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论文(5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论文(5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论文(5篇)

第一篇:财经类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摘要:大学生是最具创业活力的群体,如何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创业研究的重点。以财经类院校大学生为例,针对“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问题,分别从大学生创业构思、创业管理,创业风险防范三个方面,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为“互联网+”时代财经类院校创新教育与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财经类院校;大学生创业;创业能力;创业管理

“互联网+”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变革。一直以来,互联网经济产业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已经逐渐成为世界一级的经济交流平台,并且为大学生构建了相应的就业创业平台,使得我国大学生创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目前,创业能力培养已成为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的关键。本文针对财经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分别从大学生创业构思能力、创业管理能力、创业风险规避能力展开研究,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大学生创业构思能力培养

创业构思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发现并满足人们未满足的市场需求的过程。对财经类大学生来说,如何进行创业构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1从社会环境的变化发现创业机会

每一个行业的存在和发展状况,都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社会环境的每一次变化,在给一些行业带来毁灭性打击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新的商机。一个创业型企业的诞生,是创业者自身构思能力与社会创业环境要素整合的结果。因此,在产业结构、科技、政府政策、经济信息服务、价值观与生活形态的变化等方面,创业者都应密切关注,从中找到自己的创业项目。财经类大学生可以通过积极参与社会经济领域的创新活动,有意识地从中发现创业机会,与有经验人士交流合作,从而培养企业家精神和市场竞争意识,努力提高创新意识,锻炼创业能力。

1.2从自身优势发现创业机会

分析自身优势和特长主要考虑以下因素:自己所学专业和自己最熟悉的行业、拥有的可支配资源优势,如自然资源、区位资源、文化资源、技术资源等。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和区位,比较容易掌握行业发展的趋势及其关键技术,对本行业和专业领域里的从业者也比较熟悉,这构成创业的优势条件。创业机会主要是指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较为持久的有利于创业的商业机会,创业者据此可以为市场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并同时使创业者自身获益。相比理工类院校,财经类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适应能力强,掌握了一定的经济、管理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在创业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3从现实生活存在的问题发现创业机会

首先,可从商品的缺陷和消费者的不满、抱怨发现创业机会。任何商品都可能存在不足和缺陷,分析商品的缺陷和消费者对现有商品的不满、抱怨,从解决人们苦恼和困扰的问题角度出发,就可能从中发现创业机会。其次,可从市场需求缺口发现创业机会。所谓市场需求是指某种商品的市场流通供给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市场空白部分。在我们的生活领域中,就存在许多可供开发的市场需求。如今,互联网技术深入到社会生活中,改变了传统的衣食住行游购娱状态,也为大学生创造了大量的创业机会。利用“互联网+业务”的模式,发现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就有了实施创业并获得成功的前提。表1列出了5家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是在各自领域解决人们的难题,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舒适。因此,创业的关键就在于能不能发现潜在的市场需求,并将满意与愉悦及时送给消费者[2]。

2大学生创业管理能力培养

2.1大学生创业计划书的写作

创业计划书因其涉及的行业和领域的不同,在具体细节上会有差异,但任何一份成功的创业计划,都应该从创业者的角度、投资者的角度和市场的角度来考虑计划书的基本内容。从创业者角度看,通过创业计划书的写作,可以使创业者对新创企业从技术到资金、从组织到管理、从营销到公司策略、从产品到销售等问题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对企业可能遇到的风险,包括资金、政策坏境、投资环境、市场风险等做好事前的应对预案。这可以迫使创业者实事求是地考虑以下问题:项目实施能带来什么影响,可行性如何,服务对象是谁,产品和服务怎样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怎样处于不败之地等。从投资者角度看,创业项目能不能给他们带来预期收益,创业计划书应对风险和经营战略是不是切实可行,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创业项目应对市场风险的措施能否奏效,能不能自由退出市场等是投资者最关注的问题。从市场角度看,需充分考虑市场有多大,市场的发展前景如何,潜在的消费者有多少,潜在的竞争对手力量有多大,替代品和潜在进入者构成多大威胁,怎么培育产品和服务的目标市场等问题[3]。

2.2大学生创业的市场营销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创业群体,既缺乏资金又缺乏社会关系,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最主要的就是做好创业的市场营销。首先,掌握开发客户的技巧。开发潜在客户,赢得潜在的投资者青睐,把握一个总体原则,即要在适当的时候,选择适当的地点,用适当的语言推销自己;搜集潜在客户的详细资料,对客户的作息、上班时间、业余爱好、一些直接联系人,都要有准确的把握。其次,差异与无差异营销相结合。差异营销就是为不同的市场设计、提供不同类型的产品。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结构的多元化,无差异性市场营销适用的空间越来越小。因此,对于一个新创企业,在初期可采用集中性市场营销或无差异营销战略,在取得一定的成功之后,就可以选择两个或更多的细分市场进行差异性营销。最后,树立正确的营销观。财经类大学生要做好创业的市场营销,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营销观念本身要正确可行。一些新创企业,由于一时间难以找到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往往会在市场上寻求成功的经验,但一些创业者不顾自己的产品和技术特点,盲目跟随别人的步伐,不对自己产品或服务进行市场细分,难以打造真正属于自己的品牌[4]。一个新品牌,要在商场和消费者心里留下印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盲目跟风会误导消费者,会将产品定义为某个知名品牌的变种,久而久之,品牌将无法打开市场。

2.3大学生创业的财务管理

作为最初创业的管理者,首先,要明白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的含义。即明确企业资金来源与去向,各类成本结构以及营运、理财、投资、利润水平等活动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状况。其次,要有效监控管理财务工作。监控和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制度,一旦企业有了完整的管理制度,在作业制度和财务制度方面要监控和管理就有章可循。最后,要合理分配利润。利润分配关系到企业所有者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护,企业能否长期可持续发展。创业初期,规章立法,企业在动荡中寻找短暂的平衡点,有利于股东的团结、合作。同时,注意合伙人之间人际关系的培养。一般来说,成功的合伙企业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合伙人之间相互熟悉,建立了较好的信任关系;二是合伙人能力、优势互补,在企业贡献股权和利益分配合理的前提下,不会做破坏公司利益的事情[5]。

3大学生创业风险防范能力培养

创业者是产品的创造者,但产品服务的有效性不由创业者本人决定,而是决定于消费者是否为其买单[6]。因此,产品功能的制造者不是功能的决定者,实际市场效果与创业者预期效果必然有所出入。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创业者没有理清大学生创业的风险,没有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来有效规避创业风险。对于财经类大学生,要提高大学生规避风险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做好项目调研。要深入了解自己和其他同行业者通常情况下会遇到的共同情况,深入对照总体市场情况,寻找自身独特的优势。利用有利于自己的市场信息及时确定目标或调整经营项目,在对市场进行充分把握后,借助“互联网+”进行创业。其次,要扩大融资渠道。大学生创业融资的途径和渠道多样,可以从个人自有资金、私人关系借贷融资,政府资金支持、间接融资、所有权融资和租赁融资等方面努力,还可广泛利用金融租赁、风险投资、政策性贷款等新渠道[7]。最后,要加强创业资源整合。从经验的角度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大大降低创业的现金成本需求,提高创业活动的效率。就创业者而言,效用最明显的是职业资源。充分利用职业资源,从职业资源入手创业,具有资本的价值意义。

4结语

“互联网+”时代为财经类大学生创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环境,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财经类院校大学生在创业构思、创业管理方面拥有一定优势,但因其信心不足,实践经验较少,导致其在风险规避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建议财经类院校大学生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正确把握国家的方针政策,结合学校自身的学科优势,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业风险防范能力,积极参与“互联网+”创业与挑战,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钟云华.新生代海归创业难的归因与对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52-60.

[2]丁明磊,杨芳,王云峰.试析创业自我效能感及其对创业意向的影响[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5):1-7.

[3]黄胜,周劲波,丁振阔.国际创业能力的形成、演变及其对绩效的影响[J].科学学研究,2015(1):106-117.

[4]周志民.品牌关系型态之本土化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7(2):69-75.

[5]买忆媛,杨阳,叶竹馨.转型经济体制下创业团队的先前经验、无力感与适应能力[J].管理学报,2015(7):1028-1037.

[6]黄兆信,王志强.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教育研究,2013(12):59-67.

[7]吕铁,余剑.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践创新、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12(5):18-26.

作者:周新民 张慕云 葛狮 单位:湖南商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第二篇: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

摘要:安徽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有:高校缺乏系统的培养规划,高校对创新创业的培养不主动,高校对创新专业的研究不足。为了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建立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建立创新创业评价体系;加强对创新项目的研究。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培养;民办高校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

本课题组通过对716名安徽民办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度、对学校培养方式、对自我能力的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1)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度。调查发现,24.0%的大学生对创新创业很感兴趣,35.1%的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比较感兴趣。有近六成的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感兴趣,因此学校应当再加大宣传力度,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关注度。(2)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培养方式。调查发现,在学校创新创业的培养方面,六成大学生表示会参加学校创新创业课程的选修,但50.3%的大学生对选修课程的设置及选修的效果不太满意,还有10.5%的大学生选择“不清楚”。(3)大学生对自我创新创业能力评价。在调查过程中发现,41.0%的大学生对自我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一般”,仅3.6%的大学生选择“很强”,还有38.3%的大学生选择“较差”。整体评价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自我创新创业能力评价较低。

二、现阶段民办高校对创新创业培养的问题点

本研究组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对现阶段民办高校在创新创业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检讨,整理归纳出以下几个问题点。

1.高校缺乏系统的培养规划。首先对高校用SIPOC来分析,更直观地展现各相关方的关系。从SIPOC图表可看出,学校的顾客是学生和社会,学校通过培养/教学的过程输出的结果是有知识技能的学生,最终要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民办高校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主要是开设选修课,进行“填鸭式”讲解,上课形式单一,不考虑不同创业类型的差异,举办几次创业讲座就完成了创新创业教育,没有持续跟进毕业生的创新创业情况,无法得知培养的效果。学生的需求是提升创新创业的能力,社会的需求是转型调结构。只有从顾客的真正需求出发,来检讨学校对创新创业的培养,才能满足顾客的要求。

2.高校对创新创业的培养不主动。从高校开设的课程及培养规划来看,高校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改革力度小,依旧用老的方法循规蹈矩上课,依旧用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而创新创业的培养结果大多数要毕业后数年才能看到。

3.高校对创新专业的研究不足。现阶段,毕业生的就业困难与企业招生难共存,说明高校开设的课程以及培养的学生能力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有的专业说是闭门造车都不为过。企业由于有充分的市场竞争,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较大,对人才技能的需求就是市场的需求。

三、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建议

1.建立高校创新创业的培养体系。各高校可视具体情况,成立类似“创新创业”项目组,统筹规划协调本校各专业各平台的“创新创业”项目。从市场调查及顾客分析开始,通过VOC(VoiceOfCustomer顾客的声音)找到痛点,用质量屋等类似方法层层分解,直至找到高校需要开展的具体工作。这里说的痛点,都是站在顾客的立场找出的问题。痛点1:如何找到合适的项目?这是大学生创业前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熟悉领域,高校的确不能替每个学生都找到合适的项目。建议:首先,从大往细分,高校可以开设市场调查、市场营销之类的课程,少学术理论,多案例教学,让每个学生掌握选择合适的项目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同时,高校可将不同的领域归纳分类成几个大类,如网销类(食品、生活用品等)、集成电路类、动漫类、服务类企业等,不同的类别成立专门协会,找出他们的商业模式,组织小组成员研讨,编制创业企划书,通过模拟实践来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其次,高校也可以和企业合作,由企业从市场角度提出部分创新创业项目。痛点2:学生不清楚自己的专长。这是指学生不清楚自己是否适合创业,也不清楚创业适合选择哪种行业。建议:学校应成立学生职业测评中心,根据不同的性格及不同的爱好给出较专业的建议,让学生提前了解自己的优势,比较适合在哪些行业发展,提前做好职业规划。痛点3:害怕创业失败。这是大学生创业者不可避免的很关心的问题。大学生没有创业经验,无资金支持,无经验丰富的经营团队,创业失败的可能性很高,会造成资金亏损,影响创业士气。建议:首先,现在风险比较小的创业项目是和企业合作,类似小微企业。资金和办公场所均由企业提供,创业项目在企业内部以入股的方式进行。其次,在学习中鼓励学生创业,由学校提供创业场所,同时保留学籍,让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创新创业浪潮,提前积累经验,为学校跟进管理创新创业的效果提供数据的支撑,可以反馈给学校改革培养方式。第三,高校可以与学生合作成立创业项目,提高创业的专业性,同时借用高校的平台去推广产品,高校的项目负责人也亲身参与创新创业,这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尝试。痛点4:创新创业的培养体系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高校对创新创业的培养效果不明确,采用的大都是用课件上课灌输的方法,高校也很少做人才市场需求和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求的调查研究,往往照搬硬套多年不变的陈旧的专业培养计划,老师也缺乏创新创业的实际经验,无法从根本上对学生提供更专业的指导。建议:首先,解决师资问题。如前面提及,高校可以考虑让老师参与部分创新创业项目,同时多请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及创业成功的人员来高校实际参与对学生的创新创业培养。其次,改革培训课程。多以学生需要的———市场为导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创业教育专家学者的智慧,设定有针对性的培养创新创业的课程计划。第三,在上课方式上,应改变同专业、同班级在一起上课的做法。根据前面描述的区分不同创业的类别,同一类别或相似类别的学生在一起上课。上课也避免满堂灌式的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在每个小组设立创业项目,由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完成这个项目。每月还可以邀请企业高管或创业成功人员来现场点评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做到良好互动。

2.建立对高校创新创业的评价体系。民办高校对创新创业的评价尚未完全形成体系,但建立专业的创业评估机构不可缺少。对创业教育模式进行有效评估,不仅能为学校提供教育反馈,更能起到监督创业教育质量和宣传,扩大创业教育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点设定权重来考评。(1)从项目自身的创新。(2)适合的课程评价。(3)老师的资历及论文著作(有创新创业经验加分)。(4)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力(是首创或者跟随)。(5)毕业校友的成就。(6)毕业校友创建企业情况等。包括创新创业培养全过程,特别包含结果。特别强调应引入第三方中介机构来调查取得数据,对院校和社会两级进行创业教育发展性评估。校级创业教育评估机构将对学校的创业教育进行内部评估,评估专家可包括学校评估专家、分管教学副校长、各学院院长、有经验的创业老师组成。

3.高校对创新项目的研究。高校要紧密联系国家的一系列重大战略规划,如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等。现在各类互联网企业层出不穷,创新每天都在发生,针对中国制造2025的产业智能升级也在紧锣密鼓推进中,各类机器人产业及人工智能发展迅速。高校要结合市场需求,开设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专业,与国家战略规划相符的专业。高校可定期从第三方调查机构获取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各行业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培养专业及方向,也可与企业共建培养人才,让高校的触角直接深入到市场,提高对市场变换的灵敏度。虽然安徽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还存在各种困难和不足,但可以看到的是各高校都在行动,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各自的不足和机会,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教育平台,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也提升高校的办学水平。

作者:陈芳 单位: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第三篇: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论文

摘要:当前,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是创新型国家发展的需要。文章结合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运作经验,重点从创新创业类课程设置、搭建校内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基地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国内高校构建符合当前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供借鉴,进而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在当前的中国社会已被视为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双引擎”之一,高校在这一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页也举足轻重。作为国内航天主干学科最为齐全、规模最大的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培养具有航天特色的拔尖创新型人才一直是学院的首要任务。近年来,学院积极构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成果显著,使学生受益匪浅。

一、分阶段开设创新创业类教育课程

(一)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题讲座

为使学生更顺利地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院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开设了不同难度的创新创业类课程。为加强一年级的入口处引领,学院邀请具有丰富创新创业教育指导经验的赵树山老师为学生开设《科技创新启蒙讲座》。分别邀请学院参加过职业发展教育师资培训和EBC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的辅导员老师为大二至大四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基础导论》和《创业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除此之外,学院还积极联系成功创业校友企业家为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讲座。近两年来,分别邀请北京明镜世纪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法人邵念龙(航天学院2006届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校友)和易瞳科技CEO张恩泽(航天学院2013级自动化专业校友)为本科生开设创业教育专题培训讲座及座谈活动。

(二)开设航天特色创新训练课程

为使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断线,学院一直将基于项目学习形式的创新训练课列入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将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本科阶段的各个年级。此类课程是学院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应用到本科教学的载体,以切实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每门课程均由学院责任教授负责,学生进入责任教授团队的科研实验室,教师结合自身科研及工程实践经验,利用实验室良好的科研条件,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真实或接近真实的科研创新活动,学生以项目组的形式共同完成项目设计或论证报告。2014年夏季学期,学院在原有10门创新训练课的基础上针对大二学生又开设了10门综合性和难度相对降低的基础性创新训练课程,全面完善了学院创新训练课程体系建设,切实做到了在本科阶段各年级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二、搭建校内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平台

为培养航天特色拔尖创新型人才,学院整合优势教育教学资源,于2014年创建了航天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旨在通过基地建设,构建多位一体的航天学院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基地由学院统一组织管理,基地场地分别设置在学院一公寓和科学院2A栋,场地的设置为学生开展各项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便利。学院安排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负责电子信息类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学生社团航模协会负责航空航天类创新创业项目的支持与培训,保证学院各专业学生均能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除此之外,依托学院雄厚的教学与科研资源,基地还与学院各教学、科研实验室联合开放,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平台。学院目前共有7个专业教学实验室和10多个科研实验室,其中2个专业教学实验室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专业教学实验室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每年除承担学校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外,学院要求所有教学、科研实验室均须定时开放,为学生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及创业活动提供充足的空间与场地。负责科技创新项目的指导教师或学生负责人,可凭借学院开具的证明提前与实验室负责教师进行场地预约,方便学生进行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三、创建平稳的校企合作基地

学院于2010年加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2年再度申请成为校内首批“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试点学院。两项计划实施的关键都是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实践平台,为学生进行工程实践与实习、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提供帮助。通过实施卓越和领军计划,学院已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805研究所等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学生的表现获得了合作单位的一致好评,为今后更多学生到企业进行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实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下一阶段学院计划依托各学科教学科研团队的科研与项目合作,与若干企业联合共建校内创新创业实验室。学院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企业为实验室提供部分软件和硬件支持。校企联合创新创业实验室的建立,为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创新创业模拟训练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运行保障。

四、开展形式丰富的创新创业类学生活动

航天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依托学院学生社团组织,开展挑战科创讲座、创意电子设计大赛等活动;依托科技讲坛、经验交流会等为大一新生组织开办了创新训练培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动手开展创新活动的能力;依托大赛牵引,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热情。承办“飞航杯”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校内预选赛,近百名学生参与到创新作品设计中来。另外,基地还借助学院“航天行”品牌,利用寒暑假集中组织学生走访北京、上海、湖南、四川等地区的一线航天国防企事业单位,通过参观、访谈、实习等形式,使学生亲身体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在具体实践中增长见识。2016年,学院组建了3个“航天行”暑期社会实践团,组织近60名学生分别赴北京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天津八三五八研究所、上海八院,为航天学子提供深入航天一线、零距离感受航天精神的平台与机会。除此之外,通过走访深圳乐美客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中科创客学院、中兴通讯、速腾聚创和大疆创新科技等创新型企业,使学生了解社会就业情况与企业最新的创业形势,为学生进一步面向社会就业创业打下基础。

五、学生培养成效显著

(一)“紫丁香二号”发射,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新探索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紫丁香二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中国首颗由高校学生自主设计、研发和管控的纳卫星,标志着我校人才培养模式完成了一次新的尝试。学生研制团队以航天学院卫星技术研究所为依托,航天学院学生为主,凝聚了学校航空宇航与科学技术、力学等8个一级学科的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40多人,是一支学科交叉的开放性研制团队。紫丁香二号卫星研制的过程中,学生完成了独立自主设计、开发、测试、控制与管理,掌握纳卫星的核心技术,致力于开展多项技术试验任务。

(二)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成绩突出近两年来,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活动,成果显著。2014年度,学生共获得79项奖励,其中国家级奖励73项,省部级奖励6项。2015年度,学生获得奖励85项,其中国家级奖励78项,省部级奖励7项。学院航模协会在2015年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再创佳绩,共获得一等奖8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在科技创新获奖项目中比较典型的是由我院张雪林老师指导、宋佳盈等同学完成的创新训练项目“遥控太阳能模型飞机的设计制作和应用”获得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我最喜爱的项目”奖。我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2011级本科生安博纳等同学设计的“苍穹”临近空间大型悬浮平台,从全国各大高校和院所的532份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二届“飞航杯”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一等奖。由姚郁、贺风华、杨宝庆三位教师指导的哈工大控制与仿真中心多旋翼研究团队(6名研究生,9名本科生构成)在2016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亚太赛区中斩获第二名。

(三)优秀创业实践项目进入企业意向合作阶段在学院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的支持与指导下,近两年来,学院学生积极申请参加国家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和创业训练项目。2014年,本科生申请创业实践项目1项、创业训练项目2项;2015年,本科生申请创业实践项目2项,创业训练项目3项。目前,由学生自主申请开发的各类创业项目运行良好。其中由电子科学与技术系桑胜田老师指导的本科生创业实践项目《便携式智慧课堂交会系统》已完成调试,预计今年年底结题,明年进入与企业对接联调阶段。由控制科学与工程系王强教授指导的本科生创业实践项目《测绘四旋翼机器人》已初具规模,完成样机。目前正在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和南京景逸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商谈合作,预计明年将投入企业进行生产。

作者:鲁佳 白雪 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第四篇:创客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摘要: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以宿州学院食品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施过程为例,探讨了基于创客教育驱动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旨在为探讨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创客;创客教育;创新创业

创客(Maker)又指创造,指那些具有创新理念、自主创业的人.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指出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注重“创客”在当前创新创业形势下的作用,必将推动创新创业的快速发展[1].国内外创客运动的快速发展为教育的创新改革开辟一条新渠道.创客和高等院校的“摩擦”,也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开辟了新的实践场,正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2].创客教育是一项结合互联网技术,秉承“自由、创新、开放和体验”教学理念,以“创造中学”的模式和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新型教育模式.如何通过创客教育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已经是当下教育的重要课题.创客教育是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一个产物,继承了以学生为主的理念.创客教育,秉承“自由、创新、开放和体验”的教学理念,充分结合新时代的高新技术,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基于宿州学院的现实情况,罗列了以下几点建议.

1营造良好的创客氛围

创客氛围是创客教育能否顺利正常实施的前提.Peppler等人[3]将创客氛围分为创客社区和创客空间两种,创客空间又称为创客实验室.创客实验室比传统的生物和化学实验室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条件.创客实验室宗旨是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创客实验室已经成为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这也顺应了国家“十三五”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大学建设创客实验室应满足大学生的不同需求,根据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校建设不同的创客实验室.在新形势下,宿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也加快大学生创客实验室的建设,互联网+精酿啤酒生产与研发创客实验室和天然产物开发与利用创客实验室应运而生.目前关于大学生创客实验室的建设标准还鲜有报道,对于建设创客实验室学校也正在摸索,坚持和学科相结合的方针,其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开设合理的创客课程

建设创客课程是建设创客教育的基础保障,也是未来教育改革的趋势.所以要在当前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融入创客课程,创客课程应该与当代信息科技相接轨,同时还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宿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结合本专业的特色,合理构造创客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摆脱传统的传道式模式.学生通过设计相关的实验项目,以小组设计创新方案,独立动手进行操作,根据学生的设计方案和操作存在的问题,教师和学生进行探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热情.

3启发学习的积极性

创客教育和传统教育本质的区别在于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方式的变化对于传统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学校应该将一些新技术带到创客教育中,是一类新型的学习模式[4].由于现代的很多专业都是交叉学科,所以创客学习的方式适用性较广.比如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可以鼓励学生探索新工艺,通过学习数学模型和3D打印技术设计一些新的加工工艺以及设计出一些新的产品,通过这种方法,来转变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主动的去学习和接受知识,引导大学生走向创新,从而激发创新.祝智庭等[5]提出创客教育应和体验式学习结合起来,认为只要能够使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在实践中摸索,创造,都可以作为创客学习的参考.教师也是创客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应鼓励教师多学习相关创客教育知识,参加一些创客教学的相关研讨会议,掌握创客教育的理念、方法和程序.采取相应的策略,调动一些教师的积极性,集思广益,相互探讨,为创客教学出谋划策,促进大学生创客学习的快速发展.

4举办相应的创客活动比赛

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很多创客活动的成功开展.“互联网+”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发挥社会和企业的相关资源,形成一种以互联网为根本,实现全民创新创业的经济发展新模式.现在国内外每年都会有一些名企来赞助相应的创客活动,对于一些比较好的项目,还会对其进行注资,极大的宣传了创客活动.据统计,80%的大学生参加了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比赛,这得益于高校和教育部门响应国家的大众创业的口号,引导学生转变思维模式,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宿州学院已经连续举办“互联网+”的比赛,目的就是将创客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大众创新的主力军,有利于创客教育新业态的成长,服务经济;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宿州学院也成立了大学生创客社团,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敢于创新,促进了创客活动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

5对创客教师进行培训

创客教育的快速发展只依靠学生的热情远远不够,同时也需要相应的创客教育的专业指导教师.创客教育对专业指导教师的要求很高,专业指导教师需要具备过硬的互联网技术,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对社会有很清晰的认识[6].学生首次接触创客教育,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在知识上和心理上对大学生进行指导,适当的给予启发,帮助大学生解决问题.不仅高等院校还有地方型高校都缺少相应创客教育的人才.创客教育者应该是一名热爱创新,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较高的观察力,本身专业有过硬的功底.创客教育者要求比较高,难以在短时间培训一批优秀的创客教育者.宿州学院采取从每个学院选出若干名优秀教师,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由校团委和各院部教师组成指导团队,专门负责创客教育活动.

6社会和企业的共同参与

创客教育仅仅依靠大学生和学校的参与,很难实现创客教育的快速发展,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只有这样才是解决当前一些教育难题的关键.创客教育也是如此,必须借助全社会的力量,协同合作.这就要求政府应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教育部门应该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创客组织需要负责各种创客活动的整个实施过程[7].此外,家庭教育的作用也至关重要.创客教育与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结合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新挑战和新机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教育机制比较复杂.创客教育的发展仍然面临几个问题:首先是个体和企业参与创客活动参与度的有待提高,许多企业虽然对创客活动进行了一些支持,但是合作关系并不是很牢固,企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能够选择和利用大学生创新的成果,都是至今仍没有解决的问题;其次是:仍有大多数高等院校因为教育资金问题没有能力建设创客实验室;最后是:教育的均衡问题,一线大城市地区的高校,创客教育发展较快,一些偏远地区发展相对较慢,创客教育是否使教育更加不公平,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待学者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应该加强创客教育和企业和社会的交流与合作,集思广益,探讨解决方案,为大众创新的新形态奠定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志迎,陈青祥,徐毅.众创的概念模型及其理论解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36(02):52-61.

[2]杨现民,李冀红.创客教育的价值潜能及其争议[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02):23-34.

[3]PEPPLERK,BENDERS.MakerMovementSpreadsInnovationOneProjectataTime[J].PhiDeltaKappan,2013,95(03):22-27.

[4]黄世芳.众创空间与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基于欠发达地区的视角[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5,38(01):156-160.

[5]祝智庭,孙妍妍.创客教育:信息技术使能的创新教育实践场[J].中国电化教育,2015(01):14-21.

[6]徐礼生,高贵珍,赵亮等.创客背景下的食品加工与检验实验室平台建设的研究与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24):146-147.

[7]陈淑娟,王艳.大学生创业意识微观建构与行为转化研究[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16,30(04).

作者:张东京 高贵珍 张兴桃 陈军 单位:宿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第五篇: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影响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创业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依托社团活动与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契合点,深化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福建医科大学社团建设,分析了社团活动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契合点,阐述了社团活动影响创业能力的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之上,从社团运行模式的创新、创业导师团队配置的优化、社团创业基地的建立三个方面,论述了社团建设推动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 社团活动 创业能力培养 契合点

1社团活动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契合点

1.1两者行为契合

社团是大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要平台,是学生思想行为碰撞的活跃之地。在社团创立与运作的过程中,其本质属性就是创业行为,这就为社团活动与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融合,提供了行为上的契合点。一方面,社团的创立与运作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行为发生的出发点,以自我发展为目的,契合创业发展的行为导向;另一方面,大学生社团是促进学生个人社会化的“大舞台”,而创业的背景就是社会化的大环境,这为学生创业环境的适应提供了较好的前提条件。

1.2两者组织管理契合

基于狭义经济学的视域而言,创业以营利为目的,所形成的营利组织与非营利的社团之间,在组织管理上存在契合。社团的组织机构建设、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等工作,都是创业过程中,企业(团队)组织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通过学生自我运作社团活动,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创业提供高度的管理模拟与实践体验,从中形成的经验、知识与技能,都是宝贵的创业资源。

1.3两者发展契合

学生创业中的问题与社团发展的困境存在相似之处,为两者在发展上提供了契合点。无论是社团的发展,还是创业的推进,其中的组织管理、项目运作,以及资金与资源等方面的问题,都有共同的问题属性。社团活动中的能力、资源等方面的建设,都是学生自我创新及发展的尝试,为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当前,高校在社团发展中,着力于创业要素的融入,科技类社团等的建立,将学生与创业构建成直接的互动关系,社团活动中的一些做法、经验及技能,都可以复制于创业活动之中,为大学生夯实创业的基础。

2医学院校社团活动影响创业能力的制约因素

2.1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不紧密

社团活动在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上的契合,其所建立的基础在于理论学习。但是,医学院校的专业具有特殊性,学科专业与社团活动项目内容缺乏广泛性对接。福建医科大学在社团建设中,与学生学科专业结合度相对较弱,社团实践活动缺乏理论学习的基础,而理论学习缺乏实践的反馈。因此,社团作为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载体,如何突出“专业+能力”的契合,是医学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关键。与此同时,社团建设脱离学校专业特点,孤立的将社团活动作为学生课余活动的平台,学生难以在社团活动中习得与创业相关的知识,也无法依托专业知识,开展与专业相关的项目活动,社团活动中的创业能力培养与专业学习过于分离。

2.2缺乏接地气的创业元素的融入

福建医科大学在社团建设中,社团类型繁多,但多集中在音乐、舞蹈等休闲娱乐的范畴之中,与当前大众创业趋势缺乏吻合。一方面,作为理科生的医学生,思维活跃与严谨、动手能力强的特质,决定了医学生的创业寻求创新,创新元素的融入对于提升创业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缺乏接地气的创业元素的融入,社团开展的活动项目难以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有效培养,学生更多的是追求兴趣爱好的满足,而忽视了通过社团活动提升自我的能力。因此,社团活动如何融入创业元素,并在整合学生兴趣、专业的同时,实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两者在发展契合上的难点。

2.3社团活动缺乏创业能力的内化过程

在社团活动之中,学生能够将专业知识、技能通过实践,实现创业能力的内化。内化程度越高,学生从中获取的创业知识、技能、经验越多。但是,知识、技能有实践,而缺乏内化过程,活动实践所得无法在自我的认知及发展中,形成创业能力的重要因子。于是乎,社团活动归活动,创业能力归创业,两者无法在内化中形成契合。因此,医学院校依托社团载体,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应重视内化环节,丰富的创业资源、知识技能只有内化成学生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创业。学生组织管理、交际及处理能力的形成,都需要创业能力的内化。

3社团建设推动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2011年以来,福建医科大学启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已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专业优势的综合性创新创业基地,在依托社团建设推动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福建医科大学的成功经验有借鉴之价值,有助于进一步拓展社团建设推动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途径。(1)创新社团运行模式,兼顾好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医学院校注重学科专业的实践构建,与社团的创业教育与实践相分离,社团活动教育与实践的双重性并未充分体现。福建医科大学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创新社团运作模式,强化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融合,在创业教育与实践中,实现创业能力的内化。创新社团运作模式一是要着力构建社团运作机制;二是要以企业的管理理念,创设“创业型”社团企业的运作模式。因此,福建医科大学在社团运作模式的构建上,以企业的视角,将社团的“创业教育=企业产品”;“创业实践=企业提供服务”,这样的运作模式突出了“创业”元素,更契合了当前医学生创新创业的内在需求。社团在运作的过程中,依托社会企业、学校部门的赞助,形成相对独立的经济核算,并在人力资源管理、社团品牌建设等方面,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与此同时,依托好专业特色,建立创业社团,将社团项目活动市场化,并基于企业的运作模式,开展社团的管理,让社团行为、活动管理与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充分契合。(2)优化创业导师团队配置,提升创业能力培养质量。社团在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体现,依托于教师创业教育、指导的参与。当前,医学生基于社团活动,难以习得有效的创业知识、技能,很大程度上在于创业教育缺失,创业实践缺乏科学指导,以至于社团活动的创业导向力不足。因此,优化创业导师团队配置,就是抓牢创业导师的创业教育、实践指导,为学生更好地开展社团活动,培养创业能力,提供坚实的基础。首先,学校应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政治素养高、组织管理经验吩咐的创业导师团队,确保社团活动的管理,促进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福建医科大学围绕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组织由36名专业教师、创业教师、企业家等组成的创业导师团队,为每支创业团队联系安排创业导师;其次,充分依据学校的专业建设,选派优质的创业导师,有针对性、契合性的开展创业指导。对于创业导师团队,学校不仅确保其完备的理论实践,也要强化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师通过深入创业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亲身体验创业过程,进而将典型的创业案例作为社团创业教育的典型,提高创业能力培养的质量,也将接地气的创业元素更好地融入其中。(3)整合资源、拓展功能、升级服务,建立社团创业基地。为实现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常态化、制度化,高校应着力资源整合、服务升级的发展原则,对现有的社团建设模式进行优化与调整,在功能拓展的背景之下,建立社团创业基地,更能满足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的内在需求。一方面,学校要因地制宜,在挖掘学校现有资源的基础之上,依据不同的创业类型,创设创业教育园,为学生的社团创业实践提供活动场所;另一方面,强化社团创业基地与学校职能部门、附属企业事业单位、实验室之间的紧密联系,与校内外企业(事业单位)建立合作交流机制,打破过去难以走出去的发展困境。2011年,福建医科大学以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实验室为基础,凸显专业优势,全面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现有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面积3500㎡,其中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生物医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药物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充分利用场地资源、专业优势,拓展功能与服务,将基地与创业紧密相结合,孵化园不仅孵化项目,更孵化出创新的激情。升级服务也是当前社团活动中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环节。2012年,福建医科大学针对本校的专业特点、学生特质,开设了“大学生创业基础”等公共必修课和“KAB创业训练”等选修课,并举办“圆梦工程”大学生创业培训班,为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系统、深入的创业培训。

4结束语

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是一个过程,其发展的基础在于良好平台的搭建。高校社团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存在契合点,这就决定社团可以作为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的平台。为此,福建医科大学依托社团建设,培育社团创业基地,推进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一是要以创新为驱动,创新社团运作模式,在社团活动中兼顾好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二是以优化发展为导向,优化创业导师团队配置,提升创业能力培养质量;三是以升级服务、拓展功能为重点,通过社团创业基地的建立,盘活社团活动,孵化医学生的创业激情。

参考文献

[1]崔立伟.高校学生社团活动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J].知识文库,2016(3).

[2]张超.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调查与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4(2).

[3]黄义斌.高校学生社团活动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J].学园,2015(11).

[4]陆元媛.结合营销专业社团促进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3).学生工作

作者:林黄萍 单位:福建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