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形势下内部审计构建要点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政府职能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政府职能正在朝着服务型政府转变。新形势背景下的政府职能的转变,为政府监督职能的发展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使政府机关决策、执行、监督职能的分离成为必然,也为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的构建提供了条件。而政府内部审计监督能更好的促进新形势下新环境下政府的高效行政,为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新形势对政府部门内部审计提出的新要求
1.要求政府部门内部审计要做到重点突出。
新形势要求对政府部门施政方式和方法做出根本性的变革,政府部门要从公共服务的角度依法行使职权。对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和受托责任的履行效果做出公正的评价是新的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工作的重心,新的公共治理环境下,公民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社会公众事务的管理中,政府部门的施政效率和效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监督。社会大众参政议政情绪高涨,要求政府部门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各级政府都应适应这种新的公共治理环境。这要求政府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及时转变工作重点,从以往的以监督政府各项财务收支的合法和规范方面的审计内容为重点,转向对政府绩效的评价与鉴证为审计重点,把政府绩效的履行结果与公共治理相结合,以督促和保证政府受托经济责任的正确履行。
2.要求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的机构设置保证独立性。
独立性是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工作的灵魂,是内部审计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新的公共治理环境下,政府施政行为是高度透明的,其权利的行使受到了广大社会公众与权力机构的监督,而政府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是这种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设置是保证审计质量的最为根本的前提条件,为了更好的发挥内部审计评价与监督的职能,只有充分保证政府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尤其是保障与被审计单位之间不涉及任何行政隶属关系,才能保证内部审计部门正确发挥其职能,得出不偏不倚的结论。
3.要求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创新方式方法。
新形势下要求政府部门能够正确履行管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责任,做好公共资源的合理使用和保护,以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这种新的治理环境对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工作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政府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在制定审计计划,开展审计工作时以风险为导向,重视政府部门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审计。以风险评估结果为制定审计计划的标准,以审计的视角剖析政府行政效率的高低,对公共治理模式下政府部门的施政行为提供中肯的建议。在审计方法上,也应改变以往以检查财务会计信息为主要审计内容的做法,注重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把审计的内容扩大至政府施政绩效及风险防范上来,创新审计方法,配备复合型的审计人才,正确评价新形势下政府的绩效水平,对政府各部门的行政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1.应满足公共治理环境的要求。
现代治理理论是建立在受托经济责任理论基础之上的,是在市场失效和政府失效相互作用下的结果。政府作为国家行使职能的机构必须承担起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责,然而在管理过程中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成熟,单纯依靠市场手段或行政手段都不足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公共事务管理的需要,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为政府提高行政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环境下建立政府内部审计模式对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方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部审计的重心突出体现在对机关行政的内控流程、风险管控、咨询服务上来,通过提供为政府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审计建议来提升政府整体行政管理水平,提高政府在公共治理模式下的组织地位和诚信度。
2.以绩效审计为主要审计方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倡导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趋势逐渐显现,政府部门是社会公众所赋与权利的执行者,当然也应当承担起其行政效率被社会监督的责任。公共治理环境不同与以往的管制环境,政府更多时候扮演的是服务的提供者而不是管理者的角色。这种职能上的转变要求政府部门内部审计重点由以前以监督财政收支向监督政府行政能力的绩效审计转变。在这种新的环境下,绩效审计关注的是政府行政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由于政府绩效审计的范围复杂、类型繁多,要求各级政府部门根据自身行政职能的特点区别设计审计标准。例如:以建设公共产品为职能的政府部门,其绩效审计的标准可以重点放在审计财政专项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上来。设计的审计标准主要有财政资金节约率指标、建筑工程费用率指标、项目计划投资率指标、项目工程合格率指标、项目社会效益指标等。在新形势下政府绩效审计还应把提升审计质量放在重要的位置,在提升绩效审计质量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例如:建立审计人员责任倒查制度,明确审计人员的职责和所对应的职业行为,对于绩效审计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加以禁锢,使审计人员能够遵守职业道德,得出不偏不倚的审计结论。对于不现类型的政府部门,绩效审计的时点选择上也有所不同。比如,在以公共服务为主的行政部门,其绩效审计的时点可以选择事中或事后进行。而对于以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主的政府部门,则更多的选择全程的审计监督方式。总之,在公共治理环境下,政府内部审计方式的构成是以绩效审计为主,财政收支审计为辅的管理模式。
3.充分利用国家审计促进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的发展。
国家审计是促进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公共治理环境下对政府的监督职能作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新修改的《预算法》中就对其有了明确的规定,第七十七条规定财政部门编制的决算需要由审计机关审计后才能报政府审批。这条规定凸显了审计监督的重要性,但由于业务量大,国家审计资源明显不足,在供需矛盾的助推下带动了政府部门内部审计业务的发展。国家审计可以指导政府内部审计部门对本级财政预决算进行审计,以达到资源重新配置的效果,同时也履行了审计监督职能。其次,国家审计可以通过适当时机对政府部门进行审前调查和业务研究,总结业务指导性文件作为内部审计部门的指南性文件,指导政府部门的内部审计业务。最后,国家审计在实施审计项目的过程中,可以把政府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情况、审计业务开展情况等作为一项考核指标加以明确,在审计报告中公告这一检查事项结果,以敦促政府部门加强内部审计建设。
三、结语
新形势下建立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的施政效率是每届政府不断追求的目标,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决策、实施、监督三权分立为建立服务型政府创造了条件,也对政府部门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上面的阐述中,笔者提出了建立新形势下新环境下对政府内部审计的新要求,分析了审计新模式的构建要点,提出了依托国家审计促进政府部门内部审计新模式成功组建的创新点。为完整有效的创建公共治理环境下政府部门内部审计模式提供了参考,也为政府公权利的公正实施,社会各界参与治理公共事务提供了平台。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公告对政府权利正确行使起到了监督促进作用,也为其他公共治理主体的参与者充分了解政府的施政效率提供了透明的空间。
作者:王婷 单位: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