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民族器乐在当今高校美育中运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现代高校美育教育应当重点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吸纳更多富有历史感与思想性的民族器乐艺术素材,帮助学生拓展理解现代音乐艺术的思想路径,通过在课堂上深入讲解民族器乐艺术作品,培养高校学生的艺术想象力与分析能力,让学生有能力独立完成经典器乐作品的研究工作,挖掘高校学生的艺术创造力与理解力,鼓励高校学生将自身的艺术情感按照具备客观性、合理性的美学规律表达出来,学会深入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理解中国传统民族器乐的艺术价值与主题美感,从而使学生的道德情操获得间接性的陶冶,以及教师调整高校美育教育的教学形式,把握美育教育的现代性、公开性特征,进一步提升艺术教育的实际效果与专业水平。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民族器乐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并指出了在高校美育教育体系中融入民族器乐艺术的必要性,总结了提升美育教育质量、传承器乐文化的正确措施。
【关键词】中国民族器乐;高等教育;美育教育
我国传统民族器乐是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涵。为了提升高校美育教育的质量,进一步完善现代美育课程体系,教师应当合理利用民族器乐教育资源,使之在高校美育教育中起到矫正学生艺术观、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基本作用,通过传承、发扬富有民族性与地方性的艺术形式,让多数高校学生了解到民族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强化民族器乐演奏方法、表演形式的生命力与影响力,将我国传统的民族器乐融入现代音乐表演活动之中,让高校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民族艺术文化与现代美学研究理论的内在关联性。教师可适当地选择较为通俗易懂的艺术题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民族器乐艺术,学生可在这一美育教育体系下准确地认识到各类音乐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理念,树立个人化、多元化的审美观。
一、将民族器乐融入高校美育教育的现实意义研究
高校是传承我国艺术文化、培育青年一代艺术理念与审美观的重要基地,为了正确应对社会上多元文化的挑战与影响,帮助我国高校学生培养高尚、健全的内在人格与艺术价值观,高校教师应当主动调整美育教育模式与主题,拓展审美教育的基础,将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纳入美育教育课程体系之中,引导高校学生找到符合社会主流道德观的价值标准,使之形成对传统艺术文化的认同感。学生可在专业性的美育教育中认识到传统民族器乐文化的深刻内涵与文化价值,理解创作者所秉承的艺术思想。我国传统器乐艺术强调在作品中表达古典主义的含蓄之美与正反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能够加深音乐作品在鉴赏者头脑中的印象,改善其艺术鉴赏体验。我国传统器乐艺术还能够重点突出音乐艺术的内在比例与空间架构方式,其艺术思维与表现方式以线性的直观形式为主,强调在某一乐段之中进行旋律与节奏层面的横向调整,音乐作品的结构具备较强的可调节性与灵活性。高校学生应当了解我国民族器乐作品的深刻内涵与艺术价值,主动地在艺术创作实践中将各类传统艺术元素与题材融入个人的日常生活中,面向不同阶层的社会大众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形式[1]。为了完成时代赋予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美育教育使命,让大学生认识到民族音乐艺术的传承价值,教师必须主动将针对中国民族器乐艺术的探究活动纳入高校美育教育体系之中,让学生在鉴赏、分析传统器乐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养成独立、健康的艺术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现代音乐文化的进步与普及,拓展民族艺术文化的传承路径,体现出传统器乐作品中丰富的人文意识与富有时代感的民族精神,让民族器乐作品成为新时代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成为具备国际影响力与世界知名度的艺术符号。教师必须将我国传统器乐表演艺术的主要艺术元素融入美育教育课程体系之中,如创作手法、艺术理念、人物塑造技法、演奏组织形式等,这样学生可认识到各类艺术元素的内在属性与文化价值,思考东西方艺术文化在各个领域的差异,间接性地强化大学生发现艺术美、还原民族文化魅力的能力,促进高校学生获得身心层面的健康成长[2]。
二、开展民族器乐鉴赏教育的正确路径研究
(一)基于艺术家开展美育教育
为了完善我国高校美育教育体系,提升美育教育质量与育人效果,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计划地引导大学生基于某一民族器乐演奏家或作曲家的个人事迹对艺术现象进行思考,搜集并详细讲解具备较强情感感染力与道德感召力的经典艺术人物案例,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民族器乐艺术知识,避免一味地讲解课本中的理论性知识,拓展学生认识传统民族器乐艺术的角度,教师可举出阿炳、刘天华等我国民族器乐艺术家的事例,鼓励学生分析民族器乐艺术的发展环境与内在艺术风格,帮助学生突破分析方法的局限,选择正确的教学活动切入点[3]。
(二)基于具体艺术作品开展美育教育
教师必须调整美育教育的组织形式与实施路径,选择正确的美育教育载体,以民族器乐文化中的经典艺术作品作为主要的教育素材,统一音乐教育与美育教育所使用的主要教学案例,让学生在较为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中获得民族音乐艺术文化的熏陶,讲解选定的优秀民族器乐艺术作品,如《梅花三弄》《金蛇狂舞》等,以音乐作品作为基本教学载体的美育教育活动可拓展大学生认识传统音乐文化艺术的思路,着重凸显民族音乐艺术的内涵与传承价值。主讲教师可选择最能反映民族艺术文化特征的风格化曲目,提升美育教育基本教育素材的质量与学习价值,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首先面向学生讲明具体的民族器乐分析范式与最新的艺术研究理论,并明确要求学生利用多种手段完成具体的课堂学习任务,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与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让大学生养成对社会生活、自然环境、传统器乐艺术作品的鉴赏与观察习惯。教师应当借助多种技术性手段在教学活动中面向学生展现民族器乐艺术作品的实质与艺术特征,如使用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播放记录民族器乐作品演奏活动的录像,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艺术视野,详细介绍能够拓展学生眼界的各种民族器乐艺术知识,如创作者的艺术背景、历史文化背景、艺术思想等,矫正学生的审美意识[4]。
三、完善美育教育体系、传承民族器乐文化的可行措施研究
(一)鼓励学生参与课下表演实践活动
为了提升美育教育的实际效果,让学生快速积累艺术实践经验,教师应当组织多种形式的校内艺术实践活动,将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经验融为一体,要求学生在校园内积极参加节日庆典、艺术竞赛等集体活动,并在此类活动中使用民族乐器进行演奏,如琵琶、二胡、葫芦丝等地方性乐器,以此烘托艺术气氛,营造出宽松、愉快的表演氛围,逐步拓展学生进行生活化艺术实践的基本路径,提升学生的个人艺术表演能力与舞台环境适应能力。主讲教师还可定期开办艺术讲座,面向学生讲解涉及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器乐艺术的发展方向与思想内涵,帮助学生快速积累理论知识,通过组织系统性的民族器乐作品创作、表演活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善学生的艺术体验,鼓励学生参与校内乐团与艺术社团的表演活动或练习活动,形成良好的校内艺术文化学习环境,为学生参加艺术实践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二)确定合理的美育教育课程,选择合理的教育目标
教师必须革新美育教育理念,根据具体条件与外部环境变化选择教育目标,让民族器乐作品成为在美育课堂上弘扬传统文化、展现民族精神的主要文化载体,让学生结合具体音乐现象理解传统音乐文化的表现形式与内涵,突出美育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地方性、民族性特色。要制定富有灵活性与层次性的教育计划,将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技能结合在一起,鼓励大学生主动应用自身所学理论知识参与专业性的艺术实践演练,在课上表演活动中积累更多具备实用性的表演技巧,展现美育教育在主体层面与实践路径层面的特色,避免长时间讲解枯燥、理解难度较大的课程知识,丰富教育内容的展现形式,为基础不牢的大学生提供较为专业的理论教育与专业素质培育,使学生快速掌握系统性分析民族器乐作品价值的正确方法与艺术鉴赏标准,为学生在下一阶段参与艺术实践打好个人专业素养基础。教师应当在传授民族器乐知识时,结合学生的个人实际学习需求,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展现民族器乐艺术所蕴含的意境之美,让学生顺应自身兴趣爱好参与到课堂上的艺术鉴赏活动之中,丰富其审美经验,以青年人能够适应的方式向其传授最新的艺术鉴赏知识与技能,这样学生可发现我国民族器乐作品所蕴含的艺术情感与思想内涵,了解民族器乐从古代到现代的具体发展与变化历程,使之认识到艺术美与传统音乐文化之间存在的普遍性联系,探索民族艺术文化的全新表现形式[5]。
四、结论
教师必须面向民间搜集、整理更多具备美育价值的传统器乐教育素材,引导学生在课上或课下利用自身所学的美学鉴赏知识,评析经典的民族器乐艺术作品,让学生在立体化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思考、研究民族音乐文化的特性,同时革新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明确美育教育的正确实施路径与主要育人目标,借助多种技术手段面向高校学生详细介绍民族器乐知识与演奏技巧。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性地欣赏民族器乐的独特文化属性与艺术特征,让自身的艺术情感在高质量的美育教育中获得升华,强化学生对艺术作品中的文化美的理解力、鉴赏力,激发学生对民族器乐艺术的学习热情,唤起学生的民族情感与爱国意识,鼓励学生参与不同形式的民族器乐表演实践活动,调动学生主观层面的能动性。
参考文献:
[1]涂田静.高校民族乐器教学中传承性与时代性的融入分析[J].戏剧之家,2021,(04):106-107.
[2]王立源.试析中国民族乐器资源融合的新路径[J].当代音乐,2021,(01):74-76.
[3]谢尧.民族乐器发展与高校音乐文化教育研究——评〈中国乐器学概论〉[J].中国高校科技,2020,(11):114.
[4]徐琦,宋飞飞.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毕业考核方式改革与实践研究[J].民族音乐,2020,(04):107-109.
[5]周永扬.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与民族乐器的融合[J].黄河之声,2019,(02):81.
作者:庞卓 郭蕾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