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教师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教师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培养策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教师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摘要:高校教师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自我导向学习是高校教师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对自我导向学习的含义、特点和意义加以概括介绍的基础上,分析影响高校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的因素,并探究提高高校教师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策略和途径。

关键词:高校教师;自我导向学习;专业发展;策略

一、自我导向学习的含义

自我导向学习(self-directedlearning)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1年,美国学者霍尔(Houle)对成人学习者区分了三种类型的学习动机,分别为:目标导向型、活动导向型和学习导向型。“学习导向型”后来又被界定为“自我导向学习”,奠定了自我导向学习理论的研究基础。1966年,美国学者塔富(Tough)首次提出了“自我导向学习”理论,塔富认为,自我导向学习是由学习者制订计划和引导学习活动进行的自我学习[1]。这种学习方式更加强调了学习者的自主性,是与他人导向学习相对应的一种学习形态。1975年,美国成人教育之父诺尔斯(Knowles)将自我导向学习定义为学习者根据自身学习需求,自行制订学习计划、形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寻求学习的人力和物质资源、实施学习并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2]。直至目前学术界对自我导向学习还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但大致含义相同。综上所述可见,自我导向学习是一种自发的、有目的、有计划、独立进行的,以提高自身需求为目的的学习过程。

二、自我导向学习的特点

1.自主性

自我导向性是人在行为中表现出独立和自主的内部心理特性,是由学习者自发的,独立进行的主动的学习。自我导向学习起始于学习者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只有有了明晰的学习动机,学习者才会自主地开展自我导向的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学习者的自我激励意识,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

2.灵活性

自我导向学习的这个特点表现在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例如学习兴趣、学习时间与地点等,自如地掌控学习内容、学习进度。该过程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极具灵活性,可以满足成人个性化学习的需要,能较好地解决成人学习过程中易出现的工学矛盾,实现工作、生活与学习的较好融合。

3.普遍性

自我导向学习能为任何人所用,不受年龄、职业、阶层的限制,只要有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意愿,都可以参与到自我导向学习的过程中来,能为广大的民众所享用,体现了学习的普适性,为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

4.发展性

自我导向学习不是封闭式的,而是一个不断循环反复、持续发展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有计划地实践学习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独立和自主能力。这样的发展过程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5.科学性

自我导向学习是一种根据学习者自身的情况,由学习者实事求是地做出决策的学习过程,而且在实施的过程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自我发展需要不断地做出改进和调整。由此可见,这种学习是基于实际的,而不是脱离实际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三、自我导向学习的重要意义

1.自我导向学习适应了高校教师的职业特性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高校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传统的教师在职培训所具有的规模化、标准化与统一化等外在特征无法顾及教师个体状况和实际需要,因此带来了专业发展目标单一、针对性不强、效果不佳等问题,这些问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会影响到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3]。每位教师都是独立发展的个体,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问题。自我导向学习给予高校教师自由的空间,教师就可以针对自己的实际状况自主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学习和发展活动,选择自己最需要学习和补充、对自己教学工作最有价值的知识领域和教学技能作为学习与发展的对象。通过这一过程才能获得新知识,掌握新方法,发展新思维,才能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学的需要也要求教师掌握自我导向学习的方法,与学生相互沟通、交流和调整,形成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学相长[4]。

2.自我导向学习可以促进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每一名教师由于所处的工作环境不同、所关注的问题不同、所处的专业发展阶段不同,这些都会导致教师之间的差异。同时,教师又是一个不断变动与发展的个体,其特点、爱好、兴趣和需要也是不断变化与发展的。因此,只有适合教师个体的风格、特点与需求的学习与发展活动,对教师来说才是有意义的。自我导向学习能让高校教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需要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这就给了教师充分的专业发展自主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激发教师专业学习和专业发展的能动性。通过自我导向学习,教师能够按照自我的意愿和教学的需要选择对教学最有帮助、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领域作为专业发展的方向,并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在教学、研究的实践中加以检验,不断进行反思和行动研究,形成自身的专业特性,提升自我专业发展的自主性。

3.自我导向学习可以实现高校教师的终身学习

教育者作为育人之人,首先必须是一个善于不断完善自我知识的学习者,通过不断学习充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发展。终身学习是指学习者为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进行持续的、贯穿一生的学习过程。终身学习既体现了学习是个人的一项权利,又体现了是个人应负的一种责任。自我导向学习具有自主性、灵活性的特点,完全符合高校教师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进行自我学习,在长期的自我导向学习进程中,教师终将会培养出“活到老,学到老”的良好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是以不断推进个人和社会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将学习作为社会和个人发展的手段,并延续个体的一生,成为持续终身的活动,教师的终身学习将成为每个教师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和理想境界。

4.自我导向学习可以提高高校教师立德树人的自觉性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要培养学生忠于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情怀,那么高校教师首先要拥有这样的情怀。这种情怀能在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中形成。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该给自己这样的导向:永远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为自己立德,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立德,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四、影响高校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的因素

1.缺乏学校的支持和专业化的指导与培训

学校办学理念存在偏差,在观念上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而是以学科为依据,忽视对人的培养,只重视论文数目等具体指标,在教学和教师专业能力提高上投入较少。学校在政策上和经济上对高校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给予很少的支持,教师迷茫于“学什么、找谁学、怎么学”[5],当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提升途径缺乏的问题普遍存在,缺乏覆盖教师生涯发展全过程的专业化指导与培训。

2.缺乏持续提升、改进的环境与氛围

作为社会性动物,身处群体之中,高校教师个体的态度、行为容易受到校园氛围、环境、周围教师群体的影响。例如:有些高校教师有提升教学能力的意愿与热情,但在学习提升、教学改革实践的道路上,容易遭遇同事的淡漠回应甚至冷嘲热讽,致使有些教师会中途放弃。当前,高校仍然缺乏能够带动教师整体持续发展的氛围与环境,当缺少研讨交流的活动组织、缺少共同改进的伙伴、缺乏教学改革的整体氛围时,教师个人提升的动力将难以维系。

3.缺乏充足的时间

高校教师除承受着与其他职业相像的工作压力外,还承受着由自身职业特殊性带来的种种压力。学校会议多,教师教学工作量大,除上课外,还有许多学校的杂事要处理,所以经常需要加班。各种教学改革、教师评聘、末位淘汰、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等改革举措,也都会让教师费神费力,疲于应付。除此之外,现在许多高校科研硬指标也不断压缩教师的业余时间,使得教师无暇顾及自己的学习。

4.学习资源较为欠缺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除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外,获得学习资源的帮助也是非常必要的。学习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专家学者、同学同事、朋友等)和非人力资源(书本、报纸、杂志、网络等)[6]。调查显示,有很多地方高校由于资金的短缺,可供教师查询的资料非常有限;有些高校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碍于面子不善于向专家学者或者同事请教,而且也不太擅长利用信息技术查询资料。

5.教师自身学习动机和个人内驱力不足

“重科研、轻教学”还表现在目前许多高校受片面追求科研产出的功利性目的驱动,普遍采取科研能力为绝对主体的评价模式。相对单一的考核评价模式降低了对教师考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存在不公平现象。在学校组织单一的考核评价模式和教师个人功利化思维的双重影响下,教师学习动机不强,个人内驱力不足也实属正常。

五、高校教师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和方法

高校教师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和教师本人共同的努力。

1.学校要落实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高校应该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为此,高校必须转变办学理念,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各方面关心爱护教师,保证教师的主体地位,优化教师考评机制,以增强教师的学习动力和个人内驱力,充分调动和激发教师学习和发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好地投身于教书育人的工作中。

2.为教师的自我导向性学习提供支持

高校教师所在的学校和组织应为教师的学习与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首先应制定相应政策,转变管理方式,在学习资源的提供、学习经费保障、工作量的安排等方面为教师的学习提供全力的支持,给予教师一定自由支配的时间。同时,学校还需要构建一种合作的学校文化,在互信、互谅和互助的氛围中为教师提供互相对话、互相交流、互相观摩以及互相评鉴的活动和时间,通过教师间互相分享知识、经验和资源,构建教师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以促进教师个人和教师群体学习的改善和专业的发展。

3.提高教师开展自我导向性学习的能力

自我导向性学习的能力包括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计划的制定和开展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教师首先要制定学习目标,明晰的学习目标对教师自主学习的开展起着导向性作用,激励教师朝着目标的方向一步步地前行。其次,教师要为自我导向性学习制定具体的实施过程、方法和步骤,拟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确保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同时,在自我导向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也是自我导向学习是否能顺利进行的关键,教师的自我管理与调控能力是指不用他人的约束和监督,教师自己能够按照预定的计划和目标,调控自己的思维和行为的能力。在自我导向学习中,教师拥有高度的学习自主权,自己能够按照预定的目标和计划开始及终止自我学习,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管理和及时调整。

4.善于利用学习资源,开展合作式学习

自我导向性学习并不只是学习者单枪匹马,自我奋战,而是提倡学习者根据具体情境,借助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并与其他学习方式相结合,以期更快地促进自我的专业成长。如果高校教师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障碍,教学工作中产生疑问时,应采取积极的态度,保持开放的心态,寻找并充分利用可用的资源。除了向书本学习,向网络信息等媒介寻求知识与参照,教师还可主动在学习活动中寻求同事、同学或专家学者的帮助,向他人学习请教,解惑答疑,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之间还可以开展以小组或集体为单位的合作式学习,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努力,解决工作或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应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整合各种学习资源为己所用,开展合作式学习,共同进步。

5.教师自我评价和自我总结的能力必须提高

高校教师在自我导向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总结是非常必要的。首先需要恰当地评价自己的知识基础,准确找出自己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并对找寻学习资源的能力和条件等做出准确的估计,这样才能够准确地评价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才能使学习适应自己的需要。同时,我们也知道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学习经历了一个阶段后,教师必须坐下来静静地反思和总结自己的学习进度及学习成果,看看这些与最初设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是否吻合,在哪些方面有所欠缺,在哪些方面需要提高,在通过对自我学习过程产生的问题做出正确的评价与反思的基础上,学习者必须对发现的问题采取必要措施并及时做出调整,采取更切实可行的、更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调整学习状况,有的放矢,确保专业发展目标的实现。通过这种循环往复的“实践—评价—总结—再实践”的过程,高校教师能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姚远峰.自我导向学习及其与成人教育发展述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3):103—107.

[2]尉迟文珠.成人自我导向学习模式下的教师角色定位与能力培养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5(8):104—106.

[3]李广平,于杨,宫勋.自我导向性学习与教师专业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05(6):42—46.

[4]张洪.高校成人教师自我导向专业发展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5(6):67—69.

作者:王颖 单位:上海建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