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发展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发展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发展思考

摘要:回顾和梳理中国农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历程,其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新农村建设的新阶段,我国面临着环境、城乡收入差距、养老、生产率下降等诸多问题,政府该如何加强管理、完善体系是今后要加以关注的,这对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乃至于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发展历程;农村经济;问题;发展方向

一、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历程

(一)阶段(1949—1952年)

运动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政府给农民颁发了土地证。彻底消灭了地租剥削制度,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使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而从农产品流通方面看,在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之前,我国的粮食市场是一种自由市场,农民除缴纳农业税外,粮食可以自由上市。

(二)农业集体化阶段(1953—1957年)

生产领域中逐步加快集体化步伐,就是在流通领域中强化指令性计划、弱化市场调节的作用,截至1957年,除了粮棉油外,越来越多的经济作物和药材纳入统购范围,农产品传统流通体制框架逐渐形成。在集体化之后,国家便不再与农户直接发生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的购销关系,而是以合作社为购销主体,此举明显增强了国家对农业经济活动的控制能力,进而形成了高度集中的传统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三)阶段(1958—1978年)

从1958年开始,我国经济建设明显向生产发展上的高指标和生产关系上的所谓高级形式过渡,在农村则掀起了运动。1958年,国务院颁布农产品及其他商品分级管理办法,将农副产品统购统销和派购政策进一步制度化、法律化,市场对农产品的调节作用被不断削弱,以行政手段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农业经济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尤其是在“”期间,随着政治上极左路线的推行,产权极度模糊,农村市场几近全部关闭,这给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阶段(1978年—至今)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农村的发展突飞猛进。其中最为重要的改革就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等形式发展而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从我国农村的实际出发,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指出了制度的弊端,认为在这种制度下生产队被管理得过细过死,从而导致生产上无人负责,分配中平均主义盛行,严重影响了社员的劳动积极性。而实行农业承包责任制可以调动社员的积极性,节约劳动时间,合理使用劳力。

二、现阶段中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农田基础设施老化,农田水利设施不配套或带病运转,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薄弱等等。不少农村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电力短缺,农村的道路、供水、通信、电视信号接转设施尚未很好解决。

(二)环境问题

中国农村环境问题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严重危及农民身体健康。因为中国农业的生产方式大多是直接以自然资源作为生产投入要素,且无节制地使用农药与化肥,它必然会造成对环境资源的肆意掠夺和破坏,导致了土壤板结和独体生产力的下降,而农药化肥流失又会造成水体的污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另外,政府,法律制度还不健全,没有对农村的环保进行规划。而且一些法律条文过于抽象,实践中难于操作。县乡政府也采取一个放任的态度,对农村的环境问题不闻不问,只关注经济的效益。

(三)养老问题

城市化为许多农村青年提供了外出工作的机会和远离家乡发展自己才能的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下,“空巢老人”的问题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老人日常的生活起居无人照料,甚至年过七旬的老人还要下到地里干农活来维持生计。一方面,做儿女的要尽孝道,在外地谋生时不仅要给父母经济上的支持,还要尽力抽空回家多陪陪父母,给以生活上的照料,更要注重老人的精神需求和内心感受。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建立一些机构,专门为这些老人提供日常料理、膳食、疾病看护、健康服务和心理咨询等,保障老人安享晚年。

(四)土地流转困难问题

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及相关管理办法,那我国是否也可以向西方国家一样把土地集中到一起搞农场经济呢?据调研,大多数农户不希望把自己的土地给他人承包出去,受传统小农思想观念的影响,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很强,而且中国农村的土地太散、太碎,也不好集中,操作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现阶段的中国很难像西方那样发展农场制,搞种粮大户,当然也很难成为像西方那样的农场主。另外,国外发展农业靠的是现代技术的应用及科学管理,所以目前中国农村真正实现流转的土地数量不多,农业生产适度规模化经营发展艰难,还会侵蚀到农民的利益,给农业带来不稳定因素。

三、新世纪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一)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21世纪是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建设的新时期。目前中国社会保障体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一是新农保,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它是以保障农村居民年老时的基本生活为目的,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养老待遇由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为老年农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二是新农合,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使农民可以摆脱因病致贫并得不到有效治疗的情况。三是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农村中丧失劳动能力、因灾因病致贫的特困人口以及传统意义上的“五保户”得到有效的供养。

(二)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要努力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形成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加强监管,大力发展小额信贷,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

(三)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

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四)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全面提高农村公共事业水平,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融合与发展,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的机制。

(五)提高科技管理水平,早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就是把建立在直接经验和手工工具为基础的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科学技术、生产资料、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经济的过程,即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生产手段和设施及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武装农业劳动的过程。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在转基因技术、培育新的农业品种、高效低毒农药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农业科技第一线人员短缺。所以,我们要坚持“科技兴农”的发展战略,利用最新的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动农业现代化。

参考文献:

[1]谢久丽.浅析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历程[J].经济视野,2014,(3):8-9.

[2]李家祥.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思想研究[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3]余平.中国农村环境问题原因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10):39-40.

[4]许经勇.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5]高新才,雒明峰.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三十年回顾与展望[J].经济纵横,2009,(2):36-39.

[6]高威.和谐社会视域下的中国“三农”问题研究[J].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2011,(3):23-29.

[7]林志友.制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比较研究[N].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5-21.

[8]JustinYifuLin.RuralReformsandAgriculturalGrowthinChina[J].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1992,(82):34-51.

作者:刘欣然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