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神经内科实习超声教学问题及改进方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血管超声知识是神经内科实习同学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但传统本科教学中对血管超声部分内容局限,使进入神经内科实习的医师血管超声基础知识薄弱,且还存在实践操作的缺乏、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不能在短期内较好的理解及掌握血管超声知识,使得实习效果欠佳。本研究通过对神经内科实习医师血管超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方法,可以通过加强实习医师对血管超声的解剖和血流动力学的学习,打牢基础知识,同时将实习医师进行分组,互为模特进行操作实践,在操作实践中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还可采用微课等多媒体教学方式,提高实习医师的学习兴趣,显著提高实习效果。
【关键词】微课;教学方法;实习医师;神经内科;血管超声;多媒体
脑血管疾病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疾病,其常用的检查方法很多,血管超声检查因其准确性高、可重复性好、价格低廉等诸多优点,常常作为脑血管疾病的首选筛查手段[1],所以掌握一定的血管超声知识,是在神经内科轮转的实习医师全面理解、诊治脑血管疾病的基础。且随着血管超声在影像领域的地位逐渐提高,有关血管超声的知识成为在神经内科实习同学的必要学习内容之一[2]。然而,就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的培训体制下,进入神经内科轮转的实习医师通常是临床专业,并未接受超声相关知识的学习,对血管超声的认识不足,且传统本科教学中对血管超声部分内容局限,要在短期内较好的理解及掌握血管超声,对尚且从事超声专业的医师都颇具难度,对血管超声知识基础欠缺的实习医师更是极大的挑战[3-5]。笔者在数年对本院神经内科实习同学进行血管超声教学的过程中,对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探索相应的改进方法,以期提高神经内科实习医师的教学质量。
1神经内科实习医师血管超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基础知识薄弱
血管超声学是现代医学发展最快的临床学科之一,其诊断水平、理念及模式都已历经几代变革,在诊断、介入治疗、术前评估、术中监测、术后随访等各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在临床实习中,实习医师看见的往往是带教老师对血管超声检查的实际临床应用,对该项检查的适应证的选择、禁忌证及检查意义、报告解读等缺乏了解,以致于不能将该项检查技术灵活应用,只能机械地照搬照做。究其根源,是实习医师的血管超声基础知识薄弱所致。其原因有二:(1)传统本科教学中,对血管超声这部分内容的篇幅较少,内容局限,课时短,其课时数远远低于放射、CT、磁共振等其他影像教学。这必然导致授课老师在理论授课时知识讲解不充分,也无更多的时间去扩展或深入知识点,以致学习效果差;(2)课本教材内容相对滞后于临床发展及最新的研究,教学课本未能概括引用一些新技术、新应用,不能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目前临床的实际应用相结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1.2实践操作的缺乏
血管超声是声学、医学和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血管超声图像抽象、管腔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也是多样,要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它,需要学生掌握广泛的多学科知识,对操作手法、仪器调试和图像存储等方面均要有一定的了解。然而,在进入神经内科实习之前,鲜有实习医师针对血管超声进行过专门的培训及操作练习,对超声仪器的按键及作用均陌生,故在其进入神经内科实习时就进行血管超声操作是不合适的。
1.3教学方式的单一
进入本院神经内科的实习医师通常在神经内科的实习时间一般为2个月,在这个有限的时间内,实习医师跟随带教医师在临床一线工作,其工作内容繁琐、工作强度大,能够通过重复劳动锻炼出熟练的临床基本技能,但神经内科的实习目的既需要掌握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等临床知识,还需要学习血管超声知识,所以传统的“带教老师讲,实习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缺乏实习医师的积极互动和参与,必然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针对存在问题改进方法的探索
2.1血管超声基础知识薄弱改进方法
针对神经内科实习医师血管超声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论学习是必须的。解剖是血管超声的基础,所以让实习医师了解血管走形、分布及比邻结构,是血管超声学习的第一步。在带教时,应将与目标血管相关的解剖图谱、解剖模型、甚至是利用先进的3D-打印技术制成的模型介绍给实习医师,让其能有更直观的认识,能在脑中绘制出立体的解剖位置重现,这对于实习医师理解超声图像的切面至关重要。血流动力学的特征也是血管超声的基础知识,同时是辨别血管、推断血管病变必不可少的内容,但其较为抽象,涉及到较多物理学的知识,如层流、湍流、剪切力等,是超声教学中的基础,也是难点。所以在理论教学中,应加强物理知识的普及,使实习医师对血流速度、方向、血流阻力、剪切力等概念更好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血流动力学进行深入学习。
2.2实践操作的缺乏改进方法
血管超声检查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如果缺乏实践操作,该学科的学习必然只能是纸上谈兵。在神经内科实习的医师时间有限,长期的实践操作训练不现实,大多数医院也不具备足够多的仪器设备及带教老师进行一对一的操作指导。可将实习医师进行适当分组,每组实习医师不宜太多,不超过4人,并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在血管超声检查室进行实践观摩学习,于课后,小组内实习医师互为模特,互相上机操作实践,带教老师在旁进行现场指导及问题解答,这样既能在互相操作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又能在操作实践中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3教学方式单一改进方法
随着多媒体的发展,传统的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必然不能引起现代临床实习医师的兴趣,应当选用适当的多媒体教学,培养实习医师对血管超声的兴趣。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archivingcommunicationsystems,PACS)的广泛应用,使得优质的满足教学需要的影像图片能够下载拷贝,不断更新完善教学内容,也为多媒体教学素材的制作提供了可能[6-7]。目前应用于医学临床教学的多媒体种类繁多,各教学医院也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并取得良好效果[8-12]。微课,即带教老师先将教学内容制作成短小视频,在视频中对重点内容进行提问,在进行正式授课前发给实习医师进行预习,并要求实习医生自行查阅相关文献及书籍,解答问题。这种全新的多媒体具有诸多优势。微课小视频,可以在手机等多媒体工具上播放,对学习时间及场地要求低,便于实习医师利用平时的零碎时间进行学习。且该视频可重复播放,使得学习具有可重复性。通过这种灵活学习方式,不仅锻炼了实习医师的自学能力,更极大的提高了学习效率[13]。还可以将病例讨论引入到血管超声的教学中[14]。可定期回顾临床的真实病例,结合病变影像学特点、病理基础、血流动力学改变、临床症状等特点,进行详尽分析,弥补理论知识与临床知识脱节的不足,加深对血管超声检查的认识。
3讨论
血管超声是集临床知识、操作技巧和图像识别于一体的诊断技术,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和技术依赖性[15-16],要掌握它并非易事。但血管超声知识是神经内科实习同学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由于实习时间有限,且实习医师血管超声基础知识薄弱、实践操作的缺乏、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使实习医师学习主动性差,缺少临床思维训练,实习流于形式,实际实习效果差等诸多不足。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数年对我院神经内科实习同学血管超声教学的经验,可以通过加强对血管超声的解剖和血流动力学的学习,实习医师分组互为模特操作实践,和采用微课等多媒体教学方式,提高实习医师的学习兴趣,使其对脑血管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刻、全面,显著提高实习效果。
作者:刘曙东 李文艳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