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源库互馈教学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研究生与本科生数量的快速发展适应了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但也对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目前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维持在4%左右的稳步增幅,今后还将随着社会对人才数量与质量要求的提升进一步增长。随着人才评价体系特别是过分追求SCI论文、高级别奖励等的变化,造成学生对交叉学科不了解,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越来越窄,制约了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2],造成目前新形势下培养的高层次人才不完全符用人单位的需求,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因而,进行研究生与本科生等高层次人才的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改革创新,要按照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个发展”理念要求,在保证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数量的同时,更注重提高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突出结构调整优化和培养模式转变,实现数量和质量的同步提高,加快健全内部质量评估和监督保障体系,这既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今后国家进一步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为研究生与本科生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突出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国内外许多研究者正在致力于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构建出了不同形式的教学模式及评价模式,如近年来兴起的金课教学、网络课程教学、启发式教学、研究性教学、OBE教学理念、翻转课堂教学等引入到本科生教学过程中,研究生教学过程分别提出了基于“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3]、“四位一体”课程教学评价机制[4]、“技术管理”式的教学实践[5]、“研究性课堂”教学机制[6]等教学模式,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年来,为提升农科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笔者根据农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引入了作物学上的“源库流”理念,通过构建强有力的师资储备(永久源和临时源)完善与补充教学资源,探索形成了多样化的畅流(教学方法与手段)途径,充分发挥了师生对等交流和信息反馈的源库互馈的调节机制,注重提高学生实践与操作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构建形成农科高层次人才教学的源库互馈教学体系(图1)[7],并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培养出一批创新能力强、素质高的农科高层次人才,实现了足库(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同步提升)的目标。
一、构建了强有力的永久源和临时源,通过提升源(师资)的数量和强度,为库(学生)强和流(教学方法与手段)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一定的永久源(教学师资)是学生教学的基本条件,并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在现代信息社会、知识大爆炸时代,“互联网+”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人人能够创造知识,人人能够共享知识,人人也都能够快速获取和使用知识,仅仅依靠单个或少数教师的力量有时难以满足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且知识面不广的老师也难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要求,因而需要广开门路,整合有效资源,来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众多高校通过努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知识层次与人才的不足。但由于扩招政策、人才引进政策、编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数量仍有所不足,质量仍有提升空间,因而需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人才资源(校内外农专业的科技人员、推广单位技术专家、农业企业技术骨干、优秀毕业生等)、网络资源(金课、其它高校精品或优秀课程、网络共享课程、教材、论著、网络资料、期刊图书等)、平台资源(公共实验室、开放平台等),构成“临时源”,作为教学资源的一个有益的补充。“临时源”在平常时候可以作为“临时库”使用,进行知识的贮备,这也是源库流互馈教学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之一。如在作物生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对专业教师队伍进行了有效的扩充,形成3-5人的稳定教学团队,保证基本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在此基础上强化理论学习与科研实践,将最近研发的科研成果充实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与掌握最新的作物生理研究动态;同时开展优秀研究生课程教材建设工作,先后申请获得了扬州大学优秀研究生课程和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制作了教学多媒体课件上网供学生自主学习,组织申请立项了作物生理学教材的编写工作,先后获得“十三五”农业高等院校规划教材和农业部规划教材的立项,教材正在组织编写之中,出版后将会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永久源”。另一方面利用学校开展全英文教学的契机,申请立项了作物生理学全英文教学课程,邀请了美国OklahomaStateUniversity和香港中文大学的教授来校进行交流与授课,形成“临时源”;在教学过程中还利用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途径[10],在江苏省不同区域建立了研究生工作站,聘请企业技术专家担任研究生副导师,充分利用了企业的创新人才来充当“临时源”的功能。
二、形成了多样化的畅流(教学方法与手段)途径,通过流与源库的互作影响
着库的数量和质量,实现了源库协调传统教学多采用教师“讲授一言堂”“板书一黑板”式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方法,学生被动听课,自主发挥的余地小,不利于高层次人才的主动交流、深入思考、创新思维等能力的培养,为此国外通过讲座和研讨的方式进行研究生教学[11],国内不同院校根据自身院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各自的教学方式,如通过案例教学实现课程价值和内容的可视化、主动学习和知识外溢的有效融合方式进行研究生教学[5],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教学的效果。源库流互馈教学体系基于此,将近年来兴起的“启发式教学”“研究性教学”、OBE教学理念、“翻转课堂教学”等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形成了研究型、研讨型、实践型、实验型、理论型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高层次人才在了解课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长与实践、实验、研究等需求,在课堂上甚至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专题式的交流学习,转换“教”与“学”的角色,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直接对话,通过流与源、库之间的互作影响着库的数量和质量,实现了源库协调。如在作物栽培学教学过程中,将研究性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有机整合到其中,让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实验,研究作物某一时段生长状况好坏与环境条件或措施之间的关系,利用课堂或课外时间制作多媒体课件上台宣讲,同学提问,教师定评。这样既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提升了教学效果,源(教师)与库(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协调。
三、充分发挥了源库互馈的调节机制,既实现了源对库的正向调节作用,也体现了库对源的反馈调节功能,源库实现了动态协调
作物学的“源库流理论”认为,源强则库强,库对源有反馈调节作用,库强则能促进源的扩大或增强[12]。我们也应认识到,源(师资)强是源库互馈教学体系的基础,源的大小和强度决定了库的大小与能力,并影响着最终产品(学生)的质量,但更重要的是应强调反馈调节作用,教学过程中的“源库互馈”十分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可能通过辩论、分析、实验等多形式、多途径的方式,让师生想到之间形成一个桥梁,构建一个师生交流互动的交流机制,一方面让高层次人才通过能课堂讲授内容及网络内容进行综合思考与分析,得出有价值的信息,并适时反馈到教师处;另一方面也能促使教师适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根据学生需求及时更新教学资源,充实教学内容,这样既实现了源对库有的正向调节作用,也体现了库对源有的反馈调节功能。
四、实现了升库(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同步提升)的目标,特别是培育和提高了库的活力(研发与创新能力)
“库”指接受教学的对象(学生),可以扩展为接受或容纳知识的人员或资源,库同样可以划分为现实库(本单位招收的在校学生,还可以扩展为本单位招收的联合培养的学生、短期进修的研究生或其它人员),也需要建立临时库(网络教学课程、教材论著、网络资料、图书期刊、毕业学生等),这是为了配合永久库而进行的,是暂时性贮藏和容纳知识的资源,是知识在平时的积累与贮备,在适当时候可以转变为“临时源”,充实到教学过程中,以提高教学的宽度。现阶段促进我国农业与的绿色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特别能扎根于农业与农村第一线、与农民直接交流的农业科技人才,这种趋势在现阶段规模经济条件下更为重要。然而目前中国农村推广队伍与规模经营主体存在着下列问题:①农业领军人才缺乏、创新能力薄弱,农村致富新型带头人缺乏;②结构不合理,传统种植业的人才偏多,特色型高效农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现代农业人才紧缺,能发展生产、观光、旅游、加工等一条龙产业化方面的人才更少,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农业生产所需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③基层推广人员与规模经营主体负责人年龄老化与知识老化明显,对新生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偏弱;④规模种植需求的农村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缺乏,特别是懂管理、会生产、能营销、知互联网、识产业化生产的人才更为奇缺。源库流互馈教学体系的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层次人才的数量与质量,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知识结构与层次需求与以往相比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对知识的容纳能力与接受能力要强,创新能力更突出。
五、源库互馈教学体系的应用前景
高层次人才的源库互馈教学体系通过采用合理的“强源”“扩源”“畅流”“升库”的途径与方法,构建一种适应现代教育需求的一种教学体系,充分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适应现代社会对高层次农业人才的需求,部分内容如国外教学资源的合理使用、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青年教师跟班听课制度、资深教授专题讲座、专家报告、校友报告、研究生报告等已在作物栽培学与作物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并应用于实践,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仍需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特别是当今一些新型教学资源如金课、微课、幕课、资源共享课程、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微视频、抖音等新型网络教学手段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以师生间最大的创意设计出更好的多元化、戏剧性、感染力的教学内容与模式,带动学生主动学习,深入实现源库的互助互馈,共同促进与提高教学的成效。
作者:朱新开 朱敏 李春燕 丁锦峰 郭文善 单位:扬州大学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