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生能力培养模式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学生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一、社会质量理论的含义

1997年的阿姆斯特丹欧盟会议上学者们正式提出了“社会质量”一词,并签署了《欧洲社会质量阿姆斯特丹宣言》,随后成立了欧洲社会质量基金会(EFSQ),以推动社会质量的相关研究。1999年,基金会创办了《欧洲社会质量期刊》,随后有关社会质量理论的第一部专著———《欧洲的社会质量》的问世,标志着社会质量理论的确立。社会质量是指民众在提升他们的福祉和个人潜能的条件下,能够参与社区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生活的程度。社会质量与传统依赖经济标准测量生活质量的理论与方法不同,其是以社会为导向,认为社会质量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反映了社会的特征,强调人们在团体、社区和社会中的相互依存关系,强调社会关系的质量提升与个人发展的关系(Beck et al,2001)。该理论的核心价值强调人的尊严、公民权、民主、社会公平和社会团结(欧洲社会质量基金会,1998)。通俗地说,社会质量理论是强调个人与群体之间关系的理论,是在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而当今的高等理工科教育,越来越强调社会的参与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在本质上和社会质量理论的要求一致,这样社会质量理论可以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社会质量理论对大学生能力培养模式的启示

(一)关注学生的心灵

高等教育的核心是“人”的教育,即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承担社会责任、善于融入社会的人,或者说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其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心灵能力,一是技术能力,心灵能力是基础,是第一位的,技术能力是附属,是第二位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这两种能力兼备,我们才能说培养的“人”是合格的,否则我们的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则是不成功的。心灵能力一般包括四个层面的能力,即健康的心理素质、正确的思想观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尚的道德品质、正确的思维方式;技术能力一般包括普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相关领域拓展知识与技能、社会知识与技能等。如果我们将高等教育对“人”的教育进一步拓展成为“人才”教育,则心灵能力教育就是“人”的教育,技术能力教育就是“才”的教育。从现有的高等理工院校的人才培养来看,我们更多的关注于技术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心灵能力的培养。而从社会质量理论来看,社会发展不能仅仅以经济发展作为衡量标准,而应该以人能够多大程度上参与这个社会,并在参与中分享社会发展成果,提高自身潜能和福祉。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对人才的培养不要仅仅盯在学生学了多少知识和技能上,而应该关注学生在学习中潜能的发挥和福祉的提高,关注学生心灵能力的培养。

(二)关注学生的参与

正如上面我们所谈,社会质量理论强调个体融入社区、社会的能力,对于社会来说,高校是一种特殊的社区,学生只是这种特殊社区的一员,按照特殊社区的组织规则生活与学习。这个社区的主体是学生,离开了学生则这个社区就不会存在,因此在这个社区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来维持社区的高效运转。这就要求高校要高度关注学生的参与性,无论是在课堂学习、课后辅导、社团活动、学生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如果学生融入不到其所在的社区当中,则其必然会有疏离感,很难有效地参与到社区的各项活动当中,则高校开展的各项教育与日常活动都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三)关注学生的理想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每个学生都想在其所生活的社区、社会中寻找到实现其理想的人生舞台,每个学生也都希望其理想能够得到关注和重视。对于高校这个特殊社区而言,它也是实现学生人生理想的舞台,所以高校应该关注学生的理想,为学生人生理想的实现提供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这个社区中感受到自己的人生理想受到重视。虽然现在很多高校强调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但在实际的人才培养中却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理想的关注,也不能为学生提供实现人生的理想平台,甚至扼杀学生的人生理想,从而让学生产生挫折感,自尊心受到伤害。

(四)关注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

由于现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其从小生活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家庭环境之中,而在这个家庭中从小到大都是以其为中心运转的,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很少会考虑其他人的感受。一旦完全脱离家庭,进入社会,自己成为社会中普通的一员,不再是社会关系的中心,就会产生强烈的不适应,很难融入到社会当中。而高校是学生完全脱离原先的家庭环境,即将踏入社会的第一站,所以应该高度关注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社会质量理论也强调人融入社区、社会的能力,这也要求高校要重视对学生融入社会能力的培养。

(五)关注知识、技能的社会性

从社会质量理论来看,人要融入到社区、社会,而其在高校所学的知识、技能是其融入到社区、社会的资本,是其在社区、社会生活的基本依赖,而其所学的知识、技能要和社会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够顺利对接,即其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是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当然我们也不能仅仅把是否在社会中有用作为衡量所学知识和技能是否有用的唯一标准,高校所教授的知识与技能是学生进入社会和长远发展的基础。一部分知识与技能现在虽然看来没有用处,但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基本素质的形成却非常有用,这些知识也是需要学生学习的。除了这些知识与技能之外,高校还要高度关注知识、技能的社会性,除了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外,对于和社会紧密相联的知识、技能要定期进行调整,从而使得学生所学和社会紧密接轨,能够很快适应岗位工作。

三、社会质量理论视角下大学生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构建多层次、系统性、全员参与的心灵能力培养体系

首先,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心灵能力的培养,把学生心灵能力培养放在学校人才培养的第一位,将心灵能力培养的好坏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衡量学校教职员工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次,要制定学生心灵能力培养目标:即健康的心理素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尚的道德品质,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有在这四个方面达标了,才能说明学生心灵能力的培养是合格的,否则则是不全面的,有缺陷的。其三,要实施多层次的培养方式。通过编制相关教材,开展相关活动,提供相关咨询、实施相关奖惩、进行相关考核等方式,使得学生心灵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编制相关教材,如“心理学通识”、“思想与观念”、“道德情操”、“思维逻辑”等课程,将学生存在的一些心理不良现象与调适方法,现存的不良思想观念与改正,道德的人格魅力,如何正确思考问题等内容编进相关教材,并传授给学生。开展相关活动,通过相关知识竞赛、征文、选举身边感动的人和事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灵能力。提供相关咨询,高校要设立相应的咨询室,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咨询服务和跟踪回访,保证学生相关问题的解决。实施相关奖惩,通过奖惩使得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灵能力的养成。进行相关考核,通过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考评等各种方式对学生的心灵能力进行考核,对学生心灵能力培养形成有效监督。其四,建立全员参与制度。高校教职工本身要以身作则,用自己日常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学生,并有意识地在平常的教学、管理等方方面面渗透对学生心灵能力的培养。

(二)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日常服务模式,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教学与管理中

高校要改变以管理学生为中心的日常运作模式,将管理变成服务,学校要对学生充分放权,要把学生从管理的对象变成服务的对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高校这个社区中由被管理者成为管理者中的一员,能够自己管理自己,学校只是为学生提供各种服务,并适时提供引导。对于一些小的问题,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学校不要过多干预,要把相关的权限下放给学生,让学生形成自我管理。

(三)构建灵活的人才培养方式,为学生人生理想的实现提供舞台

高校是学生实现人生理想的舞台,高校要充分发挥这个大舞台的作用,改变以往相对死板的人才培养方式,为学生人生理想的实现搭建平台。现在很多高校已经在这个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如学生入校之后可以调换专业,学生可以到其他同级别的国内高校或者国外的高校相同的专业进行学习,相互承认学分,准许学生提前或者延后毕业等。但从整体上来看,我们的步伐迈得并不大,这些措施只在一些高校中实施,并且有很多附加的前提条件,从而限制了学生的选择权利,学生选择的自由度大大降低,其实现人生理想的通道也相应的狭窄。为此,高等院校应该步子迈得更大一些,措施更灵活一些,提高学生自由选择权,从而为学生搭建更为优越的实现人生理想的平台。

(四)构建让学生融入社会能力的培养体系,提高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

融入社会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技巧。高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教育:一是加快对学生角色转换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并不是社会关系的中心,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员,其进入社会后,既有可能是某个团队的中心或核心人员,也有可能是外层人员,这都是正常的。二是加强对学生融入社会技巧的教育,让学生了解社交的礼仪和技巧,从而让学生掌握进入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之后,如何快速地融入到这个团体当中。三是利用学生社团及学生自我管理的团队,加强学生融入社会能力的实践教育,从而使得学生在学校当中就学会如何融入社会。

(五)紧跟社会需求,构建灵活的知识、技能微调体系

高校要紧紧跟随社会对知识、技能的需求,对学校的相关教材中的知识、技能进行相应的微调,从而保证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首先每个专业都要成立一个专业知识、技能社会需求调研组,定期对社会需求进行调研,并将调研结果及时反馈到该专业的专家委员会。其次由该专业专家委员会根据调研的结果决定是否对原有教材的知识、技能进行微调。在保证基本知识、技能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哪些知识、技能,删除哪些知识和技能都由专家委员会根据社会需求调研的结果进行决定。其三对毕业进入岗位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所调整的知识、技能是否符合岗位需求。其四要保证该专业基本知识、技能的稳固性,从而保证学生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得到培养,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作者:张耀娟 李冬梅 张其久 单位:北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