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浅析农机与农艺结合重要性及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浅析农机与农艺结合重要性及措施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浅析农机与农艺结合重要性及措施

摘要:在现代农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较多的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从目前的农业发展形势来看,做好农艺同农机的结合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提升农业发展水平的关键措施。基于此,就农机与农艺结合的技术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供参考。

关键词:农机;农艺;结合;重要性;措施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对农业技术的应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如今,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当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做好农机与农艺间的科学结合则是十分关键的。

1现代农业发展条件

在现今农业发展中,对于先进的生产技术、完善的服务体系、发达的设施装备以及高效的组织经营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正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农业生产力的提升,切实增加农业产量,进而提升了农业发展水平。在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中,高度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重要的特征体现,而农业劳动生产率则是农业科学技术、科学管理同农业机械技术等几方面综合作用形成的结果,也是对农业现代化程度进行反映的关键指标,如果农业劳动生产率存在不足,则无法实现农村的富裕发展[1]。在此情况下提升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也正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关键性任务。在具体农业现代化发展中,需要在充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把握我国农业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有效结合农艺与农机技术,以此实现农业的高水平发展。

2农艺与农机间的矛盾

农业生产的主要效益目标有经济、生态与生产效益。如今,在生物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使得作物在增产方面具备了高质量的种子,能够在对农业生产成本有效降低的基础上,实现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如果缺少农业工程技术和机械化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则无法对现代农业生产效率进行充分的发挥。对于现代化农艺、农机技术来说,其技术水平的提升在农业生产率提升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在农艺进步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生产工具进行积极的革新。新生产工具出现时,也将使农艺在此过程中获得完善与巩固,以此促使农业生产不断向前发展[2]。而在现今技术发展中,两者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包括农作物品种同农机、耕作制度同农机、手工操作农艺同机械化操作农艺、机械化生产固定性与农艺多变性的矛盾等。对于农艺与农机两者来说,其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在具体适应、结合当中也将实现两者的互相促进。

3农艺与农机结合的原则把握

在现今农业现代化生产过程当中,要想切实实现高效、优质的生产目标,做好农艺与农机技术的结合性应用是十分关键的。目前,我国传统农业正向着现代化农业方向转变,因此需要做好以下原则的把握。

3.1实现农业制度的规范化以及区域化

农业部门对相关技术措施进行具体制定时,需要充分考虑工程技术措施的可行性,保证农业技术具有稳定的特点,以此减少农业机具重复开发研制所导致的资源浪费。在布局方面,需要把握集中成片的需求,有效减少农机投放量,实现机械工作效率的提升[3]。

3.2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按照因地制宜、稳产高产的目标开展工作,保证机械作业活动的进行,以此为基础确定耕作制度。在具体农机设计时,也需要做好灵活、机动特征的把握,保证具有较好的耐用性,方能良好适应农业生产多样性和季节性工作条件。

3.3农艺与农机相配合

农机设备具有相对较长的研发周期以及较大的投资,对此,则需要做好农艺变化的把握,避免出现过于频繁的情况[4]。而为了进一步实现农艺同农机结合目标,农业工作者与农艺人员需相互配合。

4农艺与农机发展的重要性

在现今农业生产中,对农艺与农机的共同发展具有较高的重视程度,从开始的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具有一套系统的科技知识作为规范,同时做到科学使用农机。农艺方面不仅需要具有充分的技术支持,在具体农业生产管理、种植方式与收获等方面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具体来说,应结合作物品种特点,根据地理生长条件,在经过多年反复试验后获得种植规律与模式。与传统依靠经验的种植方式不同,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对成本节约以及操作简便性都具有较高的要求。在实际作物生长当中,农机设备的应用可提供不同类型的生产机具,包括收获类机具、种植类机具等。其主要作用是在有效提升生产效率、有效节约人工作业量的情况下节约成本[5]。农艺与农机间的结合是现今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近年来我国开展农业生产研究活动的关键领域。在很多发达国家当中,农艺同农机的结合程度也将直接影响到其机械化发展速度以及农业发展水平。在具体应用中,不仅需要保证农机设备满足当地农艺发展需求,还需从农艺、生物学角度加大科研力度,积极开发利于机械化作业的农艺品种,以此促进农机化的快速发展。

5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措施

5.1创新工作机制

在实际农业生产当中,无论是农艺还是农机工作者,其在具体生产实践活动中都需要与对方进行积极的技术交流,改变目前各自为政的情况,在积极做好协调的基础上,为农艺同农机间的融合创设出优质的条件。在具体工作中,应灵活创新机制,科学建立起农艺同农机工作人员的交流沟通平台,以此形成集中科技力量的效果。建立与完善两者创新机制,包括社会化服务体系等[6]。具体来说,是将目前农机学校、推广站同民间拥有的农机技术力量结合形成合力,以此为基础形成新型农机服务体系,使其农艺和农机专家进行充分适应与结合,保证农机作业服务具有更为组织化的特点,以此起到提升结合技术品质的效果。

5.2完善推广体系

农艺和农机的结合与农业技术的推广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作为政府方面,需要高度重视农业技术推广,从人才、资金与设备等方面强化技术推广支持,结合实际工作要求制定一定的政策,为该项工作的开展作出保障。同时,对现有的农业推广体系进行改革,地方政府、中央需要进一步强化农业推广部门的转移支付力度,通过设立专项基金的方式,为农业推广部门工作的顺利进行作出保障[7]。在此基础上,还应强化龙头企业同专业合作社的建设,通过部分机构作用的发挥,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更多的支持。政府公共服务部门方面则需进一步强化同非政府部门的合作,积极探索公共服务私有化改革方向,最终形成合作社、政府、企业多方参与的农业推广体系。

5.3加强示范区建设

对于农艺同农机结合示范区,需要充分发挥其推广示范作用,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该目标,应对示范区进行规范性管理。首先,需要强化示范区工作以及管理人员的引入,同时加强对原有人员的培训。政府部门方面需要做好协调工作,强化专业科研机构同示范区间的合作,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8]。其次,形成良好的服务意识,通过技术培训、提供服务等方式积极推动农村发展。最后,还需要在现有基础上核算国家投入资金成本,准确衡量示范区农业生产经济效益,避免在此过程中出现短视行为。

5.4强化人才培训

要想有效实现农艺同农机结合的目标,需做好相应的技术培训工作。对于各级科教、种植以及农机化部门来说,应强化相互间的配合,把握重点农时,以针对性的方式进行宣传与培训活动,为农户提供具有适用性、先进性的农艺农机技术。在此过程中,应将农业生产规范化与标准化技术进行标准性结合,使学员能够充分认识到农机作业标准的重要性,充分了解到在具体农业生产、农机适用当中如何实现同农艺技术间的结合。还应积极聘请农艺与农机的技术专家为学员授课,让学员能够充分地明确农艺技术应用中需要同农机技术配合完成的内容。此外,还应做好企业的联系与互动,方便农机企业更好地进行相关培训活动。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机与农艺结合是现今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实际工作开展中,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创新优化,在提升农机产品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出农艺与农机的应用价值,更好地实现农业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闫利民.农机和农艺技术综合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9(6):122.

[2]常淑玲.基层农艺技术推广和应用的意义及强化途径[J].种子科技,2019(18):146,148.

[3]李尊彦.加强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7(12):298.

[4]伍正芳.农机与农艺结合的重要性及应对策略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8(16):212.

[5]杨顺庆.浅析现代农业生产中农机农艺结合措施[J].种子科技,2018(9):28,30.

[6]吴彩霞.农机和农艺技术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10):131.

[7]金钟玉.农机农艺结合问题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5):96.

[8]倪仲宝.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加速农机化发展[J].江西农业,2020(16):35-36.

作者:丁连杰 单位:鹿邑县农业机械技术服务中心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