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耕作农机具推广下水田保护性耕作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耕作农机具推广下水田保护性耕作技术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耕作农机具推广下水田保护性耕作技术

摘要: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与粮食作物和水田保护耕作技术的发展具有直接联系。在今后的农业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水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给予一定的重视,为此我国的农机企业研发了多种新型耕作农机具,希望通过这些农机具的有效应用,提升作物种植效率,保证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文中对新型耕作农机具的推广以及水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展开研究,希望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新型耕作农机具;水田保护;农机具推广

1保护性耕作对粮食生产的重要性

1.1减少土壤的水蚀,保护生态环境

在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作物培植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达到固土、挡土的作用,而且地表所存在的地表水还能为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水源,这对改善土壤结构和作物生长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1.2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

在耕地中留下部分秸秆,对土壤结构和养分的保留具有积极作用。并且以往所使用的杀虫剂和除草剂,也能在水流的作用下迅速减少,使土壤中的微生物含量提升,进而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1]。

1.3有利于机械化插秧后续机械作业开展

采用传统的旋耕机进行整地操作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表现在耕地的过程中,由于旋耕机的自重较大,在作业的过程中必定会对田地施加一定的压力,造成大面积的塌陷。如果持续采用原有的耕地方式,必定会对田地的土壤结构带来巨大的影响,为后续的作物生长带来影响。这就要求在进行耕地时注重对土壤条件的保护,确保达到作物种植要求,保证作物的产量和质量[2]。在对田地进行耕翻和平整之后可以为机械化生产提供便利,保证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2水田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

2.1收获作业

在进行收获作业时,需要控制好整个工作流程。一般来说,收获的要求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半喂入的收获要求,一种是全喂入的收获要求。这两种收获要求都对秸秆粉碎的长度有一定的规定,需要长度在8厘米左右,上下浮动不超过2厘米,并且在整个抛洒的过程中,要注意整体的运行程度。

2.2深翻

在实际开展深翻作业的过程当中必须实现对相关原则与标准的严格遵守,尤其是使用三三轮番耕作制度。这是保障秸秆翻埋过程当中严实程度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为日后的埋草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2.3埋草搅浆作业

实现对搅浆次数的合理控制是进行埋草搅浆作业过程当中所必须满足的条件,尤其是不能有偏差问题存在,进而从根本上实现对埋草搅浆过程正确性的保障。如果在实施作业的过程当中存在土壤颗粒较小的现象,需要进行两次左右的搅拌,不能出现超过两次的情况。搅拌次数过多是导致埋草搅浆作业出现土壤疏松状态的主要原因,这不仅会造成土壤的透气程度大幅度降低,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土壤泥浆以及整体的沉淀时间。最终在制约水稻生长的作用过程中大幅度延长水稻秧苗的缓苗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分蘖过程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受到较大的破坏,甚至时间会延长至7天以上。在作业过程当中如果环境较为干燥并且没有进行及时的补水,就会导致秧苗出现较为严重的枯死问题。这要求我们在作业过程当中结合实际情况科学调整工序,主要是横向作业以及纵向作业进行科学的交叉。秸秆以及杂物应该保持在埋藏在土壤地表之下的状态,注意管理与调控埋藏深度5厘米左右,不超过6厘米是最为合适的深度。在作业过程当中注意所使用的作业方式不能为圆周作业方式[3]。机车行驶的控制速度也是需要进行的工作之一,每小时在3000米到4000米之间是速度调控的主要范围,为水稻插秧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工作。

2.4施工过程

条带状电动施肥方式是在实际作业过程当中可使用的方式之一,需要在埋草搅浆工序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电机会在这一过程当中呈现出启动的状态,尤其是注意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机车的行驶方向,促使其与插秧机的插秧方向之间呈现出一种相对应的趋势,并控制好行驶速度,实现对秧苗吸取相应肥料的保障。在这一过程当中肥料撒落的均匀性也可得到进一步确保。处理化肥的排放口也是作业过程当中所需要进行的环节之一,管口与地面之间的距离需要进行调整,5厘米是最适宜的距离。如果出现管口过低的现象就会导致化肥的降解速度不断加快,并且会给化肥的排放造成一定影响,如果出现管口过高的现象就会导致肥料的排放不能实现对均匀性的保障,这也是不集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会对作物化肥的吸收程度造成较为严重的阻碍[4]。

3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整地技术示范

龙舟牌履带自走式旋耕机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式,融入了接地压力小的履带行走系统和耕作效果好,与通用性强的旋耕机联结,三者的结合使得机具即具有优良的行走功能,又具有良好的耕作效果。采用独立分动箱输出系统,同时也采用标准三点式悬挂,能够通用和互配多种农具,提高了机具的水田适应性。

4结论

在水田保护性耕作技术中的要点内容:利用机械和技术的有效结合实现对秸秆的有效利用,利用秸秆来保护田地中的水分,避免在太阳直射的作用下产生大量的水分流失,对作物的生长造成影响。为了保证水田保护耕作技术的有效开展,需要养成良好的耕作习惯,形成良性循环,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宝.水田保护性耕作农机化技术推广与应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7(5):80.

[2]周明,华金生,药林桃.乐平市开展水田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J].南方农机,2017,48(3):9-10.

[3]马会.新型耕作农机具推广下的水田保护性耕作技术[J].科技经济导刊,2017(27):118+116.

[4]刘宪凯.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7(13):134.

作者:产立 单位:怀宁县农机管理局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