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雕塑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策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物质资料的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对艺术作品如雕塑作品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化,这对相关专业的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雕塑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有利。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雕塑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策略进行研究,发现在雕塑教学中,能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等进行综合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旨在通过本文引起高校教师在雕塑教学中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视。
关键词:雕塑教学;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策略
大学阶段是人才成长的关键阶段,对知识的讲授也更加偏向专业化,当前我国大学教育的特点是重理论、轻实践,这在雕塑教学领域尤是如此,但是雕塑教学由于学科的特点,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非常高,因此须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理论和实践讲授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在雕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鼓励学生敢于创新,着力培养学生破旧立新的创新精神
一个成功的雕塑的创作是离不开创新的,因而教师在雕塑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方有可能在雕塑作品的创作中敢于突破传统大胆创作。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这种传统模式下,学生扮演的更多的是一个被动接受者的角色,这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学生的创新意识被大大地局限了,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根本不敢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学生根本就不具备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的能力,由此可知,传统的雕塑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发展,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为了达到在雕塑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不再把学生当中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给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引导学生走出传统思维的小径,从而走向创新的康庄大道;此外教师还应当具备发现学生独特思维的能力,当学生出现一点点创新的苗头时,要及时予以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将创新思想付诸实践[1]。
(二)重视对学生空间造型的塑造力以及想象力的培养
纵观艺术发展史,可以发现艺术的创作离不开创作者的大胆想象,同样的对于雕塑作品的创作来说,创作者的想象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决定了作品的质量。雕塑作品作为艺术品的一种,其的创作须在一个立体、三维的空间中完成,作品的创作对空间造型的要求非常高,而立体的空间造型不同于平面空间造型,需要创作者具备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因此,在雕塑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是离不开想象力的,这对教师在雕塑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培养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引导学生对作品整体造型进行想象,并且给学生机会对自己的相信进行描述,通过这种方式,在雕塑教学中不断地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从而达到培养提升学生空间造型塑造力和想象力的目的[2]。
(三)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要重点培养
创新思维作为创新能力的关键,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必须贯穿于雕塑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破旧立新意识以及空间造型想象能力都离不开学生的创新思维,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首先,教师可以选择国内外优秀的雕塑作品,在课堂上与学生一同鉴赏,引导学生发现并且找出优秀作品中的创新点,并且探讨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作者在作品的这一块要这么做,由此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训练与启发。鉴赏优秀作品作为雕塑教学的重要一环,其不仅仅只是让学生欣赏作品,看完即可,鉴赏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作品进行分析,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发现力以及创新思维。其次教师还应当安排学生作品交流课程,让学生有机会了解同学的作品并且对同学的进行分析鉴赏,这样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在学生心中,他们之间是平等的,他们自己的作品不像海内外著名雕塑家的作品那样遥不可及,因而学生作品的交流课程更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课堂效果会更加好,他们能通过对同学的作品与自己作品之间的比较,了解同学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给学生带来新的灵感和启发,这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非常有利[3]。
二、在雕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雕塑教学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完善学生的理论知识框架,通过雕塑课程的学习,学生必将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与培养是非常有利的。进入新时代,知识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各专业间的交集也越来越大,若想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就必须确保学生拥有广阔的知识面而不是仅仅只局限与雕塑领域的知识;而雕塑创作的一大特点是涉及领域非常广,包括选材和塑造,以及空间造型的想象和构思等等,这些环节对于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因此教师在雕塑教学中要用于打破学科的限制,融入更多其它学科的知识,让学生对雕塑创作有一个更加完整的认识,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发散式思维,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4]。
三、在雕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进行雕塑创作的前期准备就是观察,只有通过细致认真且全方位的观察,才有可能创作出生动形象的雕塑作品。因此,教师在进行雕塑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雕塑作品创作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对雕塑对象进行观察,观察时,不仅仅要看到事物的外在特征以及表象特征,更要找出其内在特点,捕捉到雕塑对象的本质。通过这个过程,不仅能为学生雕塑作品的创作做准备,还能不断的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对于一个独立的个体来说,观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观察能力主要源于后天的培养和训练。创作雕塑作品时,创作者必须对创作的对象进行观察,借助雕塑作品创作的这一特点,教师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不仅观察雕塑对象,还要对学生自己的作品和同学的作品进行观察,此外对名家的优秀作品进行观察也必不可少,通过大量的观察练习,教师将雕塑作品专业的观察视角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大量的专业训练中得到大幅的提升。
四、在雕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雕塑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雕塑教学不仅是一门讲授理论的学科,更是一门实践的学科,在雕塑课堂上,学生不仅学习雕塑的基础理论知识,更要学习雕塑创作的技巧,并且动手进行雕塑创作。不仅学生在学习雕塑时,需要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即使是著名的雕塑家,其也要亲自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雕塑的创作离不开雕塑者的双手,每一件雕塑作品的完成,都必须要经过无数次的实践,通过多次的否定之否定方有可能完成。因此,教师和学生都要认识到实践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对于雕塑教学的重要性,转变传统的固有思想——学生过分依赖先进技术从而忽视动手能力和教师教学范围的局限性和重理论轻实践等,在雕塑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方都要转变观念,重新审视雕塑的实践性,学生要树立动手意识,亲身实践而不仅仅是依赖新技术;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平衡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突出实践教学对于雕塑教学的重要性,才有可能在雕塑教学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在雕塑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广阔的实践空间
在了解完雕塑教学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以后教师应当做好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空间。在课程的设计上,教师可将雕塑教学分为两大块,一是基础理论课;二是创作课。先在基础理论课主要讲述雕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巧,然后在开始创作课,创作课的主要课程内容是学生动手做,教师辅以讲解,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把握好讲解的尺度,给学生适当的引导即可,保持学生在创作课上的主导地位,使得创作课成为学生培养实践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主战场。
五、结束语
雕塑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是如今高校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的审美也日趋多样化,在雕塑作品领域尤是如此,这对高校的雕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教师要转变思维,更新教学模式,通过雕塑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得学生能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具备创作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雕塑作品已经经典的雕塑作品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彭凡.高校雕塑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8):118-118.
[2]戚宇.雕塑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艺术评鉴,2016(1):139-140.
[3]李希山.高校雕塑教学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J].大众文艺,2017(18):61.
[4]常双.高校雕塑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2):29.
作者:刘海滨 单位: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