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应用

摘要:高职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入,有助于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其民族自豪感,促进民族音乐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如何在高职音乐教学中有效应用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是高职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基于此,本文从有助于高职学生知识视野的拓展、情感体验的增强;有助于对高职学生的民族精神进行培养,促进其民族自豪感的增强;有助于高职学生培养良好品质,促进其艺术素养的提高;有助于高职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有助于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几个方面分析了高职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应用和传承的重要价值,概括了当前高职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应用和传承现状,并分别从改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设置;拓展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对民族乐器的认知;重视音乐教师民族音乐文化素养的提升几个方面提出了高职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应用和传承路径。

关键词:高职音乐教学;民族音乐文化;应用和传承;价值;路径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在其生产、生活以及发展当中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民族音乐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不但是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与民族精神的凝聚,同时也承载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底蕴。高职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融入和传承,不但有助于音乐课程内容的多样和丰富,是文化育人的体现,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音乐欣赏和鉴赏能力,增强其民族音乐素养,提升其综合素养。

一、高职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应用和传承的重要价值

(一)有助于高职学生知识视野的拓展、情感体验的增强

教材是高职音乐教学内容和音乐知识的主要载体。当前,高职院校使用的音乐教材都是在音乐教育工作者严谨编写和筛选下形成的,有利于高职学生的音乐学习。然而,在音乐教材当中所涉及的民族特色音乐文化内容相对较少,民族特征与地域特色缺乏,这种内容上的滞后性,导致其不能很好地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假如教师在教学中仅仅依照教材中的内容开展教学,显然不能适应新时期高职学生多样化的音乐素养需求。反之,教师如果在教学当中可以融入部分民族音乐文化,就能够对学生的音乐视角和知识视野进行很好的拓展,使其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对民族音乐的内涵和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这对于高职学生民族文化意识的养成、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二)有助于对高职学生的民族精神进行培养,促进其民族自豪感的增强

伴随着各民族的发展,形成了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结晶———民族音乐,这不但是一定历史背景下各个民族现实生活的体现,同时也包含了独特的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在生活中美好期望的体现。将形式多样、内容繁多的民族音乐融入到高职音乐教学中,对于高职学生更多地了解和认识不同民族风土人情和习俗,深化对不同民族文化的认知,进而增强民族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民族音乐的融入还能够使高职学生对各族人民在困境中勇于斗争、不畏前行的精神更好地了解,更为深刻地感受各民族人民在财富创造中所付出的努力与艰苦,意识到正是由于各个民族的努力奋斗,才造就了整个中华民族当前的盛况,从而增强高职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使他们产生对民族优秀文化加以弘扬和传承的自觉性。

(三)有助于高职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促进其艺术素养的提高

高职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融入是对学生的艺术修养进行培养,促进其良好品质形成的有效途径。音乐中包含着较为丰富且深厚的情感内容,将民族音乐融入到高职音乐教学当中,能够对高职学生的情操进行有效的陶冶,促进其情感体验的激发,进而促进其良好品性的形成。我国民族众多,生活的区域和环境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生产生活条件的差异使得各个民族呈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当中所产生的音乐具有多样化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彰显着各民族不同的性格特点。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能够让高职学生对不同民族的性格特征很好地了解,进而有助于其良好性格的形成。同时,民族音乐的融入还能够使高职学生在民族音乐的熏陶下,对美进行体验和感知,增强其艺术素养。

(四)有助于高职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高职学生音乐素养和艺术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高职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入,不但可以让学生对不同民族的音乐更好地了解,还有助于民族音乐文化交流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拓宽自身视野,更在对各民族文化内涵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和价值观,提升道德素养,进而促进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

(五)有助于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高职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渗透,不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技能,还有助于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自从20世纪90年代欧美音乐大规模传入我国以后,年轻人对于欧美音乐的热情持续上升,而对于民族音乐的喜爱程度则呈现出下降的态势,这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十分不利的。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各类民族乐器也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喜欢,人们对于民族传统音乐的热情逐渐上涨。而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当中的重要部分,蕴含着各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智慧,其中所蕴含的美学、社会学、民俗以及历史学等方面的文化更深受人们的关注。

二、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应用和传承现状

(一)未充分认识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价值

就当前高职院校音乐教学的现状来看,其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入明显不足,有的高职音乐没有开展民族音乐内容,有的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尽管融入了部分民族音乐,但效果欠佳,不管是在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渗透、教材的编写,还是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没有很好地体现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视。

(二)缺少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教学资源

随着近年来多元文化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然而因为受众群体的局限性,加之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播宣传上缺少足够的力度,导致高职院校民族音乐发展资源不足,首先,民族音乐元素在高职音乐课程内容中处于薄弱的地位,所占的比例较小。其次,高职音乐师资力量上,存在着民族音乐素养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最后,民族音乐开展的实施设备上存在明显的不足。

(三)民族音乐文化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从当前高职院校音乐课程的设置来看,主要以声乐课、钢琴课以及音乐理论为核心,但关于民族音乐方面的课程设置则相对较少。同时,现有高职院校音乐课程中民族音乐内容的安排上也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学生很难有机会学习民族音乐。因为课程设置存在的不足,高职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任重而道远。

(四)缺少良好的民族音乐师资队伍

当前,受到欧美文化的深远影响,我国高职音乐教师队伍中大多数都是教授西方音乐的,声乐、钢琴等教师数量较多,这些教师因为对民族音乐知识和技能缺少足够的了解,在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入和传承方面往往停留在表层,没办法充分调动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这使得民族音乐传承和应用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五)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效果欠佳

从当前高职院校民族音乐课堂实施的现状来看,存在着师生交流互动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因为学生民族音乐知识基础薄弱,对民族音乐了解较少,缺少对民族音乐文化自主探究的兴趣。另一方面,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民族音乐所占比例较小,教师将更多的时间都用在音乐技巧的讲授方面,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讲解较为忽视,这就导致学生在课堂中对民族音乐文化了解的较少,无法产生深刻体验,自然无法产生较大的兴趣和驱动力,效果欠佳。

三、高职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应用和传承的路径

基于高职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应用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作为高职音乐教师来说,可以从以下路径着手采取相应的策略。

(一)改变教学观念

就高职院校当前的音乐教学现状来看,不管是在音乐课程的设置上,还是教学内容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都没有对民族音乐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导致高职学生在民族音乐的学习上也缺少足够的认知。所以,高职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的应用和传承,就要转变教学观念,明确现代音乐教学思想,充分认识到民族音乐在促进学生文化素养提升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而对音乐课程加以合理的安排,在教学内容中适当地融入民族音乐文化,创新教学思路,探索与民族音乐相融合的教学方法。

(二)创新教学方法

高职音乐教师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思想,对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充分地发挥,正确意识到民族音乐传承的重要价值,不断优化教学方式。首先,教师应该拉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基于高职学生的个性特征、音乐基础以及兴趣爱好、学习的能力和习惯等,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民族音乐进行渗透,对情景教学、示范教学、专题教学以及欣赏教学等多样化的方法进行灵活运用,从而充分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并引导其对各民族音乐间存在的差异进行了解,从而对各民族文化所具有的差异性与多样化加以认识,促进学生音乐欣赏能力与审美能力的提高。比如,在对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进行欣赏时,教师就可将该歌曲的创作背景讲解给学生,而后让学生对名家的示范演唱进行欣赏,再对学生进行指导,使他们对该歌曲进行演唱和练习,学生通过歌曲可以深入了解红色文化,感受朴素的词曲中所蕴含的共产党人的深厚情怀以及浓烈的民族文化,从而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价值观。其次,教师还可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结合学生的音乐基础以及实际状况,进行不同的分组,通过分组竞赛的形式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并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增强民族自豪感。再次,教师可以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促进学生民族音乐学习效果的提高。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教学创造了更多的教学可能性。作为高职音乐教师来说,就可以基于高职学生的个性特征与教学内容,采用现代化信息教学的方式为学生创设生动的音乐情境,将民族音乐文化运用视频、图片以及声音等多样化的方式直观呈现出来,对学生的多种感官加以调动,产生全新的音乐感受,从而使学生的情操受到陶冶,增强民族音乐素养。

(三)优化课程设置

从高职音乐课程的设置现状来看,民族音乐方面的内容较少甚至没有,这就表明高职民族音乐的重视程度不足。课程设置对于高职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传承和发展的效果具有直接影响。要促进民族音乐传承和发展效果的提升,除了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外,优化课程设置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第一,要对课程设置的方案加以规范,将民族音乐相关内容合理地融入到音乐课程体系当中。第二,要对音乐课程的整体及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及时关注,把握住教学当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区分出教学内容中的主次,使高职音乐和民族音乐之间实现有效融合。为此,教师可以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传统民族音乐融入到音乐课程内容当中,例如《掀起你的盖头来》(维吾尔族民歌)、《歌唱美丽的家乡》(苗族民歌)、道拉基(朝鲜族民歌)等,《百鸟朝凤》(唢呐)、《秋笛》(笛子)、《琵琶行》(琵琶)、《高山流水》(古琴)《渔舟唱晚》(古筝)等等,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和名曲进行欣赏,深刻地体会民族音乐的魅力,促进高职学生民族文化感受力的提升和视野的开阔。

(四)拓展实践活动

民族音乐的产生大多数都和各民族的习俗、生活、生产等方面具有密切联系,大部分的民族音乐源自人民的生活实际,民族音乐所呈现出来的不单单是审美功能,民族音乐文化的弘扬和传承通过简单的演奏和传唱难以有效实现,要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更为深刻地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进而自觉地对民族音乐加以传承。为此,作为高职音乐教师来说,首先,要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采用开放性的思路开展教学,通过课堂内外的方式、室内+室外的拓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使学生更为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例如,教师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民族音乐会或有关的民俗活动,还可在节假日带领学生到相关文化机构中了解民族音乐的发展历史,进而使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真正的领悟,自觉担负起对民族音乐进行传播与传承的重任。

(五)强化学生对民族乐器的认知

根据调查显示,很多高职学生对于古筝、琵琶、胡琴等民族乐器缺少认知和了解,这对于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融合与传承效果是极为不利的。很多学生一说到乐器,往往头脑中第一时间出现的都是钢琴、小提琴、萨克斯等西方乐器,很少有人会想到民族乐器,更不要说对民族音乐的了解了。所以,高职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强化对学生民族乐器的认知和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当学生对民族乐器有了深入的了解,产生了兴趣,才能自主地去探究民族音乐,愿意去研究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进而自觉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传播。为此,首先教师可以采用表演的方式,让班级当中会演奏民族乐器的学生进行表演,这可以让同学们毫无距离地认识民族乐器,让学生意识到民族音乐就在实际生活当中,并非遥不可及。其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喜欢的平台来呈现民族音乐,让学生对民族乐器产生探究兴趣,进而通过对民族乐器的了解更好地感受民族音乐的内涵。例如,很多同学都喜欢刷抖音、看B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抖音和B站观看法国街头身穿汉服的中国女孩彭静旋(UP主“碰碰彭碰彭”)所弹奏的一首首古筝曲目。一首接一首的《高山流水》《渔舟唱晚》《青花瓷》《赛马》……让很多外国人喜欢上了古筝,想要学习古筝,开始了解中国的音乐,甚至还有不少外国人想到中国看看。同样,让学生们对这些视频进行观看,也可以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中国民族音乐的深度、情感和灵魂,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浓厚的民族认同感。

(六)重视音乐教师民族音乐文化素养的提升

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传承和渗透,离不开音乐教师队伍这个主要教学的实施者。就当前高职院校音乐教师队伍建设现状来看,尽管大多数音乐教师的音乐知识非常丰富,基本的音乐技能也较为熟练,然而在民族音乐的了解和掌握上却相对不足,真正对民族音乐文化有过研究的更是少之又少,这就导致高职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效果受到较大的影响,难以有效地将两者进行有效融合。因此,强化对音乐教师队伍的培训教育,重视音乐教师民族音乐文化素养的提升非常重要。首先,作为高职院校来说,可以组织和鼓励音乐教师积极参与民族音乐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培训,让音乐教师通过接受再教育,丰富民族音乐知识、提升民族音乐技能,增强民族音乐文化素养。其次,作为高职音乐教师自身而言,也应该进行提升和学习,积极利用业余时间对民族音乐产生、发展的背景、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表达的情感、彰显的精神等等方面进行研究,进而积淀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和底蕴,进而真正的在教学中有效渗透和融入民族音乐,对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进行培养。

四、结语

高职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入和渗透,有助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和弘扬,更有助于学生通过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认识和感受民族音乐文化中所蕴含的深厚民族精神和内涵,增强民族音乐素养,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担负起对民族音乐文化以及传统文化进行弘扬和传承的重任。作为高职音乐教师来说,一定要充分认识到高职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应用和传承的重要价值,及时发现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赵应淇 单位: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