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及资源保护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及资源保护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及资源保护浅析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国家,因此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底蕴深厚是民族研究当中的重要依据。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少数民族服饰保护相对不到位,外流现象逐渐增多,因此加强对少数民族服饰的整理与保护尤为重要,本文将对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情况展开分析与调查。

关键词: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保护对策;研究;调查

我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历史进程当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共创了中华文明,民族服饰在民族研究当中作为重要的依据,也是重点研究的对象,是中华文化最璀璨的部分之一。在不同地理条件及传统文化意识的影响下,各民族的文化意识均存在差异性,为了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防止失传现象的发生,还应加大对少数民族服饰的保护力度,笔者将分别从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现状、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内涵、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内在文化功能、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加强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保护的有效措施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现状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保护与继承正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从一方面来看,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改变,同时也是对于变化的一种心理需求,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服饰的丰富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对传统逐渐反叛,从另一方面来看,民族服饰的传承需要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但由于民族服饰的制作未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导致民族服饰面临消亡的危机。相关调查显示,各民族自改革开放后便进入了完全开放性的生活当中,充分吸收了外界的观念,在着装上以现代装如以西服为主。黎平县作为侗族的著名大县,然而这个地区穿侗族服饰的人数却不足30%,其他的少数民族地区也同样如此,大部分的青年男女以现代装为主,只有老年人保留了穿戴民族服饰的习惯。民族服饰是不可再生的民族财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人们追求服饰的丰富性的追求意愿增加,据调查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各族人民进入到了开放性的环境当中,通过打工、外出学习与外界文化发生了密切的接触,其衣着习惯也发生了全新的改变。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技艺精湛、种类繁多、色彩纷呈,从而吸引了许多国外的收藏者,一些文人与商人逐渐意识到了少数民族服饰的价值并采取高价卖出低价收购的方法来进行开发,这也是造成我国民族服饰流失的主要原因。总的来说,民族服饰并非简单的旅游纪念品,而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不可再生的民族财富,如若不重视起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将不复存在。

二、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内涵

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标志着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关系的发展,并衬托出不同的审美情趣,下文将详细介绍。在原始生活当中,服饰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一方面是为了御寒,另一方面是为了防虫,尤其在寒冷的地区保暖是重要的事情,人类开始利用动物的皮毛制作衣服进行御寒,这也标志着人类文化事业的开端。我国少数民族通常居住在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在这种情况下,服饰的材料工艺与当地的生产技术存在一致性,例如哈萨克族通常是以狐狸皮与羊皮为主,由此不难发现民族服饰文化是当地的生产力水平的充分显示。随着我国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少数民族的服饰不再局限于基本的御寒作用,人类在交往过程中逐渐产生了羞耻感,为了满足基本的需求,服饰的生产发展也日益显得重要。因此不同的少数民族服饰反映出了社会关系的发展阶段。审美是人类在改造世界认识世界过程当中的一种精神欲望,人类的审美可追溯到原始时期,人们在山顶洞人遗址当中发现了许多的石珠、犬牙等装饰品,装饰品的存在也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人类的审美特点,因此我们发现民族服饰往往反映了不同时代的民族审美与追求。

三、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内在文化功能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种少数民族文化的丢失,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巨大损失。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民族文化(包括汉族本身)也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死考验。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内,我们只看到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却忽视了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民族服饰发挥着重要的文化功能,不仅传承了民族历史,也是识别民族身份,固化宗教信仰,传承人生礼仪的重要载体。

1.传承民族历史

任何一种文化,如果得不到很好的传承,那它面临的将是从地球上消失的命运。可以说服饰是一种文化的表现,体现该民族的历史文化,那民族服饰结构、配件花纹都有具体的含义,形象地承载了本民族的历史。例如苗族,在本民族的服饰设计当中,便会将古文字符号刺绣在衣服上,生动地讲述了该民族的战争史、迁徙史。

2.识别民族身份

不同民族的民族服饰特点不同,通过民族服饰,我们便可辨别出不同民族的身份,例如赫哲族的鱼皮衣、鄂伦春族的毛皮袄、维吾尔族的四棱小花帽等服饰,都是受当地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民族服饰也是识别民族身份的重要载体。另外少数民族服饰还可起到维系民族情感的作用,强化民族的凝聚力与认同感,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贡献一份力。

3.物化宗教信仰

通过民族服饰,我们发现宗教信仰影响十分深远,大部分少数民族的服饰依然在传承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动物,提倡自然崇拜,通过服饰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时代的宗教文化特点以及文化本身包含的宗教服饰。

4.传承人生礼仪

出生、成年、结婚、死亡是几乎每一个人需要经历的时刻,每个民族有着不同表现形式,例如哈萨克族的未婚姑娘需要佩戴瓶颈小帽图马克,并将猫和鹰羽毛插在帽檐上,同时配以玛瑙红珠等装饰品,出嫁时则需要戴上一种用毡做成的尖顶帽叫做“沙吾克烈”,并将珠宝等装饰品缝在帽子上。

四、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保护中存在各种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保护工作的重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意识的缺乏、文化生态环境问题百出、相关法律法规的匮乏等方面。

1.缺乏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保护的重视

长时间以来,我国对于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保护为引起重视,从而忽视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导致许多少数民族服饰未能得到有效地保护。尤其在旅游地区,由于相关人员对民族服饰文化缺乏了解,未能将当地的文化有效弘扬,致使民族服饰文化被肤浅化。

2.缺乏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意识

我国部分少数民族服饰的制造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后继无人,传统技艺濒临灭绝。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旅游业日益拓展加快了城镇的改革步伐,这种情况下许多的年轻人接受了新的价值观与文化观念,却忽视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导致民族文化意识逐渐淡薄。

3.文化生态环境问题百出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丰富多彩,无一不体现着民族的深厚内涵。随着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愿意穿着本民族服饰的人逐渐减少,另外少数民族服饰的制做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与财力,对技术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对于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4.相关法律法规的匮乏

就现阶段来看,我国缺乏对传统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尽管有些地区建立了相应的法规,但存在严重的漏洞致使民族文化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最终导致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保护工作的需求难以满足。

五、加强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保护的有效措施

笔者在上文中主要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保护的现状进行了阐述,从中发现了许多问题,为了进一步保护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还应采取更多的有效对策,一方面加强宣传力度,增强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实行馆藏与个人收藏,同时实行立法性保护,详情如下。

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保护意识

在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当中,少数民族群众是主要的传承者,与创造者肩负着保护该民族文化的重任,因此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需要全民参与、共同出力,进一步强化文化保护意识的同时还可通过广播、网络、宣传栏、电视等媒介来进行宣传教育,需要让整个社会意识到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性,这对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传承十分有利。

2.实行馆藏与个人收藏

为了确保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与保护,要对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引起重视,通过建立文化博物馆来设立保护屏障,有助于民族文化遗产得到全面的管理。与此同时还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将新的管理理念、新的技术有效结合,在保留精华的同时对现存的工艺面料不断创新改善,从而得到更多群众的认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审美意识逐渐强化,人们开始对文物进行收藏,通过这种方式可避免文物的被破坏与外流。这一手段有利于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

3.实行立法性保护

正如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一样,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很多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已经或者正在消亡。为确保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加强立法性保护尤为重要,仅仅依靠群众自身自觉远远不够,因此相关部门应结合该民族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的法律法规,对民间工艺品与旅游工艺品明确划分,确保民族文化资源保护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发展民族服饰文化产业

在激烈的竞争之下民族服饰文化想要得到传承,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才能不被市场经济所冲垮,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将民族服饰产业化方可达到目的。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有效的载体,将其与民族文化内涵结合在一起,并利用当地的文化、产业、文化资源来加大宣传力度,不仅可传承民族文化,还可带动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可利用旅游业来带动当地的其他产业,扩大影响力,这对于民族服饰的复兴大有必要。

5.增强群体对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

在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保护过程中,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的强化不容忽视。一旦脱离了群众,传统文化的发扬则无法得到真正的落实,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各方面应加大投入的力度,例如学校可增设民族艺术教研组、民族文化教研室等,根据民族艺术特点来开展民族特长班,例如舞蹈班、美术班、工艺班等,从而达到宣传的效果,维护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发展的基础。总的来说,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保护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舆论导向上我们需要加强引导,唤醒全体民众对于民族服饰文化资源保护的意识并正确认识其重要的意义,进一步强化中国人的文化自豪感、民族自信心以及复兴事业的使命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民族服饰文化得到真正的保护。同时我们还需秉承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来借鉴成功的经验,并将其运用到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上来。

六、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传统民族文化受到现代社会的冲击,逐渐被肤浅化与表面化,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财富之一,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反映出社会发展的进程,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同时也体现出不同民族的审美特点,是民族生存的重要源泉,在这种情况下,相关部门应及时找出目前保护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采取有效的实施对策,通过宣传教育来强化人们的文化资源保护意识,使得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作者:潘玲玲 单位: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