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与实际生产之间逐渐的走向融合。当今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利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也逐渐的迫使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和重视。由于新世纪前后国家对本科院校进行了调整和扩招,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非常大,其核心问题并不是在于当前国家毕业生数量庞大,而是在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较低、动手实践能力较弱,才导致教育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产生脱节,而产生的较大就业压力。高等学校教育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模式的转型使得本科教育的目标变成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化工类专业,实践能力更是人才培养的精髓和核心。同时,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又是典型的以实验为基础的工程学科,其人才培养的任务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完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的主要教育目标。研究学习过程中发现,现行教育模式使得本科教育的课时逐渐压缩甚至减少,对于教育的经费投入也有一定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实践教育环节许多学校也很重视,都有进行学生的工厂见习或集中实习,但此类的实习多数都是走马观花似的实习,很难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因此,对学生教育的根本应当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教育要紧紧围绕“科学基础”和“工程实践”两大核心主旨展开。可见,现行的教育模式很难满足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如何提高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企业用人与学校育人实现完美结合是摆在当今教育面前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因此,要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过硬的复合型人才必须对现行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
1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特色
现代化学工业是集技术、资本、人才于一体的具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工业形式,因而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的教育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化学工程与工艺是涉及研究领域较宽的专业,通常由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煤化工等专业综合化的一种工科应用型专业。它具有就业路径宽,研究领域广以及工程应用性强等专业特色。因此,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极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工程操作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工作适应性等优势。
2国内高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2.1“人多粥少”严重影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践教学环境
大多数高校实验条件相对滞后很难满足较多学生同时进行实验。学生较多,实验设施有限,抑制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高校教师与学生配比不成比例,教师教学课时较多,严重影响授课质量,部分的课程开设与生产实际不协调,课程内容不能及时更新,也是造成学生实践能力降低的原因。此外,学生较多,经费投入有限,实习基地较少,学生实习期短,不能全心投入,学习兴趣不浓厚,自身能力无法提高,造成进入社会中很难较快适应现代化工厂的生产。
2.2大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较低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很少有同学能够积极参与实践。传统的观念认为,学生以学习为主,主要注重理论课程的学习而忽视实践课程的学习与参与;另外,实践课程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实践不能作为单独的课程,考核成绩也没有硬性和明确的规定,得不到学生的广泛重视;最后,传统的实践环节与理论课程的关联不是太密切,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实践环节没有创新性不能吸引学生的参与力度,这些都是导致学生实践能力无法提高的原因。
2.3多数学生长期处于学校温床之中,缺乏对社会的了解
社会才是检验人才的重要场所,但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学生很多都只偏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认为学生就是把学习成绩搞好就行了,其他的都是次要的,认为对社会的了解不是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正是由于这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错误观念也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2.4独生子女在家庭中长期溺爱,缺乏沟通、协调能力
随着国家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推行,现行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所占的比例逐渐提高。很多的独生子女在家中处于霸主地位,长期处于父母的溺爱,缺乏换位思考的思维模式,很少顾忌到他人的感受,在学校中普遍表现为组织协调能力较弱、交际能力较差,这些都限制了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
2.5教师不能及时充电,自身素质不是过硬
教师是指引学生前进的灯塔,在学生求学过程中扮演领路人的角色。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由于教师长期奋斗在教学岗位上,教学和科研压力和任务都比较重,没有时间自己进行自我学习。另外,现行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要求具有较强的理论实践能力,而现在多数教师很少具有工厂工作的经历,这也造成了教学与实际生产脱节,直接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3培养和增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途径
3.1通过及时跟进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的另一种教学模式,其主要包括两种模式:其一是课堂理论授课模式;其二是实验教学环节。古语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课堂教学模式除了进行传统的理论课程教学以外适当添加最新科技前瞻以及生活趣闻方面的知识,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产生了自然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实验教学环节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环节的另一种教学手段,其授课方式相对于自由灵活。一方面实验教学环节要紧跟理论教学环节,达到知识巩固的目的;另一方面,实验环节要有一定的延伸,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验教学环节要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自己动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被迫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实验教学环节要改变传统的思维,要就事论事增加实验室建设以及实验教学的投入,采用“小班式、人性化”教学方式,让每位学生都能够自己动手实操,坚决避免“打酱油”或者“浑水摸鱼”的学生出现,要充分发挥“三大平台”的有效利用,即化学基础实验平台、化工基础实验平台、化工专业实验平台,让每位学生完成实验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从而达到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
3.2坚持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走出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实践能力
在十八大的报告中,我们前国家主席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再次强调创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他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要引导学生以创新意识为前提、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积极“走出去”,积极参与各级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的熏陶下,潜移默化的增强实践能力。在学校组织的课余文化活动以及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管活动的团委老师要严把活动质量,要让活动有新意、有亮点,让学生能够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动手的欲望。
3.3引企入校、校企联动,强化四种意识,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产学合作保证的前提就是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增强实践能力的又一种手段。校企合作除了顶岗实习、学工交替模式外,也可以借鉴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9种实践模式进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培养。一方面合作要直奔主旨,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另一方面要把合作迁移到技术层面,让学生接触到产品的开发与研究方向,校企联动,共同达到利益的最大化。通过校企合作,学生能以当家人的身份在为雇主或是企业创造利润和价值的同时自己也能够得到一部分的报酬,这在一个方面让学生学习到了知识,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更重要的是产生了兴趣,身心得到了满足感。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要强化四种意识。一要加强合作意识。古语说过“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也就是要求我们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互帮互助,在合作中寻求共赢。二要强化创新意识。好的产品都来源于好的思维,思维的火花能够带来巨大的财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要特别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三要养成精英意识。21世纪缺少的不是人才,缺少的是精英,在这个就业压力较大的社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生要养成精英意识,才能适应社会人才的需要。四要加强竞争意识。人只有通过竞争,只有通过“比一比”才能产生巨大的进步,很多情况不是你不行而是你被比下去了,所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生要时刻保持竞争意识,不断完善自己、丰富自己。
3.4学校家庭及时沟通,共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独生子女的问题是新世纪逐渐突出的问题,多数的独生子女表现为组织协调能力相对较差。针对这个问题,学校和家庭之间要做好及时的沟通。可以从两方面解决问题:一是在学校中,家长要尊重学校的做法,学校要鼓励并且给予足够的平台让学生充分锻炼;二是在家庭中,父母要督促学生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鼓励学生大胆的设计实现自己创意。
3.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导师制”模式,通过言传身教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教育的本质是人才的培养,人才质量保证的前提即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一门具有实践加理论的复合型专业,迫切需要理论知识扎实、知识层次较高、实践能力突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师资队伍。由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特殊性,也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及时的进行自我充电、自我学习,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层次。此外,还需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专任教师进行定期的企业挂职锻炼、顶岗学习。同时,要引进一些企业工程师进校兼任教师,利用“传—帮—带”的模式,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同时给学生带来实际生产过程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实现校企完美对接。本科阶段可以效仿研究生实施“导师制”模式增加学生与导师的有效交流次数,拓宽学生的视野,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能够较早的适应研究生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
4结语
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通过构建人性化、符合当今新形势下的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使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能够有较好提高,从而完成教育部推行的素质教育以及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当然,在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短期内不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探索和总结经验,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方案,使方案更具有普遍性、操作性、实施性,使之更好的适应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对实践能力的需求。
作者:赵国庆 谢永 李晓玲 周丹红 单位:宿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