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田野调查下的民族音乐传承策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田野调查下的民族音乐传承策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田野调查下的民族音乐传承策略

【摘要】在民族音乐的实地考察中,采用“田野调查”方法有助于工作人员获得第一手资料,可以对民族音乐的有效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面对多元化的音乐艺术发展格局,民族音乐的传承也要与时俱进,注重传承策略的科学性,应尽可能地深入田野乡间的民族音乐实践活动。本文介绍了我国民族音乐的价值,分析了田野调查的基本含义,最后研究了田野调查视角下民族音乐的传承策略。

【关键词】田野调查;民族音乐;传承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非常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艺术等建设,同时也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实地考察工作。如今,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民族文化的弘扬,少数民族音乐自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其传承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关键还在于“田野调查”,这种方法有助于挖掘最为真实的、贴合民族生活的音乐文化。然而,在全球一体化环境下,外来文化不断涌入中国,我国各民族也不断走出国门,有机会接触更多的西方文化,这就使得民族文化教育发生了中断,突出体现为民族音乐传承的脚步越来越缓慢,甚至现代少数民族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也在弱化。鉴于此,本文介绍了田野调查视角下民族音乐的传承策略,希望促进我国民族音乐的健康与持续发展。

一、我国民族音乐的价值

(一)情感体验价值我国的土地辽阔,不仅拥有壮丽的山河,还拥有迷人的大草原,夹杂黄土高原、平原等多种地形,且南北气候分明,各具特色。令人惊喜的是,在这样的国度里,生活着56个生活习俗完全相异的民族,甚至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情感,他们对待生活、对待事物的审美观也不一样。所以,在每一部民族音乐作品中,都能发现不同的情感体验,而这些极其强烈的情感力量是独一无二的,只有本民族才会拥有。可见,我国民族音乐具有一定的情感体验价值,对民族音乐进行传承,必须注重民族音乐的情感力量及其对现阶段精神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只有充分挖掘出民族音乐的情感体验价值,才能让学者们感受到民族音乐蕴含的“真”“善”“美”等思想,从而陶冶人们的情操、振奋人们的精神。

(二)社会交往价值从某种程度上讲,少数民族音乐注重团体演唱,一般都是边歌边舞,参与人数较多,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促进社会交往,加强民族成员团结与友好往来。不难发现,民族音乐具有强烈的传意功能,其社会交往价值应予以肯定,一旦将民族音乐传播开来,对于民放结团的加强也具有一定的促进效果。例如在中国南方的部分少数民族中,个别乐器就充当了表意工具,广泛运用于交际活动之中,可以打破自然口语传播的局限性,能够起到促进人际沟通的功效。

(三)文化传承价值民族音乐是一种文化现象,来源于民族生活,服务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如此一来,民族音乐一定会在其特定的文化语境中进行演变,其中包括深厚的民族情结,甚至带来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都是值得大家探讨的事情。所以,加大民族音乐的教育力度,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传承民族文化,但在多元文化趋势的影响下,如何更好地传承民族音乐已成为所有民族音乐学者的共同任务。当然,为了充分体现民族音乐的文化传承价值,相关人员一定要深入学习民族音乐作品,仔细品味其中蕴含的深层文化内容。

(四)田野调查的基本含义实际上,“田野调查”也被称作“实际调查”,调查人员都会提前设计一个详细严谨的计划,这是民族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强调获取调查对象的第一手资料。当然,对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调查也是如此,其资料的真实性与可靠性都离不开田野调查,虽然民族音乐的传承也会用到二手资料,那也只是一种借鉴,并非全盘吸收,最终都要派专门人员亲自去现场取证,这样才能找到真实的民族音乐原貌,确保所调查的民族音乐素材原汁原味。当今社会,社会急剧转型,民族音乐也面临发展的良好机遇,这就要求民族音乐类学者注重“田野调查”,尊重民族历史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地促进民族音乐的发展。

二、田野调查视角下民族音乐的传承

(一)提高民族音乐学者素质促进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首先需要拥有一批优秀的传播者,这也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国家对民族学音乐学者素质的基本要求。由于民族民间音乐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不是简单的演唱,如果不懂得民族音乐作品的内涵,就无法切身体会到作品的创作背景,更唱不出原生态的民族音乐。为此,现代民族音乐学者一定要丰富自己的民族文化知识,不断积累各民族的音乐文化背景,增强自身的音乐文化修养。在传播民族民间音乐时,一定要学会扮演音乐作品中的角色,以地道的语言进行歌唱,才能将每一位作品的主题思想阐述出来,娴熟地演奏民族乐器。

(二)开展多种民族音乐活动在田野调查视角下,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任务艰巨且漫长,学校音乐教育应当时刻关注民族民间音乐的讲授,确保其不被遗忘,尽可能组织学生参与多样化的民族音乐活动,包括所有少数民族音乐,实现民族音乐的共同发展与进步。大体上讲,我国高校音乐教师应当将“民族音乐理论知识”和“民族音乐欣赏”相结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比如:可以给织说唱音乐活动,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说出地方方言,进而用方言进行演唱,才能形象逼真、生动感人;针对一些民族歌曲,可以采用“对唱形式”“小组合唱”等形式,尽可能地抽时间去当地进行演唱,获得当地民众的指教,让学生在实地调查中感受到真正的民族音乐。

(三)增设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民族音乐的传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需要循序渐进,最好在学习过程中慢慢了解,逐层深入。作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学校肩负着重要职责,不可忽视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尽可能地增设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确保学生能够接触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类型。一方面,加大开发本土地音乐课程的力度,构建本土音乐教育,立志传承民族音乐;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拥有较多的民间音乐,许多地方戏曲、小调、山歌等都是好的民族音乐教材,音乐教师可以地实地考察,经确认无误后,再将这些资料收集到一起,编写成俗通易懂的题材,不断向学生进行讲授,使这些民族音乐在年轻一代中传播开来。

结束语

总之,要想更好地传承民族音乐,很有必要采用科学“田野调查”方法,这也是众多民族学工作者在实践中的总结,既顺应时代的要求,又是现代民族音乐学发展的重要趋势。立足于现在,展望于未来,我国民族音乐学者必须积极应对多元音乐文化的冲击,不畏艰难,不畏挫折,信心坚定地弘扬民族音乐。在此过程中,现代民族学工作都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民族音乐的价值,充满爱国主义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力争从田野调查中获得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不断促进民族音乐的良好传承。唯有如此,民族学工作者才能将民族音乐发扬光大,直至走向世界乐坛,让我国各个地区的民族音乐得以永远传唱,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叶文辉.从“假说”到“实地”:民族音乐田野考察法效果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7,38(8):128-131.

[2]张妤.中国传统音乐实地调查之本土路径探索[D].中国音乐学院,2012.

[3]李婷.实地考察在中国民族音乐学界的运用与发展[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

[4]徐亮.侗族大歌音乐特征的实地调查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

[5]吴晶.察哈尔地区“阿斯尔”音乐的调查与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作者:王安琪 单位:天津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