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心内科老年患者常见心理状况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心内科老年患者常见心理状况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心内科老年患者常见心理状况探析

摘要:目的: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常见心理状况和具体心理护理措施。方法:以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间赴我院就医的心内科老年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对其常见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并实施心理护理,比较心理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结果:实施心理护理后,患者的SDS、SAS评分均低于高于实施前,心理状态较为良好,进行比较的相关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心内科老年患者常见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性的心理护理措施来缓解患者焦虑与抑郁等负性情绪,减少负性情绪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心内科;老年患者;心理状况;心理护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也越来越严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心内科老年患者的数量不断上升,但根据多年的临床资料显示,部分心内科老年患者的疾病都是由不健康的心理引起的,因此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也有利于疾病的早日恢复。本次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心内科老年患者常见心理状况,选取了我院80例心内科老年患者实施心理研究,并对心理护理效果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间赴医院就医的心内科老年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下分析。其中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范围在60~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35±2.3)岁,治疗前后患者的性别、年龄差异无意义。

1.2方法

1.2.1心内科老年患者常见的几种心理状况

(1)恐惧与孤独感:由于老年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较低,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再加上缺乏家人的陪伴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恐慌与孤独感。(2)焦虑感:部分老年患者会过度担心治疗效果与治疗费用就会在治疗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焦虑。(3)情绪起伏不定:由于老年患者年龄普遍较大,陌生的环境中容易产生一定的不安全感,出现易怒、暴躁等情绪。

1.2.2心理护理措施

(1)营造良好的病区环境:首先医护人员要根据现有的病区环境,尽可能的为患者创造更为良好的休养环境,在布置病房时可摆设一些绿植,合理安排医护人员的心理护理工作,以此来消除患者对环境的陌生感,满足患者对于心理护理的需求。(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要想从根本上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医护人员要掌握与患者的沟通技巧,以此来确保心理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让患者体会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怀,同时医护人员和蔼的态度,温和的语言可以在一定程度缓解患者焦虑与恐惧等情绪,并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1]。(3)医护人员要告知患者家属多给予患者精神支持与情感安慰,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凸显患者的自身价值。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SDS、SAS评分,SAS评分标准如下,轻度焦虑为50—59分,中度焦虑为60—69分,重度焦虑为70分以上。SDS评分标准如下,轻度抑郁为53-62分,中度抑郁为63-72分,中度抑郁评分为73分以上。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此次研究的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采用(-x±s)表示,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用t进行检验,其结果P<0.05表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患者护理前后SDS、SAS评分。护理前,患者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SDS、SAS评分与护理前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老年群体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由于年龄的不断增加,导致身体的各个系统、主要脏器功能不断衰退,且发病后大部分老年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因此治疗过程中的生理与心理护理尤其重要。当老年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劳动能力时,就需要得到家人与朋友的安慰与医护人员的支持,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也能够在护理的过程中体现出人文关怀[2]。心理护理最为护理过程中的基础护理,不仅要求医护人员掌握更多的医学常识,同时也要求护理人员掌握更多的沟通技巧与心理知识,以此来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在本次研究中,根据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实施心理护理后,患者的SDS、SAS评分均低于高于实施前,心理状态较为良好,且(P<0.05)。这就进一步证明了,通过对心内科老年患者常见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性的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焦虑与抑郁等负性情绪,确保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心理护理在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应该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徐桂芳.老年心内科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综合效果研究[J].医学信息,2015,(10):146-146.

[2]湛双双.心内科老年患者常见心理状况分析和具体心理护理措施[J].吉林医学,2013,(23):4736-4736.

作者:邱芳 单位:绵竹市人民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