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内部审计质量与审计风险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内部审计质量与审计风险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内部审计质量与审计风险研究

摘要: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得高校内部的审计工作越发重要,同时,其审计风险也不断加大。为能保证高校内部审计质量,使高校内部得到有效管理与控制,就必须做好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的控制。本文简单阐述了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的概念与特征,分析了审计风险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探讨了高校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校;审计质量;审计风险

我国高校教育不断改革,伴随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办学自主权的扩大,现高校资金已从原来的仅源于政府拨款逐步转变为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引资为辅的局面。资金的不断增长,有效改善了高校的财务状况,但随着资金周转量的增加以及高校建设速度与规模的加强,高校内部的审计工作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影响了高校内部的审计质量,进而影响着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一、高校内部审计风险概述

(一)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的概念与特征

审计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审计后针对会计报表中所存在的重大错报或漏报等现象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依高校的实际情况,高校内部的审计风险主要包括审计职业风险与审计工作风险[1]。其中审计职业风险是指可能会对高校内部审计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与环境;审计工作风险是指高校内部审计主体可能会对审计结果产生一定影响的因素。高校内部审计风险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潜在性和可控性。其中客观性是指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当中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审计风险,不管审计人员采取何种措施,此风险也不可能降至零;普遍性一方面是指审计风险可能存在于每一所高校,另一方面是指审计风险可能存在于审计过程当中的每一个环节;潜在性是指高校内部的审计风险虽可能暂时不会对高校本身或是审计人员构成实质性损失,但存在导致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可控性是指通过内部有效控制采取补救措施,可将内部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水平[2]。

(二)高校内部审计风险与审计质量的关系

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是指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过程与结果的优劣程度。就本质而言,高校内部审计质量与普通内部审计质量的概念并无明显差别,但高校内部的审计质量需在高校规定程度内,为实现高校发展目标而实施运作。高校内部的审计风险是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正确认识审计风险,才能更好地实施审计,保证审计质量,进而使高校内部得到有效的管理与控制。

二、高校内部出现审计风险的原因分析

(一)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是对本部门及单位行使监督、服务与评价等权利,以为本单位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现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单独设立审计处,另一种是将审计机构与监察、纪检等部门进行合并。内部审计机构虽行使着审计权利,但其仍属高校内设的管理机构,受单位领导及上级审计机关管理,这使得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存在一定困难。另外,部分高校的领导者既管理财务部门,同时也兼职审计部门,在从事审计工作时难免会出现因考虑到本校利益而作出的偏差决定。尤其是当某些领导本身涉及违纪或参与违纪时,内部审计工作很难顺利开展,以致无法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容易产生审计风险。

(二)审计观念及方法落后

现多数高校的内部审计仍是采取传统的审计方法,遵从“以账论账”,审计工作也多以核准财务数据准确性和差异性为重点,而忽视了对学校教育资金使用情况的分析,如使用的合理性、所能产生的效益等,同时也忽视了对整体教育经费的定性分析,审计内容相对单一,审计深度有所欠缺,不利于教育资金使用率的提高。很多国外及国内社会审计已广泛应用的风险基础审计、抽样审计等审计方式也未在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当中推广使用,抑制了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并且,高校领导与审计人员的审计观念相对落后,认为审计只是形式上的“对账”,并未认识到审计工作对于高校发展的作用和重要性。

(三)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现高校内多数任职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员多源于其他岗位,其不了解审计工作的实质,工作能力也有限,整体综合素质偏低,给高校内部审计带来一定风险。一方面,部分审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随意放松审计要求,为达目的故意隐瞒审计事实,针对存在严重问题的经济现象,也不及时报告或处理,给高校发展埋下隐患。另一方面,审计工作要求审计人员具有专业审计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及较强的判断能力,而高校多数审计人员都是会计转岗而来,对审计工作比较陌生,综合素质及专业技能限制了审计工作的开展,进而形成审计风险。

三、控制高校内部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的措施

(一)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1)高校领导应重视内部的审计工作,科学设置审计机构,优化配置审计人员,并做好内部职能部门的协调工作,以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2)审计部门应准确定位自身角色,认识到审计部门是高校领导作出决策的参谋和助手,以“服务学校,服务大局”意识,促进高校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3)审计部门应重视与上级领导的沟通和交流,定期或不定期向上级汇报自身工作情况,以引起领导对审计工作的重视与支持。(4)审计部门应全面把握学校的规章制度,了解学校的财务状况,充分利用其优势,并及时将校领导决策的落实情况进行反馈,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办学效益的增长。

(二)改善内部审计观念与方法

(1)高校领导应改善自身审计观念,充分认识到审计工作对于高校发展的重要性,最大限度地支持内部审计工作。(2)审计人员也应改善自身审计观念,正确定位审计部门在高校中的角色,树立科学审计理念,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参谋作用。(3)改善当前审计方法,利用先进的审计理论,如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相结合,客观、真实地反映学校的财政财务收支情况;事前、事中及事后审计相结合,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证审计效果。(4)采取现代化的审计手段,积极引进现代化技术,如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以辅助审计工作的开展,提高审计质量及效率,有效识别并预防审计风险。

(三)加强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培养

(1)要加强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其能够正确认识自身作为审计人员应担负的责任,了解风险预防措施;(2)加强对审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及时更新审计人员审计的相关知识,提高其专业知识及技能水平,以有效提高审计风险控制效果;(3)鼓励审计人员深入研究理论,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以进一步丰富理论知识,提高自身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4)依据高校现有的审计人员状况,适当补充一定审计人员,严格审计人员的选拔与考核,可与社会企业进行合作,从社会企业当中聘任一些具有专业审计知识、审计业务能力较强的人员来校担任审计工作,以充实高校内部审计力量,提高审计效益及水平。

四、结语

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的控制是决定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为尽量降低高校内部的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就必须做好审计风险的控制。一方面要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保证审计工作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要改善当前的审计观念与方法,引入新的审计技术,以提高审计风险控制与审计效率。同时,要加强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最大限度地将审计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瑞清.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初探[J].财会学习,2017,(1):132.

[2]余灿,夏午宁.信息化环境下的高校内部审计风险控制[J].中国内部审计,2014,(10):70-74.

[3]樊昊东.论高校内部审计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15,(12):197-198.

作者:兰国海 单位:沈阳建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