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创项目下的电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创项目下的电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创项目下的电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载体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是高校进行质量工程提升的重要举措。用什么样的培养手段和教学模式才能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重点。文章以陕西理工大学电类学生为载体,分析了大创项目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方案,项目在执行过程中的主要策略,对指导教师的要求以及项目结题效果等整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合理的解决对策,为其他学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项目;质量工程;教育改革;创新意识

财政部、教育部在十二五规划中对高校进行教学质量和改革做了进一步要求,要求高校能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的国家建设急需的创新型人才[1]。为了配合各高校加快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部提出在这个阶段实施大创项目。在教育部要求和指导下,各高校积极开展和组织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大创项目的申报和研究工作[2]。教育部对创新项目的原则是要以学生兴趣为目的进行项目驱动,重在执行过程,组织团队进行研究实践,所以要达到教育部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各高校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培养模式,要在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加强训练,培养适合国家需求的创新人才。每个学校在执行创新项目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执行方案,但都存在着不一样的问题,本文重点就本科高校电类专业在执行大学生创新项目的方法和遇到的问题进行剖析,给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为其他院校在执行大创项目中存在问题提供借鉴。

一、项目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实施方案

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目的是通过该创新项目的完成使学生能得到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积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为理论学习知识提供兴趣动力,通过对申请课题的完成,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使得学生具有一定的科研素质和创新思维,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大学生创新项目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载体,是各高校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和平台,符合教育部对高校提出教学质量工程提升与改革中培养国家战略性创新人才的要求,对我国实现科技兴国具有战略意义[4]。创新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各高校在教育部统一部署和要求下其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逐步完善,创新教育提升效果比较明显。实施总体比较平稳,但是同时存在许多问题,项目的实施质量和效果良莠不齐,覆盖面小,受益学生较少,不足以达到大众创新的目的。现以陕西理工大学电类专业学生执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例,电类学生每年校级申请项目为35项,项目申请学生包含大一到大三共3个年级的学生,每个项目参与人数不超过5人,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电类专业总在校生为1503人,可以看出参与比例较低,同时由于专业特点在进行校级评审和对项目的分析中发现,最终立项成功的大都为二、三年级学生,申请项目成功的总数大概为20项,而且二年级立项项目创新性、应用性明显不强,在结题时验收较形式化,评价标准比较模糊,没有监控和反馈,导致资源浪费,极大地影响创新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效果。实现一种较好的大创项目实施体系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十分重要。基于大学生创新项目在执行中的各种弊端以及陕西理工大学针对电类学生的特点,在实施大学生创新项目过程中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近两年的实际运行效果比较明显,在创新教育执行过程中,首先在课程体系方面,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了重点改革,在大一课程中开设了创新教育的启蒙必修课来推动双创意识;二年级课程中开设专业课程实践训练的通识课培养学生兴趣和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三年级以竞赛和创业孵化,或创业培训来完成创新实践项目。其次,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形成了学习共同体的创新学习体系,表现为团队在组建层次上形成了高带低的教师参与的项目团队,教师对学生进行开题引导,定期进行项目任务交流,最终在项目考核时对项目成果进行评价,和学生共同总结项目成果,反思项目立项目的,最后进行项目结题汇报。形成项目从立项到结项再到项目立项完整的闭环体系。通过以上的实施方案,陕西理工大学电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明显提高,创新成果较为显著。

二、大学生创新项目实施体系在执行过程中的主要策略

陕西理工大学电类专业是培养面向电类技术开发的应用型人才,通过创新项目的完成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可以发现被立项目出现科学研究平台不能满足学生要求,个别学生立项不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目标,项目在完成过程中质量不能落到实处,在一届项目实施完成后没有实现发现问题进行持续改进的方案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并为了保证项目能够保质完成实行了以下策略。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机构,为了更好地完成创新项目,电类专业在已有创新项目基础上积极申请省级创新创业试点学院,同年获批校级创新创业试点学院,该创新学院得到了学校资金,并对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进行了改善,满足了学生完成创新项目的要求,该机构由院长牵头,系部共同参与,专人负责进行管理、组织、协调来推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该机构制定了电类专业大学生创新项目申请评价办法和项目执行过程以及项目结题要求,通过这些办法的实施,电类专业2019年大创项目完成质量出现了质的提高,2019年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遴选申请项目13项,其中获批省级项目6项,国家级项目3项,其余4项最终校级获批。这些项目在遴选过程中,首先要求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项目有较好的科研应用价值,同时项目团队必须有专业较强的指导教师作为责任负责人。通过一系列措施在完成13项项目的最终成果是,依托项目学生公开9篇,获得专利3项,同时学生通过项目参加学科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2项。可以看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通过一届项目实施,该机构完善了管理制度,可以保障项目建设质量。通过积极争取政府层面支持以外,创新学院还积极争取社会团体合作,校内校外融合,把企业需要科学研究人才和学校培养人才统一,以大创项目为载体进行融合。电类专业和校外优利德、易事达等知名企业建立了联合、协同培养大学生创新项目,这样不但可以解决项目设备问题,同时可以让学生的科研成果直接运用到企业,通过项目的完成,项目成果不但可以产生经济效益而且为企业输入了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毕业生。在20项目执行完成后,该机构建立了完善的反馈评价体系,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可以实现持续改进。

三、项目执行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要提高大学生大创项目的完成质量,就必须有专业的指导教师,在电类专业执行大学生创新项目指导过程中,大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工程项目的开发经验,所授创新实践课程依托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导致学生能力和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为了提高项目的指导效果,电类专业建立了教师的分配遴选机制,依靠教师科研教育经历结合前几届多带项目的成果进行初选,对初选教师定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对团队指导的项目进行评估,进行经验总结与分享。同时指导教师每年和学生会去专业对应企业进行下厂实习,了解企业需求和社会需要。同时近两年教师积极申请教育部产学研研究项目,让教师了解企业需求,实现自我创新能力提高。同时定期组织企业一线工程师和教师进行学术交流,教师对企业现有技术进行了解,同时积极解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技术瓶颈,为企业做好技术支持保障,在解决遏制企业的问题时,采取项目立项的形式让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通过这些方案电类专业教师的创新项目指导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陕西理工大学电类专业学生通过大创项目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总结。给出了电类专业执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执行过程中对问题解决的策略,同时对创新项目的指导进行了论述。通过总结可以为其他院校电类专业进行创新项目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提供路径。

参考文献:

[1]樊晓盼,施煜,刘一鸣,等.基于项目管理视角的“大创项目”管理模式探讨———以天津农学院工程技术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29).

[2]王伊晋.探索师范类院校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师范生教育研习模式[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12).

[3]臧涛涛,石晓娟,田芳芳,等.基于国家级大创项目谈天津地区绿色装配式农宅建造创新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11).

[4]陈国杰,谢嘉宁,陈伟成.地方本科高校光电类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8).

作者:韩团军 尹继武 黄朝军 单位:陕西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