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世界民族音乐教育时代内涵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世界民族音乐教育时代内涵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世界民族音乐教育时代内涵研究

[摘要]世界民族音乐是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世界民族音乐教育秉承“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的基本理念,培养立足民族、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全球视野与文化素养的人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优化中小学世界民族音乐的课程内程、教学方式、评价体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世界民族音乐;音乐活动与体验;音乐学业质量评价

世界民族音乐是从应用民族音乐学中衍生出来的一门课程,展现世界各民族精彩的音乐个性与独特的音乐风格,呈现出民族文化的特殊价值,记录人类五光十色的生活场景。世界民族音乐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一分子,通过学习和了解世界民族音乐,加强与世界的对话与交流,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丰富自己。世界民族音乐在其文化的根源和发展的脉络以及音乐风格上,大致可以划分为九大风格区,即东亚音乐文化区、东南亚音乐文化区、南亚音乐文化区、西亚北非音乐文化区、欧洲音乐文化区、黑人非洲音乐文化区、拉丁美洲音乐文化区、北美洲音乐文化区和大洋洲音乐文化区。[1]2011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提出“理解多元文化音乐”。2017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提出“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在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世界民族音乐既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特色课程,也可以作为一个大单元教学内容,学生学习世界民族音乐能够灵活运用在课程中习得的知识与技能应对生活中的音乐文化现象,能够用世界民族音乐学的眼光正确地看世界、理解世界,从而促进音乐素养、人文底蕴、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的形成和发展,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明的创新与发展。目前,中小学音乐教育越来越重视世界民族音乐教育,但面临缺乏科学、系统、完善的课程内容,缺乏教学指导,缺乏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等问题,均有待于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研究和解决。

一、优化中小学世界民族音乐课程内容,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世界民族音乐不论是作为一门独立的特色课程,还是作为一个大单元教学内容,都需要有结构、有逻辑、系统性的课程内容。音乐课程内容是音乐学科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与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世界民族音乐课程不仅包含世界民族音乐的重要知识与核心技能,更包含学科的观点、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在教学实践中,需依据音乐课程标准、根据世界民族音乐教育教学的理想与现实、遵循社会需求与学生素养发展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与身心发展规律,整合并优化中小学世界民族音乐学习内容,形成围绕主题的结构化的有意义的单元学习内容。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一以贯之。小学学段以世界各地民歌为主要教学内容,学生以唱游形式学会用世界各地不同的语言演唱歌曲,从中体验、了解五彩斑斓的世界音乐文化。中学学段以各个音乐文化区有代表性的歌曲为核心,以歌唱、器乐演奏以及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为主,感受、体验与了解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与发展,联系与对比。课程内容既要体现普及性,又兼顾专业性,既体现趣味性,又兼顾学术性,同时体现具有结构化的大单元、大观念统领的学习内容,由点到面,由面成网,循序渐进,形成科学、完整的中小学世界民族音乐课程。大单元结构化的课程内容能够帮助教师站在课程或是大单元的高站位进行教学设计,深刻理解学科的育人本质,落实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把握学科的整体结构,将庞杂的学习内容予以梳理,关注课程的主要脉络,理解课程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观点,在音乐实践学习中掌握知识、习得能力,形成审美素养。

二、优化和改进教学方式,落实“音乐活动与体验”

世界民族音乐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在多元、拓展、综合、情境化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学会世界民族音乐的知识与技能,把握世界民族音乐中所蕴含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学会用世界民族音乐学的视角及思维方式去看世界、理解世界,平等地面对世界音乐文化多样性。由此可见,“音乐活动与体验”是世界民族音乐教学的关键与核心,应强化课堂的主阵地作用,把学生音乐素养培育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深化。学生在学习印度音乐时,当他在课堂中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与体验”,学会演奏一段印度塔布拉鼓,学会演唱一首拉格,学会表演一段婆罗多舞蹈,他定能感知印度音乐丰富的装饰音、神奇的微分音、循环的节奏圈、低哑的声音追求……学生感受到印度古典音乐的神秘与精妙,感悟印度古典音乐静穆的审美观念,这些都将促使学生对印度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驱使他深入地了解印度音乐,了解印度音乐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民族民俗等跨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正是在这样的“音乐活动与体验”学习中,才能启发学生建立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从孤立走向联系,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排他走向包容,从静态走向动态,形成跨学科综合探究能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热情,好奇与期待,探索与研究,学会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深入探索音乐的奥秘,理解音乐中的真知灼见,启迪心智。[2]同时,驱动学生认识音乐发展的人类文化背景,以及基于这个背景的广度和深度来审视和赏识音乐,形成对音乐独到的见解与判断,形成普遍联系的、动态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发展更加宽广和深远的想象力、表现力、思辨力、鉴赏力与创造力,提升人文底蕴与人文素养。[3]

三、完善落实世界民族音乐学业质量评价,发展学生综合素质

世界民族音乐学业质量评价的目的是对学生的音乐素养成就,以及与世界民族音乐相关的知识、能力、必备品格进行测评与研究,强化评价的育人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在测评中,评价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正确的价值观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音乐文化现象,面对世界音乐文化多样性;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在世界民族音乐课程中已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社会的、世界的音乐事件或现象;在解决过程中是否体现世界民族音乐学专业的观点、视角、思维、方法及标准。世界民族音乐学业质量评价的内容包含八个音乐文化区的音乐文化,每个音乐文化区精选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作为考查的重点。评价维度以素养为纲,由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跨学科综合创意表现三个部分组成,音乐创造与音乐文化理解有机融入以上三个部分中。[4]世界民族音乐的评价标准分为两个层级:音乐表现标准和音乐育人目标。表现标准对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与素养进行详细的描述,教师依据清晰的评价标准评估学生的学习。育人目标对世界民族音乐教育教学目的给予具体的表述,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的成长放在更加长远的时间轴上考虑,以学科内容为载体,以学科实践为路径,向着有益学生发展的素养和育人目标而努力。世界民族音乐学业质量评价强调在“音乐活动与体验”中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评价方式。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对音乐的知识、能力与价值观的评价都应在“音乐活动与体验”中实现。世界民族音乐是学生认识世界、连接世界的一门课程,能培养具有艺术素养、人文情怀、国际视野、文化自信的多元化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安平.世界民族音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

[2]刘沛.基于超链接以音乐为核心学科的综合课程[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4):78-81.

[3]刘沛.美国国家核心艺术标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8:8.

[4]陈文雯,赵易山.初中音乐教学指导与学业评价[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20:65.

作者:陈文雯 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音乐教研员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