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图书馆少数民族文献的价值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图书馆少数民族文献的价值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图书馆少数民族文献的价值研究

[摘要]规模较大的图书馆馆藏中,大都有一些少数民族文献。虽然利用率不高,但它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诸多研究领域中仍有着巨大潜能,特别是在中央领导提倡文化自信的时代,它们更是显现出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属于战略性信息资源。所以,我们要重视图书馆少数民族文献的价值,想方设法提高其利用率。

[关键词]文化自信;少数民族文献;信息资源

一、中央领导实事求是,提出文化自信的理念

多次在重要场合提出文化自信的概念,也论述了文化自信对于我们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并指出,文化自信是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的基础。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可谓源远流长。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从未断流。我们有理由坚信自身文化的生命力,对于自身文化价值应予以充分的肯定。在目前“共圆伟大中国梦”的语境下,坚持文化自信更为重要。

二、少数民族文献属于战略性信息资源

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国文化和历史,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和发展。我国有一些少数民族在自身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很早就创立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如藏文延续了1200多年的历史,蒙古文有500多年的历史,哈萨克文、维吾尔文也有数百年的历史。此外,乌孜别克、朝鲜、塔塔尔、柯尔克孜、彝等民族都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和积累了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的少数民族文献。少数民族文献是源远流长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它们是我们的文化遗产,也是我国历史文献的一部分。经过多年的努力,少数民族文献古籍的搜集保护、研究开发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随着人类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可以说: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水平,既决定着图书馆事业发展,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少数民族文献不只属于少数民族,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财富。进一步深入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的积淀及其与中华民族大文明、大文化的关系,可以认识少数民族发展存在的价值,激发各民族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使我们的文化真正成为56个民族共同的财富,从而极大地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显然,少数民族文献具有深远的战略价值,属于战略性信息资源。

三、少数民族文献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价值

少数民族文献是大型图书馆馆藏图书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地域特色浓、信息容量大是它的特点,是各民族相互学习交流的桥梁,在教学和科研上也功不可没。少数民族文献的研究是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其他许多理论及实用的学科,如政治、宗教、思想、医学、艺术、天文、建筑、纺织等。它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科技等诸多研究领域中拥有着巨大潜能,特别是在中央领导提倡文化自信的时代,它们更是显现出惊人的独特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价值。

(一)在历史、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发展、传承的基础,不能丢掉。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些少数民族的历史文献,在历史、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在这里,我们选择著名史籍《满文老档》为例来说一说。《满文老档》使用老满文和加圈点新满文,记载了清人入关前努尔哈赤、皇太极两朝的东北地域历史、经济、军事、文化等史料。《满文老档》是清代官修的第一部历史档案,在清一代乃至整个古代的历史著作中,都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后金汗皇太极于天聪三年(1629年)四月设文馆,命儒臣分为两直,翻译典籍,记注政事。巴克希库尔缠等奉命用老满文纂修史书,遂以为制。天聪六年改用有圈点满文(新满文)修撰,岁岁相继,至崇德年间蔚为巨帙。《满文老档》详细记录了满族首领努尔哈赤和他的继承人皇太极在东北广大地区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八旗兵制和后金政权等一系列活动,进而与明王朝相抗衡,入扰京师周围各城镇屯堡,以逼明廷的史事。内容详实,多为清入关以后官撰史书所不载,对清实录等书的校订补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研究清朝历史、满族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二)在音乐舞蹈等诸多艺术领域发挥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历史上我国各少数民族多是开朗外向、自由奔放、能歌善舞。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歌舞艺术,蜚声中外。能传于后世,文献记录功不可没。如新疆歌舞多彩多姿,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是祖国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新疆音乐蓬勃舒展,直抒胸臆,热烈绮丽,太阳般光辉明朗,壮美绚丽。新疆歌舞艺术历史悠久,远在西汉时期,新疆于阗乐、健舞、软舞、习俗舞、模拟舞及拓枝舞、胡旋舞、胡腾舞等西域舞蹈,相继传入中原。这些西域舞乐通过中原传至日本等亚洲邻国,对他们的音乐、舞蹈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古代新疆产生了像苏抵婆、白明达、裴兴奴、何妥、尉迟青、尉迟章等一大批音乐演奏家、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他们曾就职朝廷、掌管音乐、传艺演奏。

(三)在思想文化、语言学、民俗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学习、借鉴其他民族的思想文化,对于建设文化强国有着重要的意义。少数民族在这方面有极多的文献可供学习借鉴,在思想文化、语言学、民俗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博大精深的藏学已为大家所熟知,其他民族的经典之作我们也应当去了解。成书于11世纪70年代的《突厥语大词典》是一部用阿拉伯语注释突厥语的词典,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里是伟大的语言学家。他著书的目的自然是当时政治的需要,也方便了阿拉伯人学习突厥语。《突厥语大词典》反映了维吾尔族的古老传统和灿烂文化,是维吾尔族人民的智慧结晶,为我们研究当时有关突厥各部落的社会、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四)在文学艺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少数民族在艺术领域的强项并不是只有歌舞,他们创造的文学作品在人类艺术文化史上也有着重大价值。如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讲述了以江格尔为首的英雄,与黑暗势力进行斗争,收复部落,建立国家的故事。《江格尔》产生于氏族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初期,是在蒙古族古代短篇英雄史诗的基础上形成的。篇章结构、故事情节具有蒙古说唱艺术的特点。除了丰富的思想内容,《江格尔》风格豪迈,想象大胆﹐语言精练﹐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江格尔》不愧为蒙古族民间文学的瑰宝﹐是蒙古族传统民间韵文创作的高峰,在蒙古族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在科学技术领域发挥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少数民族对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们在这方面以丰富的文献充分反映了这一点,并且在今天仍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例如藏族和蒙古族的医药科技。历史记载藏医已有二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它对世界屋脊上的藏族人民的生存,繁衍生息,生产力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藏医学鼻祖宇妥云丹贡布(708-833年)集古代藏医之大成,吸收四方医学的精华,编著了《四部医典》,该巨著是80幅唐卡的最早来源。史籍记载,唐卡画图是为了使四部医典通俗易懂,从学识渊博者到初学的童龄均能理解,犹如一颗掌上透明珠宝,一目了然。藏医80幅唐卡是祖国医学宝库的璀璨明珠,凝结了藏族人民的聪明才智。藏药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它融合了印度医药学、中医药学和大食医药学,在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医药体系。藏药历史上有许多经典著述,成为今天研究藏药的主要文献和藏药种类发展的历史记录。如:《月王药诊》收载药物329种;《四部医典》收载药物1002种,收载方剂400个;《四部医典蓝琉璃》收载药物2294种;《晶珠本草》收载药物2294种;《正确认药图鉴》收载药物580多种。蒙医是蒙古族的传统医学,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点,是蒙古族人民的智慧结晶。在诊治疾病中具有药量少、疗效好、经济简便等特点。蒙医蒙药是我国药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西勒嘎日•莫隆》(《识药晶鉴》),收载蒙药390种。《曼奥•西吉德》(《药物识别》),收载药物678种。《李斯尔•米格金》(《本草图鉴》),收载蒙药879种,是学习和研究蒙药的主要经典。

四、积极努力,想方设法提高馆藏少数民族文献利用率

馆藏少数民族文献中除了前面所讲的经典著作,还有其他一些数量不小、少为认知的作品,潜在价值也是巨大的,切莫等闲视之。但目前这部分文献的利用率不高,长期闲置、乏人问津,很大程度上成了图书馆的摆设物,既造成了资源和资金的浪费,也影响和制约了各地方有关少数民族文化教学和科研的发展。未能充分发挥其促进文化建设的作用。特别是对学生来说,不利于综合型、边疆型人才的培养。这已成为影响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应予改进。造成这种状况的外部社会文化环境的原因是人们缺少文化自信心,对少数民族文献资源的重要性尚认识不足;图书馆自身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服务方式落后,缺乏开展深层次、高水平的信息服务能力;馆员的素质有待提高,缺乏一专多能、博专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笔者认为,今后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提高图书馆的馆藏少数民族文献利用率。在当前时期,要想改变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少数民族文献利用现状,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引导广大读者关注少数民族文献,激发他们对少数民族文献的兴趣;同时,图书馆通过不断改进工作质量、强化服务功能,来满足广大读者对少数民族信息的需求,要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文献服务;要加大宣传的力度,为少数民族古籍的搜集保护营造良好的氛围,并运用现代化技术,采取多种方法,对少数民族古籍进行科学保护和研究宣传。只有这样,我们的少数民族文献资料才能被充分地利用,进而才能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文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蔺继红.试论少数民族文献的特点和价值利用[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1,(2).

[2]吕桂珍.民族文献研究述评[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3]王淑玲.试论民族文献的价值与利用[J].情报资料工作,1999,(6).

作者:董仲慧 贾一凡 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图书馆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