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神经内科患者昏迷临床诊断治疗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神经内科患者昏迷临床诊断治疗方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神经内科患者昏迷临床诊断治疗方法

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内科患者昏迷临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神经内科昏迷患者60例,对患者进行血尿常规、血糖、颅脑CT、心电图等检查,个体化治疗患者,分析患者的抢救情况,统计分析患者抢救前后的RR、SaO2、PaO2、PaCO2。结果60例患者中,抢救成功55例,抢救成功率为91.7%;抢救失败5例,抢救失败率为8.3%,其中脑血管疾病2例,糖尿病1例、急性中毒1例、颅内感染1例,分别占3.3%、1.7%、1.7%、1.7%。患者抢救后RR、PaCO2均显著低于抢救前(P<0.05),SaO2、PaO2均显著高于抢救前(P<0.05)。结论最短时间内判断神经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并给予其规范、科学、合理的抢救能够促进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神经内科;昏迷;诊断;治疗

昏迷属于一种严重意识障碍,患者丧失躯体运动、觉醒状态,疼痛刺激也无法恢复[1]。通常情况下,患者缺乏显著的发病原因,导致医护人员的诊断难度增加,最终造成无法及时治疗患者而恶化病情[2]。本研究旨在探究神经内科患者昏迷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神经内科昏迷患者60例,其中男46例,女14例;年龄22~78岁,平均(56.3±9.4)岁;昏迷程度:轻度30例,中度24例,重度6例;发病原因:脑血管疾病33例(脑出血11例,脑梗死8例,脑肿瘤7例,酮症酸中毒7例),糖尿病10例(并发低血糖6例,高渗低渗昏迷4例),急性中毒1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5例,酒精中毒4例,亚硝酸盐中毒2例,一氧化碳中毒1例),其他5例。1.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均具有完整的病历资料;均符合昏迷的诊断标准[3]。排除标准:有抑郁症;假性昏迷。

1.3方法

1.3.1检查方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在短时间内对患者进行血尿常规、血糖、颅脑CT、心电图等检查,争取更多时间进行抢救。个体化治疗患者,对患者全身进行分诊治疗,监测其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积极预防感染,保证患者重要脏器功能,管理患者血糖[4]。

1.3.2抢救方法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开展抢救工作,如果患者为药物中毒,则首先彻底洗胃,必要的情况下应用特效解毒剂[5];如果患者颅内出血,则转入脑外科,给予其急诊手术治疗[6];如果患者心衰竭,则同时给予其利尿、扩血管、强心治疗[7];如果患者休克,则对其应用活化药物,对其血容量进行扩充,从而改善其血液循环[8];如果患者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则对其脑细胞进行保护,给予其脱水治疗,以促进其颅内压力的降低[9];如果患者有低血糖,则给予其注射纳洛酮注射液[10];如果患者有高血糖,则给予其静脉滴注胰岛素,对其血糖变化进行监测[11]。

1.4观察指标

①抢救情况;②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予以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抢救情况分析

60例患者中,抢救成功55例,抢救成功率为91.7%;抢救失败5例,抢救失败率为8.3%,见表1。

2.2患者抢救前后的RR、SaO2、PaO2、PaCO2比较

60例患者抢救后RR、PaCO2均显著低于抢救前(P<0.05),SaO2、PaO2均显著高于抢救前(P<0.05),见表2。

3讨论

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网状高度抑制为诱发昏迷的主要原因,这时患者具有严重的脑功能障碍,与同类疾病未昏迷患者相比危险性、死亡率更高,因此,为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关键是及早诊断与治疗[12-13]。相关医学研究表明[14-16],昏迷患者100例中,主要诱发因素为急性中毒、糖尿病、脑血管疾病,抢救失败9例,抢救后患者具有显著较优的RR、SaO2、PaO2、PaCO2水平,因此认为在最短时间内判断神经内科昏迷患者病因并给予其规范、科学、合理的抢救能够促进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提升。本研究结果表明,60例患者中,抢救成功55例,抢救成功率为91.7%;抢救失败5例,抢救失败率为8.3%,其中脑血管疾病2例、糖尿病1例、急性中毒1例、颅内感染1例,分别占3.3%、1.7%、1.7%、1.7%。患者抢救后RR、PaCO2均显著低于抢救前(P<0.05),SaO2、PaO2均显著高于抢救前(P<0.05)。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临床应该全面了解神经内科昏迷患者的病情,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提升患者治愈率。综上所述,最短时间内判断神经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并给予其规范、科学、合理的抢救,能够促进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有效提升。

作者:黄达 单位: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