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乡村振兴下的农产品共同配送模式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契机,也是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新机遇。文章首先阐述了我国农产品共同配送的现有主要形式,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产品共同配送模式发展实施的路径。最后从政府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两方面提出保障乡村振兴下我国农产品共同配送模式发展的相关措施,有利于解决农产品“最后一公里”难题,促进农村共同配送长足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产品物流;共同配送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推进产业结构演变的“润滑剂”,其在产业链衔接上具有增强我国竞争力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农产品物流,其作为将农产品生产者与城市消费者连接起来的桥梁,是我国农村物流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重点解决农产品销售中的突出问题,倡导农村物流、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电子商务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应用与发展,鼓励支持我国农村地区各类市场主体依托互联网环境,创新发展新型农业产业模式”。且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逐步增大,对农产品质量要求也更严格。然而,包含蔬果、肉类、禽蛋奶在内的生鲜农产品对运输环境要求较高,我国农村现有的基础设施水平薄弱、配送水平低下,使得农产品配送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基于此,国内外学者纷纷将研究的视角转移到农产品物流配送上,尤其是对农产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更是为我国“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指导。CookSalhi(2007)分析得出,运用农产品从生产地到配送中心,再由配送中心进行统一集中配送至各个终端零售商的共同配送模式有利于缩短农产品的配送时间、降低坏损率、提升经济效益。JosephBlackburn等(2009)对混合型农产品共同配送模式进行研究,通过使用边际时间价值法,发现混合型农产品共同配送模式有助于降低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由于时间差异等因素带来的物流损耗。王玲(2015)看到了生鲜电商市场发展带给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机遇,阐述了农产品城市共同配送模式创新发展的必要性,提出了政府与企业共同创新农产品城市共同配送模式的构想,为解决农产品物流“最初一公里”问题,提供了借鉴思路。王志国(2017)运用协同与博弈论,提出了依托冷链物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村冷链物流共同配送体系,为农村共同配送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相关建议。曹园(2018)根据鲜活农产品多品种、小批量、高频次的特点提出了多对多、一对多、终端配送三种共同配送模式。徐文瑞(2018)提出共同配送模式下的配送路径选择要符合低碳环保物流协同发展的观点,注重农产品共同配送的现代化发展。上述文献集中阐述了农村物流、农产品物流发展共同配送模式的优势及具体形式,鲜有学者看到乡村振兴下,我国农产品共同配送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将两者结合探讨的文献较少。乡村振兴下,我国农产品共同配送发展的路径是否有了新变化呢?为有效解决我国农产品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推动城乡物流协同发展,文章在总结主要农产品共同配送模式的基础之上,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我国农产品共同配送模式优化发展的途径,在丰富已有理论研究的同时,为我国农产品物流、农村物流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指导。
一、我国现有的主要农产品共同配送模式
农产品共同配送遵循资源共享理念,运用企业间联盟的方式向城市消费者提供服务,开展的基础是互信互利的共识。在县乡村三级农村系统内共享资源、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减少农产品物资向城市配送过程中的资源浪费。不仅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农产品的流通率、增强农户或企业的获益能力,也使得城乡资源得到双向流通与协同利用。我国农村可供选择的农产品共同配送具体模式:由共同配送衍生而来的共同配送模式,经由货主间相互投资合作,可按主体将其划分为货主主体型和以配送专业者为主体型。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农产品物流配送的特点,主要探讨以下四种我国农产品共同配送可供选择的具体形式。
(一)同产业农产品企业合作开展农产品共同配送该配送形式下,同一产业的农产品生产或经营企业,依托物流配送中心、服务中心、中转站等开展共同配送,以提高物流效率,提升物流服务水平。我国农产品物流应用这一共同配送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以相互委托或受托的方式进行配送。农村地区的运输资源往往难以集中,配送车辆和物流中心等都相对比较分散。需要发挥好资源基础较好企业的优势,将那些丰富的农产品交由他们进行统一运输与配送,有助于减少农产品,尤其是生鲜农产品的在途损耗。二是合作各方共建物流中心完成共同配送。农产品生产企业共同出资购买运输车辆,并严格一致地规定农产品货物的包装和运输规格,再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集中管理农产品配送活动的站点和中转站,凡是属于合作各方的农产品货物均统一由配送中心向城市配送。
(二)不同企业融合多种产业开展共同配送借助物流配送中心的集散功能,不同类型的农产品在此汇集,最后统一配送给各农产品零售端。由于主导配送的主体差异,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方式。一是主导农产品共同配送的主体为大型连锁企业时,特定的批发、生产商把农产品汇集,集中统一管理、配送。我国农产品物流应用这一共同配送模式可以节约农村资源。它将农村不同行业、不同生产企业生产的农产品集中到某一共同配送中心,不再需要建立多个单独行业的配送中心。在节省物流成本的同时,强化了农产品各异质产业间的企业交流与合作。二是农产品生产企业与批发企业合作开展农产品共同配送。针对一些频次高、需求小的农产品批量运输,农村地区的农产品批发商和生产商集体出资,建立农产品共同配送中心,统一化管理在此集聚的农产品,最后由配送中心的运输车辆将农产品送至消费者手中。
(三)共同集配模式这种共同配送模式下,主导方是大型物流企业。当我国农村地区众多生产企业生产的农产品多样化,且需要销往多个终端客户时,可以利用当地发展态势较好、实力较为雄厚的运输企业,将农产品配送任务委托给他们,由他们对企业生产、批发的农产品进行集中整理,最终准确及时地将农产品送到终端客户手中。
(四)农产品供应链成员合作开展共同配送农产品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是开展这一共同配送模式的必要基础,通过农产品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等建立的合作关系,发挥农产品供应链上纵向物流渠道的积极作用,整合合作伙伴拥有的各种物流功能,将要配送到城市的农产品通过成员共同建立的配送中心向各地集散、配送。
二、乡村振兴下我国农产品共同配送模式的实施路径
继2003~2017年,国家持续关注“三农”问题,重视农产品生产流通等发展问题。2018年,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也明确强调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农产品共同配送应抓住这一契机,结合战略指导的具体内容,更好地实施应用共同配送模式,为建设现代化美好新农村做出贡献。
(一)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扩大共同配送规模我国农村物流普遍具有分散化、地域化特征,这就需要物流配送企业开展合作布局,将分散的农产品资源进行整合,减少运输车辆的空载率。乡村振兴下,国家鼓励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在此背景下,农产品共同配送可依托农村综合服务站、村委会等公共服务机构以及城市大型商超等建设共同配送网络,推进城乡农产品共同配送一体化发展,打通城乡双向物流快捷通道,扩大共同配送的规模。
(二)建设网络信息系统,提升配送服务质量乡村振兴战略中明确提出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技术,大力建设具有广泛性的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设施,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我国农产品共同配送的参与主体可以依托国家对乡村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投入,合作建设网络信息系统,依托互联网实现物流资源共享与整合。首先,要针对县级的仓配、分拨、快递中心进行优化整合,重组现有的结点枢纽功能,节约农产品共同配送的成本。面对“快递进村难”的难题,要加快乡镇运输服务站的建设,扩大乡镇服务网点的建设数量,实现农产品规模经济发展。其次,还要积极建设县级物流中转点,形成农产品“门到门”末端配送的流通格局,提升农产品共同配送服务质量。
(三)培育农村物流经营主体,提高各方参与的积极性我国农产品共同配送模式尚处于发展阶段,需要企业间的协作。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也指出要带动各方参与到农产品共同配送的发展建设中,激发农产品共同配送的活力。首先,发挥农村物流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围绕其打造一体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农产品共同配送物流体系;其次,推动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发展,建立既有地域化特色的农产品产业联盟,推动农产品共同配送朝着规模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最后,促进农业经营主体与销地批发市场、电商企业的融合发展,特别是要重视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实现我国农产品共同配送的现代化发展。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产品共同配送模式的保障措施
(一)政府保障政府可以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完善基础道路建设,大力整合农村资源,为农村物流市场打造优良的发展环境。针对农村低于较为分散的特点,政府需重视农村运输网络的建设,规划布局好农村末端基础网点的节点建设。政府仍需大力支持农产品配送物流资源交易平台的建设,如生鲜电商平台、第三方物流配送平台等,建设一个综合性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农产品物流信息的交流和共享。最后,政府应加大对农产品共同配送人才的扶持力度,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中加强物流人才培养的工作要求,提高农村农产品共同配送的专业化水平。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主体保障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要能够共享信息、相互合作、形成战略联盟,发挥物流企业之间的协同效应。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还应重视共同配送人才的培养。合理利用大学、科研机构等加强彼此间的合作,使我国农产品共同配送专业人员具备专业化的信息技术与操作能力,保障终端消费者享受到优质的农产品共同配送服务。
作者:宾厚 庾雪 王欢芳 单位: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