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提升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提升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提升探析

摘要:应用型高校应以立德树人、学以致用为目标,遵从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引领者、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助力者、大学生健康安全的守护者的“三者”之义,积极提升辅导员的教育教学能力、管理创新能力、技术整合能力,以此“三力”领域的素质能力提升为重点,融合制度稳固、培训巩固、活动加固的“三固”实践方法,切实提升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

应用型高校辅导员是围绕独特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办学定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辅导员,是处在思想政治教育最前沿、离学生最近的人。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一支政治过硬、信仰坚定、高质量、高水准的辅导员队伍,是应用型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五育并举措施、达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2014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构建了高校辅导员能力标准体系。2017年,教育部公布《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了高校辅导员的要求与职责、配备与选聘、发展与培训、管理与考核[1]。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出台,明确要求打造高素质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队伍。国家发布的高校辅导员相关文件,为应用型高校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辅导员是应用型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实践育人目标的重要依托,是实现大学生思想引领、价值引领的骨干力量。在提倡学以致用的应用型高校中,辅导员队伍的素质能力提升尤其急切。如何提升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这已成为应用型高校探索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应用型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各高校根据中央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队伍配备的各项指标要求,按照师生比1∶200的要求配备辅导员,导致各高校辅导员岗位需求增加、辅导员流动性增加、辅导员新入职数增加,这种现象在应用型高校尤为突出,甚至有个别应用型高校工作两年以内的辅导员占比达60%。年轻辅导员有其独特的工作优势,如充满朝气与活力、对待工作富有激情、与学生有共同话题、乐于投入时间精力等,但同时又存在明显的不足,如思想理论学习不够、学生工作经验不足、教育管理能力不足、综合素养有待提升等。面对来自五湖四海、面广量大的学生群体,应用型高校辅导员每日承担着事务繁多、细致烦琐的学生工作,遵循着新时代对于辅导员思想引领、作用发挥的期许要求,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因此,应用型高校应大力加强对辅导员“三者”之义的宣导,引领辅导员认识自我,不忘初心,形成自觉、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能力。

1.辅导员是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引领者

辅导员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骨干力量。作为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引领者,辅导员首先要立足岗位、首责主业[2]。辅导员应是政治明白人、思想引路人和行动带头人,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时刻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持续夯实理论根基、深刻领会时代要求、牢牢把握主流契机的基础上,听党话、守党纪、学党论、宣党语、践党行、展党风,积极主动地学、思、悟、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密围绕自身发展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以理论指导实践,以研究促进创新,以实践优化方法,以改进强化实效,全方位、多维度地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学生成长过程,真正做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2.辅导员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助力者

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知心人,是大学生困难愁思的解惑人,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助力人,是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人[2]。当好大学生成长之路上的人生导师,应用型高校辅导员只有具有勤学勤思的工作态度、善言善解的工作能力、真懂真知的工作方法,才能树立起辅导员的威信与形象,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自主完成学习主业,自信参与专业实践,自觉进行蓄能修为。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辅导员会接触到大学生的各种情况和问题,辅导员应有敏锐的判断力、果断的执行力、强大的号召力和沉稳的决策力,成为大学生可信赖、可倾诉、可效仿、可标榜的良师益友。辅导员应注重大学生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双课堂”的融合并行,既要指导学生提优学业,积极参与专业实践和科研创新,也要指导学生融入课外活动,不断拓宽自身眼界和思维视野;既要指导学生通过活动提升素养,培育学生的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也要指导学生通过实践自强自立,引导学生科学制定职业规划,积极参与校企合作项目,主动参与当地社会实践与公益劳动服务,履行责任使命,彰显社会担当,积极克服人生际遇中暂时的困难,以正向积极的态度迎接未来。

3.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安全的守护者

应用型高校辅导员为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护航。大学生进入校园,最先接触的就是辅导员,学生与辅导员之间有着最紧密、稳定的情感连接,学生对辅导员也有着一定程度的情感依恋与期待,因此,辅导员有责任、有义务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育大学生保护自身安全,真正成为大学生健康安全的守护者[2]。辅导员应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执行者,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助推者,因此,辅导员应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咨询员,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谈话技巧和交流策略,与学生共情、共鸣。辅导员应加强对“四困生”的关心帮扶,及时发现学生问题,识别学生危机事件,提升对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能力,呵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员是大学生的安全督导员,是大学生遵规守纪、执行规则、自律行为的监督者,是大学生防范侵害、防止诈骗、防控风险的引导员,辅导员应有能力通过多种渠道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严爱交融的基础上呵护学生安全健康地成长。

二、应用型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提升的重点领域

基于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及角色期待,应用型高校应明确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提升的“三力”重点领域,以指导辅导员队伍建设及工作开展。

1.教育教学能力

辅导员个体的素质能力构成辅导员队伍的素质能力,因此,应用型高校要真正实现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的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教育教学能力是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的首责主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3]。因此,应用型高校要重点抓好辅导员理论持续学习能力,夯实辅导员理论根基,强化知识领域学习,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力传播者;要不断提升辅导员的政策习读执行能力,熟悉理解国家制定出台的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事务管理相关的文件,积极执行、有序落实,成为爱国履职的忠实实践者。应用型高校要积极提升辅导员思政课程教学能力,将思政课程作为教育学生、引领学生的重要阵地;要不断培养辅导员的演讲沟通表达能力,带动大学生学懂弄通真知,立志做爱国、立志、求真、力行的时代新人;要提升辅导员的调查策划研究能力,探寻学生所需,探索工作之法,以研究力提升实践力。

2.管理创新能力

应用型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日常管理的重要力量,其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工作质效。在班级管理、学生组织管理过程中,辅导员的管理方法、管理策略直接关乎学生发展、班风形成及学生干部培养,因此,应用型高校要加强辅导员管理知识的学习,加强辅导员管理思维的训练,培养辅导员有效沟通技巧,提升辅导员管理决策能力,激发辅导员的用人育人之道,将“管理是一种严肃的爱”[4]执行到位,引领辅导员在管理中分析与统揽,在实践中行动与反思。同时,应用型高校要重点培养提升辅导员的工作创新能力,引领辅导员在烦琐事务中厘清头绪,化繁为简,形成体系,合而为一;要启发辅导员创新思维,发挥辅导员在管理实践及工作创新中的作用,将创新手段、创新方法积极运用于学生日常管理、学生工作及学生活动中,积极开展契合时代热点、符合学生特点、贴近学生需求、迎合学生兴趣点的学生工作与活动,在提升学生的配合度、参与度和执行度的同时,提升辅导员在大学生成才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度、魅力值和威信力。

3.技术整合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应用型高校辅导员的技术整合能力亟待提升,要重点提升辅导员舆情言论引导能力,与学生建立亲和沟通、密切链接的关系,以便第一时间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应用型高校应着力提升辅导员网络舆情处理能力,以应对开放性、公开性、实时性网络平台中学生发布的非正确认知信息的情况,以免造成舆论危机;应注重提升辅导员的网络社交技巧,利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和语言,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要擅用巧用网络社交平台、网络思政平台、网络宣导平台,加强对学生的网络行为及思想的引领。应用型高校要重点培养辅导员网络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引导辅导员掌握电子海报、短视频、信息剪辑、摄影摄像及图像处理等技术,关注、善学、擅用学生喜欢的网络平台及APP平台,把网络信息平台打造成呈现学生工作、加强学生引领的辅导员专属化与个性化的思想教育前沿阵地,有效提升新时代思想传导的即时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关注度和消化度。应用型高校要重点培训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应用技术、谈心谈话能力、心理面接技术、交流沟通技巧、危机识别能力等,不断提升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能力,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发展提供保障。

三、应用型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提升的实践策略

围绕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提升的重点领域,应用型高校应积极探索并努力践行“三固”实践方法,切实提升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

1.以制度稳固基础

应用型高校应通过制度的构建与落实,规范辅导员工作要求,以制度为基,指导辅导员工作实践,有效提升辅导员队伍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素质能力,以保障辅导员队伍呈现良好稳固的执行力、行动力和能动力。应用型高校要重点制定具有推动性、发展性、实操性的辅导员队伍建设与管理办法,对辅导员的要求与职责、配备与选聘、管理与考核、发展与支持进行明确的规定,以激励辅导员安心于个人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应用型高校对于辅导员的管理可实行党委学生工作部和二级学院双重管理,党委学生工作部负责辅导员的定岗、培养、培训和考核工作,并与二级学院共同做好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应用型高校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科学制定辅导员日常工作标准及量化指标,要求辅导员围绕九大工作职责,落实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通过填报《辅导员工作手册》记录工作历程。应用型高校可以由学生匿名评议、二级学院评议、党委学生工作部及职能部门评议组成对辅导员考核的层级内容,以学生匿名评议检验辅导员日常带班工作成效,以《辅导员工作手册》查阅、辅导员工作述职汇报及综合评议进行辅导员工作表现的考核评分。为加大对辅导员工作的支持,应用型高校在辅导员薪酬体系待遇上可根据管理岗或教师岗就高认定,辅导员工作考核成绩可纳入高校绩效考核认定,为辅导员评优提供更多机会。同时,应用型高校还可以通过实施辅导员培训机制、辅导员值班制度、辅导员例会制度、兼职辅导员聘任暂行办法等制度,强化辅导员能力培养及日常管理。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应用型高校应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辅导员职级制度,对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为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较快的辅导员搭建发展通道,从而避免因辅导员同龄化导致的发展延滞、职业倦怠等情况,实现辅导员队伍更加稳定、有序地建设与发展。

2.以培训巩固学识

应用型高校应通过系统性培训提升辅导员素质能力,根据辅导员的入校时间、工作年限、分管领域,分不同层面、不同群体进行专业培训,以不断充实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学工部门与思政教研室应积极联动,为辅导员开展思政教学能力培训;可联合开展辅导员说课比赛、理论宣讲比赛,提升辅导员教学能力,举荐辅导员参加校外各类专业竞赛,以交流促成长,以比赛促进步。应用型高校应积极组织辅导员参加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辅导员通过参与线下课程学习、线下考试及案例分析报告等各个环节提升对心理知识、技术的学习和认识;应组织辅导员参加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网络培训,以持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应用型高校应重点做好新入职辅导员的专项培训,将岗前培训、入职培训、制度培训、工作经验交流、专家培训融为一体,以引领新辅导员尽快适应工作角色,高质融入自身工作;要组织辅导员参加班级管理、安全教育、意识形态、危机处理、科研写作、情绪管理、谈心技巧、学生活动组织策略、职业能力培养等方面的专题培训,从不同层面提升辅导员教育管理水平及自身涵养能力;可组织辅导员参加Photoshop绘图软件、PPT演示软件、EXCEL办公软件、视频剪辑软件等培训,提升辅导员信息化技术实操水平。此外,应用型高校还可积极探索开展辅导员素质能力训练营、辅导员素质能力课程体系建设、辅导员督导制等工作,以持续提升辅导员的素质能力。

3.以活动加固助力

活动开展能促进辅导员之间的交流学习,对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的提升具有隐性助推作用。应用型高校应重视辅导员队伍活动开展,通过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融汇辅导员力量,促进大学生发展。一是大力开展辅导员沙龙活动,以座谈会形式交流学生管理的深度融合与工作创新,听取辅导员的工作感想及建议,以此助推辅导员队伍建设管理水平;以辅导员读书分享会呈现向学乐学之态,引领辅导员积极阅读,提升个人的持续学习力;也可通过组织开展专职辅导员“思享会”,倾听辅导员意见及心声,为辅导员队伍管理及能力提升献计献策。二是注重开展辅导员团训活动,引领辅导员在团队协作与互动中完成各项任务,从而形成辅导员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积极组织辅导员参加迎新晚会、元旦晚会、院庆活动、旗袍秀、服装秀、造型秀、朗诵比赛等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在与学生融合互动的过程中,彰显辅导员的表现力和影响力;二级学院层面也应积极开展辅导员团队活动,如开展辅导员摄影比赛、辅导员软笔书法比赛、辅导员原创手书大赛、辅导员爱生征文比赛等活动,加强融合与交流、实践与提升。辅导员活动的开展可有效促进辅导员之间的交流,增进辅导员之间的情感,有利于达成工作认同与工作旨归,为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的提升助力。应用型高校还可探索开展辅导员之夜、辅导员队伍创新活动立项、我最喜欢的辅导员评选、辅导员Talk秀、辅导员讲师团等活动,以全力加固辅导员队伍的融合度和黏合度,在互动、互助、互爱中加速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的提升,助推应用型高校建设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EB/OL].(2017-09-29)[2020-12-15].

[2]杨宝忠.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角色定位[N].吉林日报,2017-08-11(11).

[3]李明.做新时代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N].光明日报,2018-03-30(6).

[4]牧之,赵凡禹.管理学经典名言的智慧[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

作者:查伟大 单位: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