业要为国家立项受领世界领先任务,引进对标高层次国际人才和境外资金,将企业研发成果进行市场化激励机制,并将先进的生产经营技术成果投入市场加速产业化。
3.打造一批规模庞大民营龙头企业主体,以消费者需要为驱动,拉动国企与民企深度融合,加强“产学研”一体化技术创新机制,确保民营企业与各级市场主体行为协同互动,加大科技成果市场应用转化率。
三、经济新平衡格局下我国民企发展现状
(一)民营企业还在沿用传统家族式运作模式
目前,民营企业也还在沿用传统家族式经营方式,很少用国际通用的现代企业制度来依法治理企业。
1.企业的产权单一来源于家族式人员所持有的股权,不愿接受外来企业或个人参股多元化股权形式。个人财产与民企财产混同,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集中,家族式持有产权在企业刚刚建立投入运营时效益较好,能为企业节省大量管理费用,减少不必要人力成本,增加企业公基金总量。随着企业规模逐渐发展壮大后,一些问题就会暴露。
2.有效的财产所有权制度应该使股权关系完整明晰。产权不清晰,职责不明确必将导致无人关心企业使命及未来发展愿景,企业员工认为是企业负责人的事情,员工关心如何获取应得的报酬收入和资产分配行为[2]。因此,民营企业家族式制度模式遇到产权模糊,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将导致效率低下,阻碍民企持续稳定发展。
(二)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着全面协作上挑战
民营企业异军突起,打破原有经济结构平衡格局,实现新的“再平衡”。
1.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搏弈。从目前看,社会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对民企抱有鄙视心理,在市场全面准入、企业用工、税收政策、银行贷款方面,这些歧视性存在会导致两类企业对资源利用不均衡发展。
2.民营企业之间互相搏弈。竞争是市场经济活动最基本本质特征,这一点同样适应民企之间。公平竞争可以推动民企卓越发展,同时也会带来民企之间内耗。
3.民企内部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搏弈。企业为克服自身管理能力局限,只好从市场招聘高素质经营管理者,目的是确保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实现[1]。企业所有者与经营管理人员两者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两者追求目标不一致,同样会导致潜在矛盾存在。
(三)政府对民营企业金融支持力度不大
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民企完整配套体系没有构建,投融资环境亟待改善。近年来政府出台一些融资政策,但整体局面没有根本好转。鼓励引导企业用好股市、债市、风险投资、互联网金融服务等新手段做得还不尽人意。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还比较困难。表现在政府或外资企业直接投资占比较少,民企进入多领域深层次资本市场门坎过高,中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还比较高的实际问题。我国民企不同融资方式在企业融资中占比,企业自主融资高达90.4%,银行贷款为4.0%,非金融机构为2.7%,其他渠道为2.9%。由此看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基本上靠自有资金渐近式生存发展[3]。加大金融体制深改力度,与国际互联网金融体系规则对接,规范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匹配度,是解决民企融资难、融资贵最大现实问题。
(四)民企尚未构建完整现代企业治理体系
民企发展规模有限性,大部分都是传统家族式管理,企业没有规范化管理机制,岗位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1.民企缺乏法人治理结构。由于大多数民企都是个体经营模式,法人治理结构尚未建立,没有设定委托代理关系,股东行为规范、内部约束机制、经营管控能力及抗风险能力还比较薄弱。
2.民企缺乏创新激励机制。激励手段缺失导致企业创新环境和动力不足,工作深层次宽领域创新的积极性不高。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机制不完善,劳动用工收入分配制度不规范,产品质量、生产品牌、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精细化管理还比较粗放。
3.民企缺乏全程监督体制。民企没有监督企业法人决策行为和激励生产经营活动机制,人员分工狭窄模糊,岗位职责乱象重生,企业协调运转有效制约机制严重的失衡,员工间互相扯皮推诿责任行为时有发生。
四、经济新平衡格局下民企治理研究建议
(一)民企要牢固树立合规守法经营理念民企负责人要牢固树立依法经营理念,用法规来匡正企业经营行为,全力支持并真心接纳员工合理化建议,发扬民主作风,不搞“一言堂”,提升企业规避主观风险能力。
1.树立依法治理经营意识,企业发展要遵循法治底线一路前行。企业负责人要站在法治经营思维高度,依规管理企业人力、财力、物力、服务等要素资源,保持民企长期稳定发展。
2.民营企业要学法知法用法守法,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经营服务行为。履约合同、诚实守信,践行承诺,依法缴税。特别在安全环保就业等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维护创新发展定力,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配齐开足环保设施,淘汰落后产能工艺,确保企业稳定达标排放,实现低碳绿色经济发展。
3.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绝不要带血经济效益[4]。要践行社会责任、坚持做强做大做优企业与积极为社会做贡献有机结合,要投身职业健康安全和社会养老助残事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培育企业文化赓续民营经济发展
民营企业文化规范,是企业法治发展一个重要内在驱动因素。企业经过长期实践塑造一套规范的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延续前行灵魂。企业软实力提升,不仅要有强大经济实力,还有深层次企业文化底蕴。企业文化源于企业存续生息不断发展历史长河,历经时间淘洗,实践锤炼,长期孕育逐渐积累沉淀过程。一旦这种经典文化形成,助推民企在新格局下做大新业态、新品牌、新创造[5]。积极开展法规知识宣讲竞赛活动,将企业浓厚文化色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动,要保持长期稳定高昂士气,激发企业员工自觉释放巨大潜在能量。
(三)构建全新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体系
现代企业制度灵魂和核心是决策监督激励机制。
1.公司要行使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职权并形成各司其职、高效协调、相互制衡的负责人(法人)治理体制。公司优化控制结构体现公司控股权、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在责权利关系明确划分相互制约的关系。
2.从投资者角度,合法向企业经理人授权对其监督并履行职务行为,确保民企所有者与经营者两权剥离。企业管理同样是企业所有权人向经营管理者授权,管理者在获得授权范围内,实现经营目标而采取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坚持民企所有权者授权管理制度,保证所有经营者在法律授权框架内合规操作。公司结合民营企业管控特点,通过建章立制约束规范经营者行为。
3.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有效运行机制是公司治理结构高效运转重要保障,做到每项经营活动,每个工作环节行为自觉自律自尊,各岗位职责义务奖惩要落实到位,执行运作情况要与职务升迁、绩效考核、工作能力挂钩,不断优化管理制度规范创新。
(四)实施人才战略推动民营企业自主创新
民营企业充分发挥机制灵活优势,积极引进发展高端人才。企业家在经营管理中还不同程度存在封闭性,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顺势而为。
1.近年来,大量国外人才陆续回国发展创业,靠市场体制机制吸引人才,要“信任留人、待遇留人、包容留人”。依企业人才培养接续规划留用既懂业务又懂管理复合型人才。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化产学研协同模式创新。有条件民企应引入高匹配度和协同性战略投资者,给董事席位,参与重大决策,用市场化激励手段对重大贡献者分享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成功民营企业家经历过市场经济变革转型阵痛,面对新旧动能重大转换,适应市场,提升境界,强化“抱团发展”集体思维模式,发扬企业家创新精神,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续写新篇章。
2.企业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国企会遭遇到西方国家某些偏见制裁,民企反而有较大柔性韧劲,在积极开拓创新巩固两个大市场运作中享有得天独厚优势。
五、结语
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深度发展一个重要标志。近年来,大部分企业发展举步维艰,合法经营决定着民营企业未来生命周期。民企作为新经济发展主体,面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牢固树立系统思维,构建国内大市场循环主体,发挥两个市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功能,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付宣翔,邓志颖.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7(06):34-39.
[2]陈永杰.民营企业发展与混合经济改革[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06):78-90.
[3]邓大松,赵玉龙.我国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难点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7(02):6-9.
[4]刘洪银.民营企业营商环境约束与对策建议——基于京津冀地区调查[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8(06):45-48.
[5]姜斯宪.新时代理论热点探微[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
作者:苑光临 谭晶晶 苑艺 单位:沈阳市市场监管局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