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棉花病害防治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棉花病害防治技术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棉花病害防治技术

摘要:本文根据通许县的实际生产情况,对棉花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做详细的阐述,以期给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提高棉花产量。

关键词:棉花;病害防治

1苗期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1.1苗期主要病害。

苗期常见的病害有红腐病、立枯病、炭疽病、褐斑病、纹斑病等,这些疾病多发生于早播或低温多雨的季节,温度越低病情越重,田间死苗多发生在出苗后半个月,长真叶后死苗少。连作棉田发病重,种子质量差、施氮肥多的发病重,有机肥多的病情较轻。

1.2苗期病害防治。

首先,选择抗病害的优质品种,播种时把病、虫、杂、劣种子剔除;第二,可以和玉米、小麦等禾本科农作物轮作,不要连作;第三,在播种以前,对种子进行处理,如用温汤浸种,用多菌灵、敌唑酮等药物拌种,不要早播或播种过深、过浅,造成温度低,出苗慢;第四,发病后可用1∶1∶200的波尔多液在子叶展平后喷治,或用25%的多菌灵胶悬剂200~300倍液喷治。7d喷1次,喷2~3次。

2枯萎病和黄萎病的发生与防治

2.1症状和发病条件

2.1.1枯萎病。

一般在播后1个月出现病株,在不同的环境下症状也不一样,一般出现5种类型,分别为紫化型、黄网型、黄化型、青枯型、皱缩型。棉花现蕾后是发病盛期,发病较轻的,叶色暗绿,叶片变厚,部分叶片皱缩不平;病情严重的主茎和果枝节间缩短,棉株矮小,下部有的叶片出现黄斑或黄化脱落,严重的脱落成光秆,只剩下顶叶或生长点,以至全株死亡。也有的株型没有明显的病症,但大雨或者灌溉后,叶片变软下垂,以致脱落死亡。此病在6月中下旬出现第1次发病高峰,温度高、雨量多的年份,发病较早,6月上旬就可达发病高峰,7月份症状逐渐消失,病情好转,立秋后温度下降,棉株长势弱,又会出现第2次盛期。

2.1.2黄萎病。

发生后叶片的边缘和叶脉间出现鲜黄色斑块,逐渐扩大,病斑由黄色变为褐色以至于变成枯焦色,形成中间深褐色、边缘鲜黄色的不规则病斑。发病一般由下而上发病,也有的底部老叶没有明显的症状,中上部病叶较多。此病多发生在多雨季节,棉花连作时间长、施用氮肥较多,病情会严重。

2.2防治方法。

首先,采用轮作的种植方式,同时加强管理,注意施肥的比例,精耕细作,可以减轻枯萎病、黄萎病的发生。第二,选用良种,目前已经培育出许多抗病品种,如中棉系列、创世纪系列、百棉5号等,都是值得推广的抗病好品种。第三,用药剂防治,用多菌灵75kg/hm2或甲基托布津180~300kg/hm2,加细土750~1500kg/hm2混合均匀,撒在田间或播种在沟内,对这两种病的防治效果明显。

3棉铃病害

3.1症状及发病条件。

危害棉铃的病菌有40多种,常见的有10来种,有棉铃疫病、炭疽病、角斑病、红腐病、红粉病、软腐病、黑果病等。发病后,引起烂铃。烂铃的发生和结铃期的气候条件、虫害、铃期、栽培管理技术有密切的关系。开花结铃早的棉田,烂铃早而且病情严重。虫害严重的,棉铃伤口较多,引起烂铃的几率也增高。发病多集中在开花后30~50d,此时如果降雨量大,烂铃的数量也会更多。烂铃主要发生在棉株下部果枝内围节位上,随着棉花生产的发展,棉田施肥浇水逐渐增多,棉铃病害会逐渐加重。棉铃病害的发生盛期在8月中、下旬。

3.2防治方法

3.2.1农业防治。

合理安排株行距,留株密度要适当;生长过程中,及时喷洒生长调节剂,控制棉株,使其长成高产株型,防止徒长;适时整枝,在严重郁蔽的棉田,可局部适度剪空果枝,去掉老叶,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做好干沟培土,雨后注意排水,加紧中耕松土,降低棉田湿度,创造有利于棉花开花结铃的环境条件,减轻铃病的发生。

3.2.2抢摘烂铃。

在烂铃开始发生的时候,及时摘收棉株下部的病铃,将这些病铃集中在场上晒干后,再剥壳收花。一方面避免病菌的传播,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损失,为加快开裂速度,可以用1%的乙烯利水溶液浸蘸后晾晒,能获得色泽较好的棉花。

3.2.3药物防治。

在各种防治药剂中以高脂膜、乙磷铝效果最好,代森锰锌次之。施用乙磷铝较为经济,代森锰锌耐雨水冲刷,可以在雨期使用。防治烂铃的喷药适期一般为8月上旬,共喷2~3次。

参考文献

[1]石建军.棉花病虫害的特点及防治措施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7(10):86~87.

[2]彭道蓉.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4(02):134.

作者:张洪 单位:河南省通许县农林局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