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近年来,国家对于农村土地的管理更加关注,目前农业的发展逐渐走向了现代化,这也意味着我国农村土地的管理需要运用新型策略,实现土地的集约化管理,促进农村经济的新发展,而土地流转就是一种科学的土地发展模式。本文基于土地新政视角,研究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土地新政;土地流转;农村经济;影响
1土地新政及土地流转概述
2019年,国家对于土地的政策有了新的改观,一方面还是以原有的中央土地新政为基础,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贯彻近几年的政策指导,在维护相关主体利益的前提下,进行农村土地流转的新发展。2018年,国家开放了土地可以作为一种独特的商品的政策,这进一步促进了有效土地的快速流转,促进了土地的利用,避免了资源配置和利用不足的问题。
2土地新政视角下土地流转发展现状
2.1形式多元化
土地流转的对象是具体的物质即土地,其过程就是将特定的土地经营权当作特殊的商品在市场上销售,在此基础之上获得相应的利润。具体来看,当下社会发展过程中,土地流转的形式也随着经济与时代的发展变得更加的多样化,一是出租,这也是占比最大的一种流转形式;二是转让;三是互换。此外,还包括股份合作等形式。
2.2总量扩大化
相关数据表明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流转的速度也逐渐加快,在21世纪初,参与流转形式的农民不超过10%,后期缓慢增加。就土地的自然优势来看,长江中下游凭借着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土地利用效率比较高,而且流转率也比较比较高,达到13%左右,在后期的不断发展中,数值一直呈现出上涨的趋势。
3土地新政视角下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3.1积极影响
在经济的拉动下,土地的流转逐渐加快,不仅有利于实现对于土地资源的使用,也有利于实现市场的快速发展,推动社会要素的流动,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能量。而且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完善与支持,农业的发展也逐渐实现了集中化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避免了过多闲置土地存在的局面[1]。同时,促使农业市场的发展实现规模化,在促进农民积极性的同时,实现农业在新时代的新发展,实现其功能与模式的转型。
3.2消极影响
1)土地流转周期过短,影响生产性承包投资。目前土地在流转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周期短,一方面不利于吸引投资者,另一方面不利于实现土地的长期效益,这也造成了当下土地流转过程中过高的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不仅不利于效益的实现,也不利于对土地质量的有效保护,无法实现土地的长期发展[2]。2)土地流转方式过于分散,影响农业规模化发展。当下国家倡导的土地流转一方面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农业发展的转型,即实现其在新时代的规模化发展。虽然目前社会中存在了多种多样的流转方式,但是科学化的流转方式所占比重很小,大部分还是以私下的交易为主,无法实现科学化、规模化的农业发展[3]。3)形式单一,影响土地优化配置效率。农村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意识与观念不足,在流转方式上往往比较单一,缺乏科学性与多样化,都不利于实现土地流转的功能与作用。农民的土地流转缺乏制度政策的规范与指导,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低,农民经济发展模式落后。
4土地新政视角下土地流转对策
4.1地方政府推行政策缩短土地周转周期,建立精准扶贫长效机制
通过稳定承包权进一步实现经营权的快速发展。首先要靠本地的工商企业来进行投资与拉动。其次要积极地响应精准扶贫政策,通过农业的高效发展来实现产业扶贫的实现。靠创新的思维方式谋划新的发展出路,并通过不同主体的协调合作,实现农业经济的快速转型。贯彻共享的指导理念,促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4]。
4.2建立土地交易流转平台,创新土地流转机制
为了提高土地流转的质量和效率,重要的举措就是通过相关的平台建设,为其提供科学的流程支持与机制保障。这些平台就是在流转过程中的媒介,通过将不同的主体进行信息的匹配与连接,实现流转的科学化发展。在此基础上通过政府的支持与监督实现平台有秩序的快速运转。
4.3整合土地流转规模,消除土地细碎化生产成本
农村的土地生产现状还是以传统的分散经营为主,这也是当下实现农业系统化、规模化发展的一大阻碍。一方面,分散化的土地不利于实现土地的快速流转,难以吸引有效的投资进入;另一方面,不利于实现管理的快速完善,增加了工作难度,加大了工作内容。因此,政府要进行主导,改善当下土地的细碎化、分散化局面,为农业发展的系统化和现代化提供稳固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宏力,李宏盼.农村土地流转的内涵、效应、现实困境及破解路径[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13-121.
[2]贾学军.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9(15):235.
[3]王秀珍.试论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J].新农业,2017(11):52-53.
作者:王葛娣 单位:淮安市淮安区淮城街道办事处农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