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医内科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护理观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医内科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护理观察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医内科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护理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内科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临床护理疗效。方法选取我院RA患者82例(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入院顺序不同分组。西医组(41例)实施常规治疗与护理,中医组(41例)实施中医治疗与护理。对比两组症状改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中医组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较西医组少,晨僵较西医组短,双手平均握力较西医组高(P<0.05);中医组干预3个疗程后QOL评分较西医组高(P<0.05)。结论中医治疗联合护理应用于RA患者,能显著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医;内科;类风湿关节炎;护理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40~60岁人群,若未及时治疗,可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及预后[1]。本研究选取82例RA患者,探究中医治疗与护理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RA患者82例(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入院顺序不同分组。西医组41例:男6例,女35例;年龄47~58岁,平均(53.62±2.17)岁;病程3.0~4.4年,平均(3.72±0.33)年。中医组41例:男8例,女33例;年龄46~59岁,平均(53.06±2.35)岁;病程2.8~4.6年,平均(3.69±0.30)年。两组基本资料(年龄、病程、性别)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治疗方法

西医组:实施常规治疗与护理。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慢性抗风湿药级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常规西医药物,同时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疾病口头宣教,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指导饮食与用药;定期电话与上门随访,及时调整护理方案。中医组:实施中药治疗与护理。应用活血化瘀药方治疗,其中药方组成:大黄、苍术、灵仙、木瓜、川芎、刘寄奴、黄柏、当归、红花、芒硝、土茯苓、金银花各15g。加1750ml清水,浸泡30min,水煎,取1200ml药液,置入腿浴治疗器,加水加热至41℃,双足浸泡,保证治疗器内水位>小腿3/4,同时使用药袋覆盖膝盖,手腕或双手肿胀者,同时将双手浸泡于药液内。以患者出现微汗为度,每日1次,每次20~30min,1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的同时配合护理:(1)饮食指导:加强饮食调理,湿热痹阻证者注意饮食清淡,多食用百合粥或绿豆汤等,严禁食用坚硬或寒凉生冷等食物;风寒湿痹症者多食用鸡蛋、牛奶等高蛋白、高热量类食物,同时配合足底按摩,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2)病房管理:加强病房温度、湿度等管理,保证病房温度控制在36~37℃、湿度在50%~70%。(3)功能训练:协助患者进行关节伸展、屈曲等主动训练,结合患者耐受度,逐渐加大活动幅度。(4)心理疏导:由于RA病程长,治疗周期长,患者易产生悲观、抗拒等情绪,对此,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并通过案例分享、同伴示范教育、家属支持等改变患者不良行为,坚定其康复信心。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珚x±s)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0.05。

2结果

2.1症状改善

中医组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较西医组少,晨僵较西医组短,双手平均握力较西医组高(P<0.05)。见表1。

2.2QOL评分

两组干预前QOL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中医组干预3个疗程后QOL评分较西医组高(P<0.05)。见表2。

3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RA病理机制在于湿邪入侵所致气血不盛,故治疗RA重点在于祛风散寒、通络活血。活血化瘀方中所含大黄、黄柏、芒硝、苍术有活血解毒、凉血散瘀、清热除湿之效;当归、红花、刘寄奴能活血止痛、行气痛经,诸药共奏有除湿清热、消肿通络、止痛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活血化瘀方能减轻骨质疏松症状,填充骨髓,进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症介质渗出,促进血液循环[2]。另外,中药足浴利用热力作用,充分吸收药液有效成分,能刺激穴位与经络,调节血液循环,增强血液酶活性,加快机体新陈代谢。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医组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较西医组少,晨僵较西医组短,双手平均握力较西医组高,可见中医治疗联合护理应用于RA患者,能显著缓解症状。本研究在中医治疗的基础上加强饮食指导,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抵抗力,同时注重心理疏导、功能训练,不仅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还能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数据表明,中医组干预3个疗程后QOL评分较西医组高,提示中医治疗联合护理应用于RA患者,能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赵辉,杨国峰,伊天爽.临床护理路径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和康复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6):74-77.

[2]刘怡仡.活血化瘀法对类风湿关节炎脂质紊乱的干预作用临床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6,11(9):1766-1768.

作者:薛金玉 单位:黄河三门峡医院健康体检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