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重症医学科老年内科患者贫血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重症医学科老年内科患者贫血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重症医学科老年内科患者贫血探析

【摘要】目标:采用贫血严重程度划分标准,对重症学科老年内科患者贫血情况作出分析,可以对贫血患者及早的进行治疗干预,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方法:连续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人医院重症医学科的病人资料分析。结果:102例重症医学科老年内科病人中没有以贫血为指征收住的病例;贫血在并存疾病谱中占83.33%,位列第一位,是并存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中度及以上贫血占比为50.98%。结论:重症医学科老年内科病人并存慢性贫血较多;重症医学科老年内科病人以中度贫血为主,极易因病情变化成为重度贫血;重症医学科老年内科病人贫血症状常不典型,病情较隐匿,容易漏诊、漏治。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老年;贫血

引言

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1]及老年社会标准[2],我国2010年已进入老年社会[3]。贫血是当今世界上最常见也是最顽固的一种疾病[4],且近年来发病率逐年攀升[5]。老年人贫血的高发病率很大程度上预示着老年人其他疾病的高发病率,并且贫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早期确诊贫血有重要的临床意义[6]。贫血的早期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发生和发展往往较隐匿,容易被临床医生疏漏,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甚至逐渐加重变成严重贫血;而严重贫血可以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眩晕、共济失调或步态不稳、肌张力增高等神经系统表现和精神症状。而重症医学科老年患者多为病重的存在意识障碍或失语、失能老人,常无法正常表达主观感受,使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医师对存在上述症状的重症病人的病情容易产生误判,影响临床诊治。并且目前各地血源均较为紧张,当贫血加重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时,进行输血治疗的难度较大,因贫血导致病情加重及输血而直接或间接产生的医疗费用增加;因此,对重症医学科老年内科患者贫血情况作出分析和评价,可以及早对贫血患者进行治疗干预,中断贫血的进展和加重,提高重症老年患者的住院愈好率、降低死亡率、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及家属经济负担,不但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还可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1.1一般资料。连续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人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老年内科病人102例的资料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全血细胞计数检查,年龄大于60岁,其中男性82例,女性20例,年龄61~96岁,平均(77.29±9.70,M±SD);其中轻度贫血33例、中度贫血39例、重度贫血13例。1.1.2剔除标准。资料不全、急性失血性疾病、血液病和已确诊的恶性肿瘤晚期患者。

1.2研究方法

1.2.1资料采集方法。查阅病历资料,记录病人的年龄、性别、ID、血常规等结果,运用贫血严重程度划分标准[7]进行评价。1.2.2统计学方法。应用MicrosoftExcel2007软件包,统计患者贫血程度构成比。

1.3结果

(1)102例重症医学科老年内科病人没有以贫血为指征收住的病例。(2)重症医学科老年内科病人贫血在并存疾病谱中占83.33%,位列第一位,是并存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3)重症医学科老年内科病人中轻度、中度、重度贫血所占比例分别为32.35%、38.24%、12.75%。

2讨论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机体造血组织的应激适应能力降低,而重症老年患者的内环境平衡极易被打破,当病情逐渐加重,出现多器官功能损伤,已经随年龄增长而衰退的造血功能进一步受到抑制,可能导致重度贫血的发生,进而影响体内氧气、能量分配,导致内环境的进一步紊乱失调,影响生命健康[8,9]。

2.1贫血是并存疾病中常见病

本研究中,在102例重症医学科老年内科病人中,没有以贫血为指征收住重症医学科的病例,但是贫血却以83.33%的比重位列并存疾病谱最常见疾病的第一位。这考虑与老年贫血病人的就诊方式有关:老年急性失血病人虽然可能出现严重贫血,但通常伴随有严重外伤、大咯血、消化道大出血等严重病情,能够引起病人或家属重视及时就诊,医院急诊则习惯根据引起大出血的原因选择相关科室进行急诊处置,处置完毕后才转入重症医学科继续治疗;而老年慢性贫血患者发病缓慢,轻度或者中度贫血临床表现往往不具备特异性,同时老年人常合并多种疾病,社区或门诊医生在接诊时会忽略贫血的诊断而首先考虑为其他疾病,导致难以做到早期诊断,容易被误诊[10]。老年人不重视贫血的早期治疗,到就诊时已发展到中重度贫血[11],此时往往伴随有明显的气短甚至端坐呼吸等呼吸系统症状或心悸、心率明显加快甚至心功能不全等循环系统症状,对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从而使贫血以一种伴随疾病或并发症的形式出现。

2.2重症医学科老年患者贫血原因

本研究发现,102例重症医学科老年内科病人中,贫血情况有以下特点:(1)贫血出现的几率高,以83.33%的比例位列并存疾病谱最常见疾病的第1位;贫血病人中以中度贫血最常见,达到38.24%,重度贫血较少,仅占12.75%。(2)老年人慢性贫血的原因主要有:最常见的病因是重症或慢性感染和各种恶性肿瘤,如肺炎、慢性肾盂肾炎、泌尿道感染、肝脓肿、肺脓肿、结核病、骨髓炎、感染性心内膜炎、伤寒、急性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真菌感染等;贫血程度和病因程度呈正相关且相互影响[12];也有相关研究发现营养不良也是常见的导致贫血的因素[13],与老年人基础代谢率低,胃壁细胞萎缩,胃酸和内因子分泌不足,进食少,加之部分老年人有偏食、限制饮食等习惯,易造成维生素B12、叶酸及铁的摄入不足,导致贫血的发生。其他原因包括:药物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和红细胞生成的影响;骨髓造血功能随年龄的增长而衰减;老年人的免疫器官及其活动都趋向衰退[14]。(3)老年人贫血主要表现有:多为轻度至中度贫血,多伴有慢性疾病,且病程较长,治疗效果不理想;皮肤、黏膜苍白、粗糙、灰暗缺乏光泽;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神经系统方面有头痛、眩晕、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耳鸣眼花、肢端麻木;消化系统方面可有消化不良、腹部胀满、食欲减退;轻度贫血,由于机体存在一定程度的代偿和适应能力,平静时可无明显呼吸与循环系统表现,活动后由于机体处于低氧和高二氧化碳状态,则会出现呼吸加快加深、心率加快和心悸等组织缺氧表现,重度贫血时,即使平静状态也可能出血心悸、心率加快、气短甚至端坐呼吸。(4)贫血可使老年人体力活动受限、认知能力障碍、共济失调或步态不稳、肌张力增高,使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住院率和死亡率增加[15],而住院时间的增加必然导致医疗费用的增长、院内感染几率的增加,进而加重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增加医疗资源的消耗。

2.3重症医学科老年内科病人贫血的治疗

重症医学科老年内科病人贫血的治疗:(1)病因治疗主要是针对引起或加重贫血的不同的慢性疾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促使慢性疾病病情的好转及贫血程度的减轻;(2)血红蛋白低于60g/L的慢性贫血患者,可考虑进行成分输血;血红蛋白低于70g/L的急性大量失血患者在积极治疗导致大量失血的病因同时,应立即进行成分输血,出血量较大者应考虑同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的丢失;(3)对慢性贫血病人,特别是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存在肾性贫血的病人可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用法用量:初次50U/kg~100U/kg,1~2分钟用完,每周3次;之后根据血红蛋白增加情况决定用量,最大不超过200U/kg,每周3次;当血红蛋白值达到100g/L~120g/L(红细胞压积30%~35%)时,每周总维持量100U/kg~300U/kg,分2~3次使用。因EPO可能导致血压升高、注射部位血栓或癫痫发作等不良反应,所以EPO不能静脉滴注或与其他药混合使用,有高血压、癫痫病史、局部缺血性血管病或可能对EPO过敏的患者慎用或禁用;使用期间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红蛋白、血压和血清电解质的变化。(4)患者总铁结合力>300mg/L、转铁蛋白饱和度<15%、MCV<80fl时,常同时存在缺铁性贫血,可补充铁剂,如葡萄糖酸亚铁糖浆,每次10mL~20mL,一日2~3次。

2.4重症医学科老年内科病人贫血的预防

重症医学科老年内科病人贫血的预防:(1)重症医学科老年病人各脏器功能减退,常有多种疾病并存,使用多种药物治疗,特别是严重感染时,多种强力抗生素的使用往往进一步影响脏器功能,极易在老年生理性造血功能减退的基础上出现病理性造血功能障碍,加重贫血的程度、增加纠正贫血的难度;因此,重症老年病人用药时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病理生理特点,合理选择药物种类、选择合适的剂量和用药频率,减少或避免使用可能对造血系统产生严重影响的药物,预防贫血的发生和贫血程度的加重;(2)重症医学科老年病人在积极治疗感染、进行器官功能和生命支持的同时,应该同时治疗存在的慢性疾病,可以采用减少药物剂量、缩短疗程的方式治疗,避免慢性疾病在病重期间出现进展和加重;(3)增强机体免疫力,合理膳食,保证满足重病期间机体营养的需求。

3结束语

(1)重症医学科老年内科病人并存慢性贫血较多;(2)重症医学科老年内科病人以中度贫血为主,极易因病情变化加重成为重度贫血;(3)重症医学科老年内科病人贫血症状常不典型,病情较隐匿,容易漏诊、漏治。因此,临床诊疗中判断重症医学科老年内科病人的贫血情况,应该根据皮肤及黏膜色泽变化、呼吸或循环系统症状、体征、近期辅助检查结果(如血常规+网织红细胞、机体铁代谢相关检查、骨髓穿刺活检与病理等),结合病人饮食习惯、近期饮食变化和临床经验进行综合分析,查找贫血原因防止漏诊或误诊、判断贫血程度,进行针对性治疗,从而达到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降低住院费用、减轻患者及家属经济负担的目的,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作者:董鹏飞 覃菊艳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人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