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中,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6.32±3.52)岁,平均病程(6.31±1.45)年。对照组中,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6.40±3.49)岁,平均病程(6.38±1.36)年。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均知晓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肝肾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患者;合并神志不清、意识障碍患者;合并出血疾病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急诊抢救治疗,创建静脉通道,予以面罩吸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密切监测患者的脉搏、血压及心率等。病情稳定后,对照组服用相应剂量的硝酸酯类、调脂药等,降低患者血脂,调节患者心血管循环情况。依那普利:餐前、餐中或餐后服用均可,起始量10~20mg,每日1次口服;美托洛尔片:口服,每次50~100mg,每日1次口服。研究组在此治疗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氯吡格雷:75mg,1日1次口服。阿司匹林:口服,1次1~2片。两组均治疗2个月。

1.3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及收缩压;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评估两组治疗效果。经治疗,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消失,即为显效;疾病特征有所改善,即为有效;疾病特征无改善,即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舒张压、收缩压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对比

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次数(1.31±1.05)次/日,持续时间(1.89±1.75)min;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2.23±0.79)次/日,持续时间(5.91±2.5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显效18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心绞痛常规用药包括钙离子通道拮抗剂、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等,这些药物虽然具有一定临床效果,但是尚未能达到最佳的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复发率,还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病情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在常规性治疗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促使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尽早达到正常标准[2]。本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2个月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明显少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三项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那普利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抑制血管紧张素I转换成血管紧张素II,提高血浆肾素活性,减少醛固酮分泌,减少血管阻力,改善心肌功能,缓解心绞痛症状。美托洛尔可选择性抑制β1受体,减缓心率,抑制心肌收缩能力,改善心绞痛临床症状。但是两者生物利用率低,临床效果不理想。氯吡格雷可有效降低血小板活性,防止血小板聚集,改善冠脉血流,预防血栓,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率,并在治疗过程中,联合阿司匹林,同样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抑制血栓形成,两者共同用药,发挥协同作用,强化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

参考文献

[1]杜岗.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观察[J].人人健康,2018,23(16):67.

[2]徐海涛.探讨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13(15):52.

作者:张洪升 单位: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中医院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