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业中间投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农业中间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是农业科技进步的载体,适当增加农业中间投入可以提高农业产量,延长农业产业链,活跃农村市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分析西南地区农业中间投入与农村GDP的关系,得出西南地区农业中间投入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西南地区农业中间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农业中间投入数量,优化农业中间投入结构等建议。
关键词:农业中间投入;农村经济;面板数据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极为关注、致力解决的问题,其核心是发展农村经济,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而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多集中于金融财政领域,例如丁志国等(2012)通过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能一概而论。赵洪丹,朱显平(2015)通过实证分析提出农村金融和财政支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正向作用逐步显现,且作用的力度不断增强。白全民等(2012)另辟蹊径,提出现阶段增加农业中间投入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本文受此启发,探究西南地区农业中间投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试图为西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弯道超车提出建设性建议。按照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的标准,农林牧渔业中间投入或中间消耗(以下简称农业中间投入)是指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包括用种、肥料、农药、小农具等物质产品消耗和畜禽防疫医疗费、科研费、金融保险服务费等非物质性服务消耗。一方面,农业中间投入的多少,体现着当地农业的发展情况,例如精耕细作程度,农业科技现代化发展程度。另一方面,随着其投入比重的增加,意味着农业科技含量的提高,农业生产率将大幅提高。另外,农业中间投入能够延长农业产业链,为农民提供大量的非农就业机会,从而带动当地商业的发展。根据2014年的统计数据测算,西南地区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占农村实际GDP的62%,人均农业中间投入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59.24%,由此可见,农业中间投入是西南地区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中极为重要和活跃的一部分。西南地区受制于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貌特征,耕地质量较差,生态环境脆弱,对于传统意义的农业发展先天不足,却很有利于近年来越来越引起关注的绿色农业的发展。绿色农业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与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明确规定,农业技术是指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主要包括良种繁育、施肥、病虫害防治、养殖技术和农业经营管理等,由此可以得出农业中间投入是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载体,通过研究西南地区农业中间投入,能够为推动西南地区农业发展乃至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议。
一、西南地区农业中间投入现状分析
1.西南地区与东北、东部、中部地区相比农业中间投入特征分析本文选取全国18个典型省市分组代表中国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及西南地区,分别为东北地区(黑、吉、辽),东部地区(京、冀、鲁、苏、浙),中部地区(晋、皖、豫、湘、鄂),西南地区(云、贵、川、渝、桂)。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0—2014年农林牧渔业中间投入数据测算,可得表1。东北地区农业中间投入占比始终处于较高位置,且呈逐年增加之势,与其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机械化水平密不可分。东部地区由2000年占比最高波浪式下降至第二的位置,主要由于相比较临近城市的务工收入、农业收入相对低,减少了对农业的投入。中部地区农业中间投入数量少、规模小、增长慢,因为中部地区是传统的粮食大省,生产方式传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业科技投入水平也并不高。西南地区该比重长年排名最后,而标准差排名第一,原因是西南地区长期以来受资源、科技等因素限制,农业发展落后,经济欠发达,农业中间投入少;近年来国家重视、政策支持,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不断发展,西南地区农业中间投入持续增加。 2.西南地区内部农业中间投入特征分析近年来,西南地区围绕农业现代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使得西南地区整体农业中间投入持续增加,但由于各省资源禀赋的差异以及定位目标的不同,各省之间差别较大。2000—2014年农业中间投入占总产值比重排名中,四川省涨幅最大,增速最快,源于四川省较高的经济水平和政策的大力支持;贵州省增长速度仅次于四川省,由于长久以来贵州省经济水平较低,农业基础差,近年来贵州省将山地现代高效农业作为经济增长的突破口,农业中间投入持续增加;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该比重波动上升,属于常规态势;重庆市农业中间投入波动大且总体下降,是由于重庆市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土地撂荒严重。由于重庆市的农业发展不符合西南地区整体趋势,因此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将以云、贵、川、桂四地区代表西南地区进行进一步分析。
二、西南地区农业中间投入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1.数据来源农业中间投入(消耗)来自历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数据,农村GDP采用农村人口乘以人均纯收入,并以2000年为基期算出实际农村总产值。根据前文分析,提出以下理论假设:农业中间投入与农村总产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农业中间投入的增长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2.实证分析西南地区农业中间投入与农村GDP为面板数据,首先进行单位根检验,两个变量的水平值是非平稳的,农业中间投入(I)一阶差分后p值为0.0044,农村实际GDP(Y)一阶差分后p值为0.0216,说明一阶同阶平稳,可以进行下一步研究。接下来进行协整检验,采用Kao检验方法,P值在1%水平下显著,通过检验,说明农村实际GDP与农业中间投入存在协整关系,即两者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假设方程:LnY=μLnX+C+ع,其中,Y为农业增加值,X为农业中间投入,ع为随机误差项。进行面板数据回归,解释变量与常数项均通过检验,R平方的值为0.901,F统计量的值为526.4786,农业中间投入弹性系数为0.7627,常数项系数为2.10,农业中间投入的增长对农村经济的增长有正向且较为显著的影响,具体数据见图1。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前部分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近年来西南地区农业中间投入量不断增长,但与其他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第二,西南地区农业中间投入是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中的活跃要素,对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大农业中间投入将会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比较有效率的方式,具体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加大农业中间投入。农业发展离不开土地、资金与劳动力,西南地区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与脆弱的生态环境,加之大量外流的劳动力,要在农业方面实现后发赶超就必须走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道路,需要更多的农业中间投入,而目前的农业中间投入明显不足,必须进一步引起重视。其次,改善农业中间投入结构。现代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的主要特征就是广泛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经营管理方法,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提高良种使用面积、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等措施来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这不仅可以大幅提高农业产量,同时更重要的是可以活跃农村市场,延长农业产业链,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增加农业中间投入中的非物质性投入。第三,因地制宜地进行多元化的投资。西南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状况差异较大,农业产业发展侧重各有不同,各地区应该根据自身自然、社会、经济基础来确定农业中间投入规模与结构,从而更加科学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志国,徐德财,赵晶.农村金融有效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吗[J].农业经济问题,2012(9):55-57.
[2]赵洪丹,朱显平.农村金融、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发展[J].当代经济科学,2015(05):96-108.
[3]白全民,袭著燕,李海波.农业中间投入对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1985-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的计量检验[J].科学与管理,2012(2):40-43.
作者:张雅文 单位:贵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