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公立医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公立医院是我国主要的医疗场所,因此在实际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其风险展开有效的控制。基于此,本文将首先介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点。其次,分析公立医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作用。最后,研究公立医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开展措施,其中主要包括建立科学的公立医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程序、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构建完善的公立医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评价体系、建立公立医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保障机制四方面内容。
关键词:公立医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评价体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公立医院的建设要求逐渐提升,目前公立医院的内部影响因素逐渐增多,为了保证其发展质量,需要建立相应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制度。目前我国公立医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评价体系构建不全面以及方法应用不科学等情况。因此需要对目前公立医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展开优化,使其能够将自身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本文将重点研究公立医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措施。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点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第一,与组织目标具有较高的吻合性,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实际风险控制的过程中,是在组织目标发展基础上展开的,首先确定相应的组织目标,对其中存在的风险以及目标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在此过程中,审计人员将重点放在风险管理中,而不是内部控制是否规范中,这种方式能够提升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组织建设目标之间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能够大大提升组织的现实意义,同时还能够对其中存在的风险展开有效控制。第二,风险范围扩大,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采用的风险管理理念为全面管理,在此过程中能够提供一定的增值服务,同时保证与组织目标相互一致。也就是说,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能够反映出内部服务的质量,除了对风险展开审计之外,还能够对组织目标的影响风险展开管理控制。另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还能够加快审计的速度,降低审计过程中的风险,加强企业内部的控制等。
二、公立医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作用
公立医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具备以下作用:第一,完善医院的治理结构,目前我国多数医院管理系统并不完善,因此在采用公立医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能够对医院展开全面有效的管理,弥补自身在管理系统上存在的缺陷。内部审计在制定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医院在实际管理中的发展目标或者发展战略制定。第二,提升医院风险管理质量,公立医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主要将风险作为主要的管理基础,对组织中的影响因素以及风险展开识别,这种方式能够提升医院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风险管理意识,降低风险对医院内部自身的影响[1]。
三、公立医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开展措施
(一)建立科学的公立医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流程
通常情况下公立医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流程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审计计划,在此过程中需要确定审计目标,根据目标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主要对接下来的审计工作展开指导。公立医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计划阶段,需要根据医院发展的目标,确定医院业务中的重点内容、医院活动的影响因素。其中主要包括政策法规以及医院内部人员变动等方面内容。大致掌握医院中存在的各种风险类型、影响程度以及影响范围等,为接下来公立医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开展奠定基础。第二,审计实施,在此过程中,需要根据医院经营目标,对其中存在的风险展开全面识别,其中风险来源主要包括社会公众、医疗设备、经济水平、技术应用、人口变化以及竞争对象等。在不同发展阶段,医院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也不同,因此在评价风险的过程中,不能使用一套评价标准,需要提升评价系统的灵活性。另外,确定医院中存在高风险的领域,判断风险高低需要从两方面展开,第一方面,风险对医院组织的影响程度,第二方面,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第三,审计终结以及后续审计阶段,在审计终结的过程中,需要对审计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展开总结,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调整方案。其中主要包括违纪问题、违法问题或者是控制系统无效等问题,都要对其展开全面有效的管理。在完成以上工作之后,需要编制相应的审计报告,其中包括医院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内部控制情况等,形成审计结论,在此基础上制定审计报告。在后续审计阶段,需要对公立医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实施情况展开跟踪管理,部分医院即使已经认可了审计报告,但是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并没有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展开调整。因此在审计结束之后,需要对医院展开后续审计管理[2]。
(二)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在实施公立医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过程中,不同技术最终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审计技术。第一,审计抽样技术,该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大大降低审计资源的使用数量,进而提升最终的审计效率。将组织目标中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提取出来,对其展开审计,进而确定其中存在的问题,其中主要包括样本设计、选择样本、测试样本以及评价样本几个阶段。第二,定量分析技术,该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对医院中存在的风险量化分级,根据不同的危险等级,制定不同的风险管理措施。其中主要包括比率分析法以及差异分析法、数据库分析法等。比率与差异分析的方式,主要利用财务和经济对比的方法展开审计,进而总结出相应的分析结论。差异分析法能够确定医院实际发展与风险控制要求之间的差异,进而对目前的医院风险控制现状展开完善,除了这两种技术之外,还包括定性分析法以及风险评估法等。实际工件中应综合运用不同内部审计方法,将不同内部审计方法的优势相互结合运用。
(三)构建完善的公立医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评价体系
在构建公立医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评价指标的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第一,财务维度,财务指标是医院在风险管理以及战略实施过程中,经济水平的反应,对其展开评价,能够发现医院在经营中的风险。第二,客户维度,客户维度指标能够反映出医院竞争力以及服务效率等,其中医疗技术、服务质量以及医疗费用是主要影响因素。患者在选择医院就诊的过程中,主要根据这三方面内容选择,因此需要对其展开评价。第三,内部经营过程,内部经营过程主要指的是医院的业务流程控制,这是医院经营水平影响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在公立医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在医院内部控制框架的基础上,设置与其相符的评价指标,保证最终的评价效果[3]。第四,学习与成长维度,该维度能够将医院的医疗水平、管理技术以及创新能力反映出来,主要对医院在实际发展中的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生存能力展开评价。可以将其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分别为员工培训、工作环境、业务学习能力以及业务创新能力等。
(四)建立公立医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保障机制
公立医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内部审计的环境、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内部审计质量的控制。例如,在环境优化的过程中,需要建设医院风险管理文化,提升医院内部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在文化建立的基础上,构建医院风险管理体系,这种方式能够给予公立医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一个良好的开展环境,最终达到提升公立医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开展质量的目的。
四、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公立医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关注程度逐渐提升,如何保证公立医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质量,成为有关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公立医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建设方法发现,对其进行研究,能够大大提升公立医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应用效果,同时还能够促进公立医院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研究公立医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开展方法,能够为今后公立医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璇.城市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现状调查与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17(08):69-71.
[2]熊黎.基于风险导向的公立医院成本管理探讨[J].财会研究,2017(23):37-38+41.
[3]刘婷.公立医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用研究——嵌入风险分析环节的PDCA循环[J].中国内部审计,2018(08):31-36.
作者:尚芝荣 单位:宁国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