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内部审计职能的强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内部审计职能的强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内部审计职能的强化

一、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职能发挥的现状

审计本质是独立的经济监督,由专职机构和人员评价、鉴证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管理、提高效益。高校内部审计通过对高校经济收支、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实施监督评价和建议,以促进高校完善治理、实现目标。

(一)高校内部审计现已由供给驱动型

转向服务内需化。供给驱动型是强制审计型,对审计的需求不是或不主要是高校内部,而是源于上级主管部门。随着内部审计在风险防范以及创造效益等方面服务效能逐步提高,无论是高校领导还是业务部门都一定程度上产生对内部审计的需求,高校内部审计的内需化服务职能越来越明显。

(二)服务对象的多样化。传统的内

部审计对象多在财务、资产管理部门,其对象单一,主要审查与财务收支、财产安全有关的部门与人员。随着高校建设步伐、业务范围的扩大,内部审计工作需从传统的审计圈子跳出来,拓展审计范围,向综合内部控制、风险导向的审计发展。风险导向审计依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审计对象、范围与重点,对高校的内部控制和风险治理进行评价,最终提供鉴证和咨询建议。

二、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职能发挥存在的困难

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是从西方移植的,高校内部审计作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一环,更是在我国高校管理及审计监督体系后才展开。由于起步晚又存在“以西律中”等简单套用、移植,高校内部审计横向上模仿西方模式多于纵向上继承与,缺乏针对自身特点的理论探究与实践。

(一)传统上对内部审计认识薄弱

部分高校领导对的内部审计的重要性缺乏认识,甚至将内部审计部门归类为高校的教学辅助管理部门,从性质上定性为高等学校的教学辅助而非行政服务管理。从认识上看,将内部审计部门认定形式上的国家规定的存在。部分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成为应付高校行政主管部门等上级部门的工具,随意成立与纪检监察合署办公甚至置身于财务部门下属的审计机构,抽调一两个闲杂人员即滥于充数。流于形式的审计监督,内部审计在风险防范等职能没有得到发挥,仅剩服务效能。

(二)高校内审人员队伍建设滞后

内部审计的综合性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政治过硬、业务精良,需掌握计算机和工程造价等多项跨学科知识。但受编制限制、经费缺乏等因素的影响,部分高校设置的内部审计机构存在人员不足甚至由财务人员兼任的现象。内部审计人员欠缺应有的职业规范和知识,将对审计业务无所适从,进而降低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与效果。

(三)审计手段与方法落后

大部分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审计手段和技术方法内还停留在传统手工查账阶段,较少通过计算机审计进行数据比对分析,审计范围不宽,审计效率较低。

三、改进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相应的措施

新常态下,内部审计应以促进单位完善治理、实现目标为出发点,依法审计,加强监督,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

(一)提高认识

只有从思想上重视内部审计工作,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审计制度,设置具有独立性的审计机构,配备配强高校内部审计队伍,才能保障其内部审计质量和效果。高校要在战略层面提高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建立健全工作制度,配齐配强资源,加大力度,提高内部审计地位,尤其是要保证本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并在人员、经费、后勤保障等方面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更多的保障。内审人员也要理清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增强审计职业的神圣使命感和责任感,将监督与堵塞漏洞、改善管理、提高效益的目标有机结合,促进高校事业高速运行。

(二)严控审计质量

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内部控制审计能力,以高校内部控制审计为抓手,融合内部控制审计入审计的日常工作中,提升审计监督的效果。政治觉悟、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审计人员进行审计的重要资源,是确保效果和质量的根本保障。要加大对内部审计人员关于内部控制审计方面的培训,提升审计组成员内部控制审计胜任能力,建设一支精通内部控制与审计等专业的“高精尖”内部审计队伍。其次,整合审计人力及技术资源,通过分业务类别组成审计组分类实施,将业务交给政治坚定、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审计人员来开展,确保工作的高质量。要根据新形势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新要求,高标准配好配强内部审计人员,保证内部审计力量,优化内部审计人员,使审计组人员组成在年龄、知识、结构层次、综合素质等方面最优组合,保证内部审计工作有序健康开展。还有,如果是委托业务,还要严把对外委托的审计业务的工作范围与内容,保障审计结果的质量。

(三)加强审计规章制度建设,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只有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才能有效规范审计行为,做好审计工作,保证审计质量与效果。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要结合高校自身实际情况,制订完善的、适合高校自身的审计规章制度,使内部审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且高效运行。通过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重要性水平即审计金额的起点,现在高校普遍将经济业务的重要性水平定为5万元,但凡金额超过5万元的合同、采购、基建等经济业务都需要经过审计。这在教育实力不强的历史条件下是合理的,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经济业务突飞猛进,高校的经济规模也在不断增长,而内部审计人员并不一定能够不断壮大,两者相下必定产生矛盾,内部审计的效率及效果必定没法保证。因此,建议通过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比如按高校经济体量的0.5%的标准),明确审计的关键领域及环节,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给审计运行减负及保障审计工作质量。

(四)争取专项运作经费,保障内部审计部门正常运转

高校内部审计是政府审计的延伸,但没有政府审计的地位和经费保障。为确保审计机构正常运转,避免审计风险,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必须通过严格职责划分认清地位、通过争取专项运作经费以保持独立性,才能更好的发挥审计部门应该发挥的作用。争取专项运作经费是内部审计部门相对独立、正常运转并避免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保障。

(五)更新审计手段及审计理念

高效的工作是建立在对高效的工具和方法合理应用的基础上的。内部审计工作要想取得更好的审计质量与效果,也必须合理运用、定期更新科学先进的审计技术与方法。高校内部审计人员要紧跟信息化的步伐,掌握运用计算机数据结构、审计信息化软件,将这些高效、及时的审计技术与方法创造性地引用到审计工作中。探索开展数字化在线审计,进行互联网跟踪,为审计组优化有限的审计人员、合理配置审计资源,从而高效完成审计工作任务。进行审计数字大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研究和计算机仿真软件,推动审计工作的现代化、科学化,为预测问题的发展、及时发现问题苗头及趋势提供可能。总之,内部审计的职能发挥并不是停留在嘴上、会上,而要从领导层面深入到脑子里去提高意识,从规章制度方面建设好规则,更要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以提高效能,努力争取专项经费来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与超脱。具体执行上,要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队伍建设以提高执行效果,采用现代化审计手段及审计方法以提高效率。只有做到以上五点,审计职能的发挥才能更高质、优效。

参考文献:

[1]郭铁铮.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4(6):26-28.

[2]王黎.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知识经济,2017,04.

[3]张键琦.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4):72~74.

作者:王成千 单位:广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