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口服药物模板在神经内科用药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口服药物模板在神经内科用药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口服药物模板在神经内科用药的应用

关键词:口服药物模板神经内科用药安全;安全管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7月在医院神经内科工作的31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7月起在神经内科安全用药护理管理实施口服药物模板,2016年6月~2017年6月为实施前,2017年7月~2018年7月为实施后。31名护理人员中,年龄为20~41岁;工作时间为1~14年;中专7名,大专16名,大学8名。研究期间护理人员无显著变化(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实施前神经内科实施传统用药管理办法。实施后通过实施口服药物模板加强神经内科安全用药护理管理效果:①制作科室口服药物模板:收集神经内科的各类药物片剂,按照首字母顺序进行排序,将药物合理归类到26个药名栏中,并使用彩色打印机制成药物图册。②评估护理人员对药物识别情况:将各类药物片剂随机抽取,交由各级护士逐一辨认。③对神经内科护理人员进行反复培训:将药物口服模板粘贴在治疗本上,方便护理人员核对,提高用药准确性。制成药物识别成绩登记表,记录护理人员在进行辨别时出错的药物,并编上序号。每周一次对错误药物进行考核,不断巩固,通过培训和强化,加深对药物的理解。④提高护理人员对药物识别能力,再次评估护士对药物识别情况[3]。

1.3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前后护士对药物的识别情况比较

结果显示,实施后护理人员的药物识别评分高于实施前,不同能级护士对药物的识别能力均存在差异,护士级别主效应F=19.8,实施前后主效应F=106.9,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实施前后的用药安全情况比较

结果显示,实施后的用药安全事件、溶媒错误、皮试与抗生素不符等事件发生率有了明显降低,医嘱纠正情况有了明显提高,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

3结论

3.1口服药物干预现状

口服药物的正确使用,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举措,是医护人员一直备受重视的研究课题。韩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护士口服给药错误率高达23%,这严重威胁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最终的治疗效果。为此,国内外的众多学者都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力求降低临床口服药物的错误发生率[4]。神经内科医生在进行医嘱时,应告知各种类型药物的具体情况,让医护人员时刻注意。护理人员在进行药物核对、药物发放时,应穿戴专用小马甲,严格遵守规范,如若有新型药物出现,应立即更新药物模板。由护士长带头,按时抽查各护理人员的药物识别能力和用药能力,保证在用药的各个环节都不会出现纰漏。在进行临床护理工作时,不断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完善用药流程和制度。另将患者自带药物进行管制,降低口服用药的错误发生率[5]。

3.2不同层级的护士在药物识别能力上存在差异

护士是医生与患者联系的纽带,更是神经内科用药的直接管理者和使用者,在保证用药安全性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不同层级的护士在干预前后仍在药物识别能力上存在差异,N0层级的护士药物识别能力较低,而N2级护士的药物识别能力则较高。为了提高N0级别护士的口服药物识别能力,安排该级别护士进行培训,参加治疗班,通过跟随导师学习,尽快掌握科室情况。N3护士较之N2护士的药物识别能力较差的原因在于实践过少,由于长期在办公,直接接触药物的机会较少,故通过采取轮班制度,以方便护理人员接触药物,提高口服药物识别能力。但通过实验研究同样发现,经口服药物模板在神经内科中进行应用,护士对药物识别能力有了明显提高[6]。

3.3口服药物模板提高了用药安全性

神经内科用药众多,药物种类复杂,部分药物在颜色、外形、气味等方面都较为相似,容易在使用时混淆。另外,药物片剂上没有明确的药物名称和药物标识,也导致了用药错误率的发生。护理人员大多只能核对药物的数量,对药物的名称及类别缺乏辨别能力,直接影响了患者用药准确性。科室通过使用口服药物模板,让护士在进行核对时有所依据,确保了用药的安全性。另外,通过将各类药物的情况记录在册,按时更新,将药物知识纳入职业考核和业务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护士的药物识别能力[7]。

4结语

保证用药安全,需要医生、护士及各个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各个部门加强协同交流与合作,才能最终实现用药安全。通过实施口服药物模板,使各类药物的使用明晰化,增强了护理人员在用药时的准确性。护理人员加强对药物的监管力度,保证患者按时服药等措施,也降低了患者用药错误的意外情况。在发现医嘱与用药说明书存在偏差时,及时上报,加强与上级医师的沟通,保证了医嘱的正确、准确实施。让患者严格按照用药说明书服用,保证在规定时间内按时服用,对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缓解其不良情绪。以上的管理措施,联合口服药物模板的实施,有效降低了神经内科用药错误率的发生,提高了药物安全性,保障了患者的健康,有利于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安秀丽,张莉,梁丽娜.改良后摆药方式联合口服药对照模板对临床安全用药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9):118-119.

[2]封海霞,鞠昌萍,刘畅,等.口服药物模板在安全用药管理中的作用[J].重庆医学,2016,45(24):3451-3453.

[3]李囿佑,符晓艳.改良模式对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全自动摆药机口服安全给药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0):1554-1555.

[4]顾志娥,王加凤,於婧.品管圈在降低神经内科患者口服药漏服率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5,11(17):1658-1660.

作者:杜冰 单位:丽水市中心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