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探究

摘要: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群众的消费理念、消费习惯和消费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的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急需加快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产业升级,从而实现冷链物流配送与经济同步发展。基于此,文章梳理了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的发展现状,从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模式、制约因素和路径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未来的研究重点和方向,以期为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政策指导和参考意见。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冷链配送;综述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鲜农产品这个生活必需品连接着广大市民的“菜篮子”,关乎着14亿多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另一方面,生鲜农产品还和农民增收的“钱袋子”息息相关,因此,从宏观角度出发,生鲜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站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历史节点,聚焦“三农”问题,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是解决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新方案,事关民生国计。就目前而言,我国生鲜农产品的物流成本高达40%左右,而欧美发达国家一般不超过10%,且生鲜农产品具有易腐蚀性、季节性等特殊属性,因此,如何打破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环节繁杂、效率低下、耗损率严重、物流成本过高等现实壁垒,走出分散性大、集约度低、碎片化经营等现实困境一直困扰着我国学术界和各级政府部门。本文着重聚焦于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的研究,以期从我国目前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物流配送模式、发展制约因素和优化策略综述中探索制约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根本原因,完善生鲜农产品从“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供应链结构,助力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顺利完成产业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1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从需求端看,人民群众的消费理念、消费习惯和消费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注入发展动力;从供给端看,国家政策相继出台,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从产业端看,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技术装备的优化升级以及冷链产业集群的不断扩大,逐步形成了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上下游协同发展的良好势头。随着全球冷链仓库总容量的逐年递增,经历过完整的冷链建设与探索历程,欧美发达国家的冷链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也涌现了一大批现代化的冷链企业,而中国在冷链技术方面起步较晚,仍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原文涛[1]指出,我国目前的生鲜农产品全程冷链物流配送不足20%,占据80%的生鲜农产品是由普通车运输和配送,而国外已经高达95%以上基本实现了全程冷链物流配送。赵秀荣等[2]指出现有冷链运输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冷链运输设备不能满足配送需求且尚未形成全程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在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方面,现有的物流网络相对分散,且受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不仅使配送具有不确定性也无形之中抬高了冷链物流配送成本。邵勋勋认为[3]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是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第三方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滞后、物流配送服务水平较低、冷链体系不完善、冷链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冷链物流技术水平不高、生鲜农产品物流组织化程度低。饶培俊[4]发现生鲜冷链物流的配送成本居高不下、生鲜食品损耗严重,冷链运输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缺乏健全的法律保障、恶性市场竞争。游佳等[5]研究发现生鲜产品的冷链物流整体发展趋势较好、冷链物流配送业务需求逐年增长、冷链物流在效率和覆盖范围稳步扩大、生鲜电商的崛起为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助力。孙明明等[6]对我国目前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进行研究时发现,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生鲜品耗损严重、冷链运输的设备不足、管理标准不统一、无明确的法律规章制度、不健康的市场竞争等情况。张佳佳等[7]首次将碳排放问题纳入到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的研究中,提出以新能源汽车为冷链配送工具可以有效降低生鲜农产品配送成本和碳中和等问题,边充电边卸载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配送车辆在冷链物流中由充电带来的成本问题,并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2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近几年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发展动力,随着新冠疫情的消退和全球经济的复苏,国内国际双循环驱动下,全球食品消费加快升级,适冷产品需求越来越多,为生鲜农产品冷链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如何合理地构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模式,实现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行业的产业升级,是许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王志远[8]认为随着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不断革新和深入,构建完整的农超对接模式可以有效地缩减生鲜农产品的中间流通环节,实现物流配送全程可视和追溯,从而降低产品的耗损并节约成本。雷梦[9]鉴于京津冀地区经济较发达等特征,通过对京津冀冷链物流配送模式对比分析,包括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自营和第三方物流相结合以及集成配送模式,以求寻找一种适合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模式。吴静旦[10]认为O2O模式最终目的是形成一个闭合的交易环,顾客在线上了解商品,购买商品,预付价格,然后再到线下去体验,商家在顾客体验时又把支付往线上指引,达到一个循环的效果。O2O配送模式发展最难的一点就是运输费用问题,成本过高,物品还容易损耗,让许多想走这条路的人望而却步。为减少生鲜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质量耗损、物流成本增加等因素,卜苏华[11]发现农超对接模式能够有效降低产品的中间流通环节而造成的效率低下、质量耗损等问题,具有专业性和高流通性等显著特征,正成为消费者和供货商比较追捧的营销模式。刘春玲等[12]认为众包配送模式是一种基于大数据共享经济的行为,正成为提高冷链物流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分散的社会资源,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供应链上各成员利益最大化,并降低总体物流配送成本。研究还发现,嵌入互联网众包模式下的冷链物流配送模型更具有灵活性和时效性,也显示出了所设计算法的有效性。林伟君等[13]为了使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者均可以受益,提出了尝试构建不同类型的3P模式物流冷链系统,包括建设冷链物流配送平台和社区电子菜箱相结合的模式,以促进城市生鲜产品冷链配送体系建设。晏妮等[14]通过对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SWOT分析和相关研究提出了B2B配送模式,即由供应端、配送中心和客户端构成的以销定产、以销定购+全程冷链配送模式,该模式在最大化降低客户购入成本的同时还能有效化解供应端即种植户的滞销风险。王志国[15]用沙普利值原理证明了共同配送机制下各方参与成员的收益大于不参与成员的最终收益,并提出了建立农村合作联合社模式来解决我国生鲜农产品“最初一公里”的现实困境。

3制约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发展因素研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购买体验度要求的提高,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实际运作过程中仍存在诸多壁垒和制约因素,阻碍了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和进一步推广。赵秀荣等[2]指出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中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生鲜农产品配送车辆路径问题、消费者需求的不确定性等问题。饶培俊[4]认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基础设施不足,技术水平较低、缺乏冷链物流的专业人才、缺少健全的管理制度、市场化程度较低。雷梦[9]对京津冀地区生鲜冷链物流配送研究发现,“绿色通道”发展不完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缓慢、冷链物流系统不健全等问题。吴静旦[10]认为O2O模式下生鲜农产品配送的困境是产品品质不一且配送过程中容易变质、冷链配送技术十分落后、信息化管理还不完善。游佳等[5]研究也认为冷链物流配送成本高、效率低下、车辆调度困难、缺乏完整的物流信息系统和职能平台、同时还缺少必要的应急系统等问题均是制约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发展的壁垒。陈见标等[16]着重对我国生鲜农产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进行研究发现,生鲜配送与客户的收货之间存在难以协调的时间错位和不匹配,生鲜配送的时效性和费用之间难以平衡,生鲜产品的回溯性不强,信息不完整以及在配送过程中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等缺陷。相飞[17]指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正处于互联网迅猛发展的端口,遏制我国生鲜冷链行业滞后于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是因为生鲜农产品自身的特殊属性,易腐蚀性、季节性等因素,其次客户需求的不确定性也是影响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根本原因。

作者:任娟 单位: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