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媒体时代记者采编能力的培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媒体对传媒的影响是深远的,无论是理念、方式还是行为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新媒体时代,由于传播方式、受众理念等方面的影响,对一线记者的采编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基层一线记者要结合新媒体的时代背景,实现自身采编能力的创新,这样才能够契合新媒体发展的需求。
新媒体及新媒体时代的特征
1.新媒体
新媒体的“新”代表的是新的技术、新的理念和新的方式。从技术上看,新媒体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新型技术所产生的。因此,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技术手段更加先进。从理念上看,新媒体弱化了传统媒体单一化传播行为,实现受众和媒体之间的深度交融与互动,并且每个人都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成为传播者。从方式上看,新媒体利用新技术扩大了传统的传播方式,例如,新媒体可以利用智能手机、电脑,通过视频、音频、图文等形式实现传播,传播范围更广,广播内容更加多元。
2.新媒体时代的特征
(1)新媒体时代受众行为产生了变化。受众是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传播行为是基于受众产生的,受众的行为产生了变化,包括受众心理和受众接受行为。首先看受众心理。“受众”一词的产生是基于“接受的大众”,也就是传媒中的“接受方”。在传统媒体下,受众的“受”心理较强,面对传播的新闻是被动的接受,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播出的内容来了解新闻。但是在新媒体下,受众的“受”开始弱化,受众可以通过丰富的传播渠道来自行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同时,受众还可以通过新媒体的平台来新闻,成为传播者。其次看受众接受行为。受众接受行为的改变是基于渠道的丰富,传统受众在传媒行为中的接受渠道只有报纸、电视、广播等,新媒体时代下受众的接受渠道可以是智能手机、电脑、移动智能设备等。再加上新媒体接受设备的普及性和便捷性,受众更加喜欢利用新媒体设备来参与到传播中。(2)新媒体时代的媒体与受众交互性更高。调查数据显示,在传统媒体时代下,有50%左右媒体的互动渠道没有与受众的互动内容,95%以上的媒体处理和答复受众问题的完成率低于10%。但是在新媒体时代下,渠道更加丰富,渠道的形式也更加现代,因此能提升媒体和受众之间的互动性。用户可以通过新媒体渠道来踊跃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而媒体组织也能够及时地收到受众的反馈,通过回复、互访等形式和受众互动。这种更高的互动性让受众成为媒体新闻的评价者和传播参与者,提高了受众参与的积极性,更提升了新闻的传播热度和新闻传播过程中的附加价值。(3)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体竞争更大。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所以使得媒体之间的竞争更大,弱化了传统媒体对于资讯和新闻传播的垄断行为。同时,凭借着新媒体的技术,短视频新闻、微信公众号新闻、名嘴评论等新闻传播形式不断出现,这更加大了媒体和媒体之间的竞争,对媒体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媒体下基层一线记者采编能力的培养与塑造
基层一线记者的采编能力直接关系到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进而影响到基层新闻的质量和基层媒体的发展。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下,基层一线记者需要根据新媒体时代的背景和特征来对其自身的采编能力进行培养与塑造。
1.更新传统思想,丰富采编方式,迎合受众行为
从新媒体时代的特征来看,受众的行为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下,基层一线记者要以创新来改变采编方式,迎合受众行为。首先,基层一线记者需要更新传统的传播思想,以新媒体时代下的“新”思想来进行采编工作。基层一线记者要明确新媒体时代对传媒行业、采编工作和记者人员新的要求,了解新媒体时代下的受众行为,以新媒体的观念来武装自己、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创新自己,最终成为了解新媒体、贯彻新理念、体会新工作、熟悉新受众的基层一线记者。其次,基层一线记者需要丰富自身的采编方式。在新媒体时代下,任何新的技术都可以成为新媒体传播过程中的服务供给和支持供给。因此,新媒体记者要结合新媒体的时代背景,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来丰富采编的方式。例如AI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从而实现采编工作的创新,为新媒体时代下的采编工作提供保障。
2.提升互动频率、增加互动深度
更高的交互性是新媒体的特征之一,所以,基层一线记者需要提升与受众的互动频率、增加互动深度,最终实现媒体和用户之间的交互。在具体的操作上,媒体机构或基层一线记者可以通过开设公众号、微博、信箱等形式来实现与受众的高频、深度互动。这样,基层一线记者在采编工作的过程中就可以融合观众的意见,从而编制出符合受众观看喜好的新闻内容。同时,基层一线记者还可以通过互动的形式邀请观众提供新闻素材,并且针对优质的新闻素材给予观众一定的酬劳。例如,有的广播媒体邀请听众在微信公众号上提供搞笑段子,不仅活跃了节目气氛,更实现了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交流。
3.多元采编内容、创新传播形式,扩大媒体竞争力
内容和形式是媒体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传播过程中的空间制约和时间制约已经消除,媒体与媒体之间的竞争加大,因此,基层一线记者需要多元采编内容、创新采编形式,从而不断地扩大媒体的竞争力。在采编内容上,基层一线记者的采编内容在保证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专业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还需要结合新媒体的时代特征来增加针对性。这里的针对性包含了两个方面:对某事件的针对和对观众的针对。从对某事件的针对上,我们观察目前很多新媒体新闻可以发现:深度剖析新闻的流量要远远高于融合介绍新闻的流量。当前的信息传播速度很快,对片面、介绍性强的信息观众很容易就能获取,反而是对某些事件深入分析的新闻比较少,因此,基层一线记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加强对事件新闻的针对性采编工作。从对观众的针对上,基层一线记者大都来自本地的传媒机构,因此,可以结合本地的风土人情采编出针对性较强的内容,从而提升观众的观看欲望。在传播形式上,基层一线记者需要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征和受众的需求来选择多样性的传播形式。在当前,移动网民的比例占据了总网民的90%以上,而通过移动互联网观看新闻的网民则占据移动网民的89%以上,因此,基层一线记者需要结合这一现象来丰富移动网络的传播渠道。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自建网站平台等多种形式,满足受众碎片化、移动化的新闻接受需求。例如,“央视新闻”媒体在入驻快手短视频后,短短一个月就收到了数千万的关注量,充分说明传播形式选择的重要性。同时,基层一线记者还需要掌握新媒体软件的使用方式,提升采编质量,如利用多种剪辑技术制作出音乐、视频、文字和配音共同结合的新闻短视频,提升受众的阅读体验,增加观众黏性,从而提升竞争力。
结语
本文结合新媒体特征从更新传统思想、丰富采编方式,迎合受众行为和提升互动频率、增加互动深度,实现媒体和用户的交互,以及多元采编内容、创新传播形式,扩大媒体竞争力三个角度,思考新媒体下基层一线记者采编能力的培养和塑造。在新媒体时代下,作为一名基层一线记者,需要结合新媒体的背景,更新思想、改变理念、提升技术和能力,继续保持对职业的热爱,不忘初心,做好采编工作,为我国传媒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姚红军.新闻采编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转型及发展[J].记者摇篮,2019(01).
[2]蔺飞.试论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创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01).
[3]刘晓萍.国内新闻中央厨房模式探究[D].浙江传媒学院,2017.
[4]曹雅杰.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创新策略[J].科技传播,2018(21)
[5]刘铭.广播电台媒体融合的实践探索[J].西部广播电视,2017(06).
[6]宋传峰.新媒体时代电台新闻采编技巧初探[J].信息记录材料,2018(01).
作者:林娟 单位:福建省武平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