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目前,社会对多元化人才需求日渐加大,创新能力是多元化培养的重中之重。而大学生是这个万众创新时代的主力军,所以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迫在眉睫。此文着眼于大学生现今在创新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与研究现状,结合现有国家政策以及研究资料,通过内外环境两个大方面提出了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思维,改善高校课堂模式,引导大学生了解时事政治,大力开展实践活动以及加大校企合作等关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与方法旨在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0引言
自党的召开以来,我国创立了新的建设目标———创新型国家。因此,国家大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鼓励高校创新建设,紧跟国家发展的脚步。大学生作为创新的主力军,加强意识培养,提高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既是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之一,又是为实现创新型国家,提升我国经济发展奠定充实的人才基础。但是,现今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能力方面仍然有所欠缺。
1现状
1.1“拖延症”现象泛滥成灾
在当代这个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外界信息五花八门地冲击着人类的眼球与思想。而大学生则刚刚由异常紧张繁琐的高中生活忽然间转变到了相对轻松的大学生活,大部分由成绩优异、课业勤劳日渐消退缺失了学习的动力,这些形形色色的信息对他们的冲击力更是前所未有的强大。层出不穷的电脑游戏,越来越有趣的社交软件等现代化功能让大学生患上了一种叫做拖延症的病状。对身边事务采取消极状态、做事喜欢一拖再拖,不到最后一刻绝对不去动手做。上一秒已经决定开始行动,下一秒却被其他无关事项绊住了脚步,去刷微信、聊QQ等。学生们对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接近半数学生觉得读书无用,缺乏努力进取的动力支持。现今大学生们遇见挫折首选“逃避”而不是想着去积极面对尽力解决,思想意识及不坚定的自我主见易对他人听之任之,失去了自主思考能力,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大学生活规划,得过且过。
1.2大学生实践能力匮乏
大学生动脑能力较之动手能力更为强大,思维能力发展得迅速但实践能力十分匮乏。社会实践流于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无法意识到大学里的竞争激烈,缺少主动意识,总等着“被分配”,缺少寻找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机会的主动性,无法真正提高实际能力。即使一些在理论运用与书面考核中成绩十分优异的大学生在真正需要结合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时却无从下手,想法很全面但是无法将之投入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无法跟上大脑思维能力。这既是传统课堂教育的弊端之一又是学生眼高手低的最大体现。其次,学生拒绝去与他人合作组建团队,更不愿意与指导老师沟通想法,无法利用现有的学校资源和大家集思广益将想法付诸于实践,仅局限于有想法阶段拒绝接下来的行动与步骤。甚至于部分学生空有满腔热情但因为缺乏实践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寻找不到目标项目。大部分大学生对于大学中的一些活动总是喜欢“安分守己”,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导致在大学中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得到良好锻炼,更不要说有所提升。
1.3教育模式的限制
大学生长期生活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学习,老师“填鸭”式教育法使得学生逐渐失去了自我创新,自我思考的意识。课堂完全被老师掌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听,教师照本宣科,即便书本有些许之处与现今发展不符也不愿去更正。但当今时代是人才与企业直接对接的时代,企业需要创新思维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强的人才。而作为一个从小被“应试教育”培养出的“产物”,大学生已经近乎麻木的接受知识,刻板理论思维深入脑海。因其一旦拒绝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那么他将被冠上“差生”的标签。这个标签会使其失去斗志,信心完全被湮没在这种错误的观念之下。因为教育模式的限制学生也习惯了被动接受以至不愿意去改变目前的方式,缺少了原本的大学生活力与创新力,学生们为了学习而学习,而不是为了自我提高而学习。
2产生问题的原因
2.1学生自身原因
2.1.1眼高手低现象严重。学生对于自己的目标拥有良好的期望与愿景,但又无法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因为从小的自信教育就被老师与家长告知要树立远大理想,所以总想着干一番大事而不愿意从细微之处做起,忽略了实际现实情况与自身综合实力,每当有了一个想法时习惯性不去考虑想法的成熟度而盲目着手开始操作。对自我的认知能力差,将自己看的过于完美无法看到自身缺点,以自我为中心现象严重,无法听取别人的意见;对现今社会与市场的预测过于乐观缺少市场调研和相关研究;对未来缺乏一定的认识,所考虑的现状过于片面化,带有一定的自我感情,易美化现实。总是过于将现实情况理想化并且思想片面认为事件会向着自己所期望的方向发展,设想过于空泛不切实际,纸上谈兵难成大事。当事情发生了曲折和困难又因为心态不够成熟稳重和心理承受能力不足而对未来失去信心。2.1.2依赖性太强。现今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集家人万千宠爱于一身,大多数问题都会有他人帮助解决。因此造成了现今大学生过于依赖父母和家人的情况。遇见事情习惯性与家长汇报听取家长意见,而大多数家长属于“安稳派”,希望子女平平静静过完大学生活甚至是安稳度过一生,孩子听之任之从而造成了孩子没有自主思想与创新意识。这种依赖性也容易被带入团队,当项目进行时过于依赖其他成员,拒绝独立思考,发生问题首先不是自我思考而选择询问项目组其他成员或者查看网络的解决办法。此外,当今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更是大大加强,数据调查表明“当今社会人们每五秒便会查看一次手机”,手机的通讯功能已经成为次要功能,主要功能为网络需求。没有手机总感觉缺少点什么一样,即使手机没有提示音响起也习惯性去看一眼。这便是手机依赖性的症状。2.1.3失败恐惧。当询问到一些大学生为什么不去参加创新项目时,就会听到有一种声音说“参加了又不会得奖不要浪费时间了”但是还没有参加无法判定自己失败与否,因为害怕失败而不去努力,因为怕得不到奖而放弃参加,这正是失败恐惧的表现之一。最终没有获得奖项的人并不是真正的失败者,那些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的人才是真正的失败者。因为在意他人的看法,害怕他人的目光而不敢去尝试,不停地否定自己将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固定思维,一旦遇见竞争力大的比赛和一些新鲜的事物,会本能的认为自己不行,却忽略了这件事的过程带给他的享受,过于看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这样变得越来越不自信,无论面对什么事情,都会无形地将自己束缚在一个狭窄的空间内,长时间得不到突破。争胜未必能胜,但至少可以多一些成功的机会,并且能在竞争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2.2外界环境诱因
2.2.1教师因素。根据调查表明,多数老师上课不太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老师和学生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分数上面,老师以分数遏制学生所谓的不规范行为,学生为了得到分数而不计成效。为了成绩而学习,缺失了该有的活力与发散的思维,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纵观现代整体师资力量,大多数教师仅局限于传统教育,而擅长多方面发展学生个性特点和创新思维引导的教师却寥寥无几。[1]部分拥有创新性思维的老师缺乏相关的教育知识,无法将自己的思维通过课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老师的思维水平和技能水平十分高超但因为缺乏良好的传授技巧使得学生们无法得到老师传授的技能。2.2.2校方环境因素。学校是大学生最大的平台,几乎大学生所有的想法都需要学校这个平台来实现。高校的创新实践活动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某些偏远地区高校因教学资源不充足,缺乏相应的硬件资源支持,缺少一种万众创新的大环境将大部分同学带动起来。部分高校甚至未开授有关于创新创业的学科,即使开授也大部分为理论传播,缺乏实践操作,学生参与比赛仅为了加分,即使参与并获奖也束之高阁不再触碰,不再深入研究将其转变为现实。同时,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缺乏,一般就局限在学校提供的有限的创业园,有些高校甚至都未设置相关可供学生实践的场地。[1]2.2.3社会环境因素。现在用人单位接受大学生实习较少,企业对于大学生的创新项目不太看好即使有欣赏的项目与人才也因为一些客观因素处在观望状态。用人单位配合学校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工作大多是依靠个别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领导人的觉悟程度及其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工作的认识程度。[2]企业接受大学生实习需要担负一些安全和福利待遇等方面的问题目前在我国这方面的政策还处于不太健全时期,政府无法和企业还有高校达成一致,所以遏制了大学生企业实习的发展。企业和政府大多数认为创新创业是高校的任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不太关注,不愿为其投入大量资金支持使得大学生创新项目无法更好的投入实践。
3解决问题的措施
针对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所遇到的问题具体提出了解决措施:在自我和外界两个大方面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具体表现为培养自我意识、丰富实践经验、教学改革以及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四个方向。
3.1树立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
加强能力培养的前提是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有了意识才能付诸于实践提高创新能力。大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应注重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能动地认识事物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善于总结新规律发现新方法克服思维定势,将所学实际应用到生活之中,摆脱课本的支配。当发现问题时勇于克服靠自己能力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迷信于前人的经验,敢于向权威发出挑战,慢慢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方向。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与需要进行独立的学习,能够求新求异,敢想敢做。大学生作为资深网民更应很快的了解国家目前发展状况与最新政策,并且积极学习与理解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创新想法之中,避免闭门造车。根据相关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找到生活中的“痛点”开动自己的大脑想出更多更好的创新点并且积极投入实践。
3.2提高师资力量,改善课堂模式
教书育人,师者之本,教师是学生接受课堂知识的直接来源,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方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教师的创新性思维,让有创新能力的老师完成自身能力向教学能力的转化,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相连。打破学科局限,拓宽考核标准,学生的考核方式不应仅仅局限于书面,应将实验成果,创新创业体验,也属于考核标准之一,即使是传统的笔试考试也应减少死记硬背加大开放性试题的占比。在课堂上落实体验式教学采取类似于“无领导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课堂模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教师应作为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带领学生进行学习,以学生为本,构建阶梯化体验式教学体系:寻找切入点,激发学生创新兴趣;抓住亮点,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敢想敢说敢做。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适应当前建设学习型社会、实现终身学习的需要。
3.3加大时政教育,开展丰富创新实践活动
学校方面应加强学生对实事政策关注教育,加强“形势与政策”课堂师资队伍,加大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对实事政策积极度。给学生开设一定的“实事政策”课程,课堂上师生一起解读我国最新颁发的政策与制度,一齐讨论大家今后的发展,各抒己见。既发散学生思维又带领学生了解政策发展,为自己的创新点子提供助力。学校作为大学生最大的平台其创新实践活动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因此,高校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展大量的创新实践活动不可或缺。高校应该在现有比赛的基础上,增加创新活动的丰富性,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学生加入。利用此点大学生的从众心理,使更多的学生加入进来。并建立一定的奖励体系,给予参加比赛并且拿到名次的学生一定的奖励,还可以对优秀的项目加入一定资金支持,鼓励他们走得更远;给予项目指导老师一定奖励,鼓励更多的教师加入创新队伍,带领更多的学生团队参加比赛,提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3.4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完善学生实习体系
目前对于在国内成长的的孩子们,家长们缺乏对孩子的创新意识与创业理念培养。作为高校,有义务为学生创建合理的创新创业体系。根据目前的资源与一切有利因素加大校企合作力度。①大力寻求与企业的合作,将大学生好的点子付诸于实践,企业为大学生提供一定的资金帮助与技术支持双方共同完成创新作品;②完善学生实习体系。多于企业合作,解决在校生实习问题。实习可以加强学生的抗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在实习期间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创业机会,也提升了学生创业实践之中的创新能力,校企合作大大促进了学生内涵式发展。③与当地社会保障部门取得联系,争取更多的政策性支持,积极为大学很少能搭建创业园等平台,加大培养力度,由相应的导师带领,走出创新伊始盲区。学校将各种资源进行整合,构建多元化校区合作平台,共同协作发展,有效的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
4总结
创新能力是人类得以发展的动力,大学生作为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应注重培养发散精神提高创新意识;高校作为人才输送的主要平台,应积极改良上课模式,增强校内设施建设为人才创新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两者积极行动起来,紧密结合,共同改善,顺应时代潮流,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王建,陈亭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8(04):110-111.
[2]刘宏.大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对策建议[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11):39.
[3]施宙,刘国栋,张秋君.高校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及其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8):15.
[4]余醒雅.“双创”背景下政府对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扶持政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6.
作者:卞雨婷 申少晨 艳新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文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