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细菌性脓胸的内科治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细菌性脓胸的内科治疗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细菌性脓胸的内科治疗

本文作者:胡芸倩、梁永杰 单位:上海市浦东医院呼吸科、上海市东方医院呼吸科

细菌性脓胸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内科治疗需长期使用抗生素;胸外科传统手术治疗创伤大,患者常难以接受[1]。外科胸腔镜治疗创伤和痛苦少,被建议用于脓胸的早期治疗[2]。但胸腔镜手术费用较高,需专业的胸外科医生操作,限制了该技术的临床推广。大部分基层医院目前仍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我科曾收治多名脓胸患者,内科治疗非常成功,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病例介绍男性,59岁,工程监理,既往体健。因“右侧胸痛1月余,加重3日”入院。1月前无诱因下出现右胸闷痛,于当地医院就诊予伤药外敷治疗数周无好转。于入院前10天出现精神萎,胃纳差,体重下降十余斤;右胸闷痛进一步加重并放射至右背部,右侧卧位及深呼吸时疼痛加重。

查体:血压130/80mmHg。神志清楚,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被动体位。右侧胸廓略饱满,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减弱,叩诊呈浊音,呼吸音消失。心率90次/分,律齐。余(-)。SpO2(未吸氧)93%。

入院后诊治过程

急查血常规示:白细胞20.35×109/L,中性89.4%;提示严重感染。胸部CT示:右侧大片均匀的密度增浓影,基底较宽,边界清晰,呈半圆形突向肺野,累及叶间裂;提示右侧包裹性胸腔积液(见图1)。胸水B超定位示:右侧胸膜增厚、毛糙,胸水透声性较差,无分隔,在胸腔较低处形成局限性包裹。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穿刺液恶臭、外观浑浊;胸水白细胞>15.0×109/L,中性粒细胞80%;胸水葡萄糖:0.53mmol/L;乳酸脱氢酶:16633;腺苷脱氨酶:217U/L;临床诊断细菌性脓胸。反复予碳酸氢钠、庆大霉素冲洗胸腔;全身抗感染和营养支持治疗,20天后复查提示脓液吸收,改予口服抗生素序贯治疗10天。3月后复查胸部CT示右下肺组织膨胀良好(见图3)。

治疗体会

一、早期、及时确诊脓胸

患者为局限性包裹性脓胸,缺少脓胸的典型临床表现,漏诊、误诊达一个多月。我们接诊患者时发现纳差、消瘦明显,存在严重消耗,若不及时治疗,病情将进一步恶化,出现败血症,甚至死亡。及早进行胸腔穿刺抽液是早期诊断脓胸的重要手段。主要依据有:胸水的气味和外观、胸水常规细胞分类、胸水PH值和葡萄糖检测。

二、尽早彻底引流脓液,冲洗脓腔,促进肺复张

根据胸部CT、胸水B超结果,及早置管引流。考虑到引流的同时需要反复进行胸腔冲洗,故选择双腔引流管置管。引流24小时后胸痛明显改善,5天后复查胸部CT示胸腔积液明显减少(图2)。在进行引流的同时,我们每日一次对胸腔进行冲洗,以稀释脓液、加速脓液的排出。具体方法:(1)碱化胸腔环境:将5%碳酸氢钠通过留置胸壁的引流管反复冲洗至引流液清澈,使胸腔呈碱性,破坏细菌的酸性生长环境,有利于庆大霉素发挥抗菌活性;(2)抗生素溶液局部冲洗:甲硝唑主要针对厌氧菌,但其抗菌谱相对较窄,可自伤口吸收。而脓胸常为混合性感染,因此我们选用抗菌谱广、不易被胸膜吸收,且胸膜反应相对较少的庆大霉素稀释液(生理盐水100ml+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48万单位)冲洗胸腔。保留20~30分钟再放开并外接引流;(3)消除粘连:如果存在多房分隔,可在抗生素冲洗后注入生理盐水20ml+尿激酶50万U[3],冲洗速度宜慢,以免粘连带撕裂引起出血。置管1~2周后引流袋内引流液变清,每日引流量小于50~100ml,胸水白细胞计数<0.5×109/L,且胸片及胸水B超示胸液基本排空,可拔管。鼓励患者通过咳嗽、深呼吸促进肺复张。通过肺的舒缩运动不断挤出胸腔中的脓液,使脏层胸膜上的脓痂脱落,减轻脏层胸膜纤维化。治疗脓胸不推荐常规胸腔穿刺,反复多次的穿刺可使脓液经胸壁针道污染穿刺部位软组织。在置管的最初一周内,每日用碘伏消毒引流管周围皮肤并消毒纱布覆盖;贴膜往往透气性差,不利于置管部位伤口愈合。

三、根据致病菌特点,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细菌性脓胸的病原体常见为革兰阴性杆菌(40%)、金黄色葡萄球菌(20%)和肺炎链球菌(10%),单独或合并厌氧菌感染超过40%。革兰阴性杆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4]。致病菌进入胸腔途径为直接侵入、淋巴转移、血行播散。该患者平素体健,无手术外伤史,发病原因考虑为细菌性肺炎直接侵犯胸膜所致。在病原学检查结果尚未明确时,我们采用经验性抗感染。根据感染原发部位、侵入途径及脓液的特性判断该患者为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及厌氧菌的混合感染,因此选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甲硝唑进行治疗,三天后患者的症状已明显改善。胸水细菌培养结果:肺炎链球菌40%、大肠杆菌40%及厌氧菌20%,与我们的临床判断完全吻合。

四、全身支持治疗

患者消耗严重、摄入不足,入院后给予营养支持,静脉补充氨基酸、丙种球蛋白及白蛋白,维持水电和酸碱平衡;同时给予消化酶改善食欲,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改善营养状况,增强体质。

总结

细菌性脓胸治疗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在医疗技术条件受限、患者经济状况不佳、无法耐受外科手术的情况下,应积极进行内科综合治疗。早期诊断脓胸的关键在于积液性质的判断,尽早彻底的引流脓液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胸膜粘连的程度和范围,这对预后至关重要[5]。在胸腔双腔置管引流的基础上联合碱化胸腔环境、抗生素溶液局部冲洗、消除粘连等措施达到治疗目的。本例患者采用上述治疗,在无外科手术干预的情况下达到了预期治疗效果,最大限度地节约了医疗费用、缩短了治疗周期。当然对于内科保守治疗2周左右吸收不明显者应尽早手术,防止其发展为慢性脓胸增加治疗难度与费用[6]。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