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寡聚糖的农作物病害防治应用价值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传统化学农药在农业生产上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科技日益发展,化学农药的种类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是病虫害抗药性的增加,生态环境的破坏、农药残留增多、农产品质量下降等,这些问题对人们的人体健康造成了威胁。此时以寡聚糖为代表的新型生物农药应运而生,寡聚糖具有天然无毒无害无污染等优势,在市场中迅速发展,销售额逐年增多。基于此,将对寡聚糖在农作物病害防治中具有的应用价值进行简要分析论述,以期为寡聚糖在农作物病虫防治的应用推广方面提供借鉴思考。
关键词:寡聚糖;生物农药;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爆发会使农作物产量、质量降低,造成农民收入减少,严重的灾害甚至会造成绝收,其不良影响非常大。为了防治病虫害,农民或多或少都会有针对性地使用农药。传统化学农药虽然有成本低、剂量小、起效快,但是缺点也相当明显:用药不当会破坏生态平衡,造成土壤板结,病虫杂草易产生耐药性,施用不当也会对人体产生损伤。现阶段,生物农药因其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受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寡聚糖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农药,在病虫害防治中具有十分可观的前景,基于此,对其进行了简要分析。
1寡聚糖概述
寡聚糖又称“寡糖”“低聚糖”,一般由2~10个单糖分子经过脱水缩合之后,形成的直链或者带有支链的糖类聚合物。不同种类的寡聚糖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安全无污染,且尚无不良反应见报,常常被用作新型生物农药、食品添加剂以及畜牧业的饲料添加剂等[1]。
2寡聚糖在农作物病害防治中的价值分析
2.1减少抗药性
在同一地区出现某一种病虫害时,出于节约的常识,往往会反复使用同样一种药剂,此时对此种药剂剂量不敏感的病虫害更容易存活,这种易于生存的基因通过遗传积累,导致病虫害对该药剂的抵抗性增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获得抗药性。现实中通过自然选择,病虫害可能同时对几种农药都具有抗药性,从而致使用药剂量的不断加大、种类不断增多、周而复始、恶性循环[2],而寡聚糖类农药就不具有这样风险。寡聚糖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即通过诱导植物细胞产生植保素防御病虫害,不会产生耐药性。研究表明,寡聚糖能刺激农作物自身的保卫系统,以此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寡聚糖通过分子间结合识别不同的寄主,发出不同的信息调节农作物众多的保卫基因,协同作用,产生不同应答,以抵抗病虫侵害,这在很大限度上可以减少化学类农药的滥用。
2.2减少农残
化学类农药自诞生以来,就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化学农药能有效杀死病虫害,增加粮食、蔬菜、棉花等农作物的产量进而保障人类的衣食住行,另一方面,杀灭细菌病毒也能减少“病从口入”,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病虫害耐药性增加、种类增多,化学农药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用药剂量越来越大,农药残留反而成为了人类食品安全的一个威胁。化学农药对人体的伤害无需赘述,寡聚糖类生物农药的出现,充分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寡聚糖安全无毒,寡聚糖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为单糖分子,可以被人体或者动物体消化吸收,一些构型的特殊的寡聚糖分子即使不能体内水解,也可以被消化道的有益菌群利用,促进自身繁殖。因此,寡聚糖除了用于生物农药之外,还被用作畜牧业的饲料添加剂。研究指出,寡聚糖能促进有益菌生长、消除病原菌,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所以说即使农作物上有寡聚糖残余,不但对人体没伤害,反而有助于身体健康。在人人倡导绿色食品的今天,使用寡聚糖的农作物应受到更多人的欢迎,其经济价值也不容小视。
2.3保护生态
化学农药产生的时间久远,带来福利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由于化学农药过量使用造成的水污染富集化,屡见不鲜。另外,化学类农药用量小作用强,如同一把双刃剑,既能充分杀死病虫害,又能在无意间损害有益的动植物。农作物、病虫害、天敌,本身就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当农药使用过度时,病虫害和天敌此消彼长,当抗药性的病虫害再次出现时,会变本加厉更加猖獗,反而不利于农作物的生存,造成更严重的损失。寡聚糖由于其作用机理是利用植物自身的保卫系统,也就是说农作物在没有受到病虫害攻击时,是不会主动攻击其他动植物尤其是害虫天敌的,这在很大限度上能保证一个区域的环境稳态。因此,使用寡聚糖进行病虫害防治时,不会误伤有益菌群,有助于维持物种多样性。虽然寡聚糖也具有水溶性,但其成分只包含碳氢氧元素,并不含有氮、磷、硫元素,不会造成地下水污染。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讲,寡聚糖具有天然的优势。
3结语
生物类农药在我国的研发始于20世纪60年代,还有许多待完善的地方。现在农药行业也朝着绿色农药的方向发展,不过目前生物农药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化学农药。从现阶段研究看,寡聚糖类农药还是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具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袁航.甲壳素寡聚糖的制备及其抗菌活性的研究[D].上海:上海海洋大学,2001.
[2]刘彦俊.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及对策[J].河北果树,2014(5):42.
作者:刘志莲 单位: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