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糜子主要病害防治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糜子主要病害防治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糜子主要病害防治研究

摘要:本文介绍了黑龙江省糜子田中常发生的4种病害(糜子霉点病、糜子纹枯病、糜子灰斑病、糜子斑点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总结了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以供相关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糜子病害;发生规律;防治方法;黑龙江省

糜子(PanicummiliaceumL.),即黍、稷,属于禾本科一年生栽培草本植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糜子是我国北方制米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超过53万hm2,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糜子有粳、糯之分,脱壳后称为黄米,生育期可塑性强,耐旱、耐瘠薄,属于重要的耐旱作物[1-3]。随着农村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黑龙江省糜子种植面积呈逐年增加趋势。受糜子品种多样、异地调运量增加、气候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糜子田容易发生多种病害,影响其产量与质量。为了保障糜子的高效生产,本文总结了糜子霉点病、糜子纹枯病、糜子灰斑病、糜子斑点病的危害症状、病原菌类型、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以为提高其防治效果提供参考。

1糜子霉点病

1.1症状。糜子霉点病主要危害叶片,一般发生在生长衰弱的植株上。发病叶片出现许多暗褐色霉点,大小为1~2mm,发病严重时病斑连片,没有明显的边缘。1.2病原。糜子霉点病的病原菌是一种链格孢(Alternariasp.),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1.3发生规律。该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一般成熟老叶易染病,雨季期间、管理粗放、植株长势差等因素均有利于糜子霉点病扩展。1.4防治方法。1.4.1农业防治。选择抗病品种;充分施足基肥,适时追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1.4.2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剂,间隔7~15d喷施1次,连续防治2~3次[4]。施药时要均匀、周到。

2糜子纹枯病

2.1症状。糜子纹枯病主要危害糜子叶鞘和茎秆,有时也侵染叶片和穗部。2.1.1叶鞘。发病叶鞘产生椭圆形病斑,病斑中部呈灰白色枯死状,边缘较宽,一般呈深褐色至紫褐色。叶鞘病斑常汇合成云纹状斑块,常常淡褐色与深褐色交错相间,整体呈花秆状。发病严重时,病叶、叶鞘青枯。2.1.2茎秆。茎秆上病斑轮廓与叶鞘相似,浅褐色。环境潮湿时,发病叶鞘内侧和表面形成稀疏的白色菌丝和褐色的小菌核。病秆腐烂软弱,易折倒,造成严重减产。2.1.3叶片。在多雨高湿的环境条件下,糜子叶片上出现形状不规则的褐色病斑,有轮纹,中部颜色较浅,可汇合成大型斑块。2.1.4穗部。受糜子纹枯病危害的植株不能抽穗,或虽能抽穗但穗小,灌浆不饱满。穗颈上也产生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明显的褐色病斑。2.2病原。糜子纹枯病的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2.3发生规律。病原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核和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中越冬。翌年越冬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侵染糜子幼苗或成株茎基部,此后发病部位逐渐上升,在发病部位生成菌丝和菌核。菌核随气流、雨水或灌溉水传播,菌丝则通过病、健叶片之间的接触而传播,上述传播方式都可引起再侵染[5]。2.4防治方法。2.4.1农业防治。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用种衣剂+新高脂膜进行拌种处理;三是加强田间管理,合理灌溉、施肥,避免氮肥过多,增施磷、钾肥,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提高糜子抗病能力。2.4.2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用38%噁霜嘧铜菌酯800倍液,或41%聚砹•嘧霉胺6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喷雾防治,隔7~10d喷施1次。

3糜子灰斑病

3.1症状。糜子灰斑病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呈长圆形、梭形或不规则形,长4~13mm、宽2~3mm,多发生在叶脉之间,中央灰褐色,边缘暗褐色至红褐色,有时整个斑块呈现暗绿色,上面生有灰黑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3.2病原。糜子灰斑病的病原菌为黍色链隔孢[Phaeoramulariafus-imaculans(Atkinson)LiuetGuo],异名梭斑尾孢(CercosporafusimaculansAtk.),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3.3发生规律。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借气流及雨水溅射传播蔓延。通常多雨或雾大露重的天气有利于发病;植株生长不良或偏施氮肥长势过旺,会加重发病[6-7]。3.4防治方法。3.4.1农业防治。采收后彻底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实行隔年轮作。3.4.2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药,常用农药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等,每隔7~10d喷施1次,连续防治2~3次。

4糜子斑点病

4.1症状。糜子斑点病主要危害叶片。病斑椭圆形,直径2~3mm,中部淡褐色,边缘褐色,病斑上着生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4.2病原。糜子斑点病的病原菌为高粱叶点霉(Phyllostictasorgh-inaSacc.),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4.3发生规律。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6月开始发病,7—8月症状明显或流行。一般播种早的田块病情重于晚播的田块;潮湿闷热的天气,容易造成糜子斑点病的流行;病害严重可造成绝产或绝收。4.4防治方法。4.4.1农业防治。选用适合当地栽培的抗病品种;适期播种,不宜过早。4.4.2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药剂喷防[8]。

5参考文献

[1]李建军.陕北糜子病虫害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15(8):119-121.

[2]商鸿生,王凤葵.小杂粮病虫害及其防治[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

[3]温艳双.高粱的栽培技术及病虫草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277.

[4]刘晓欧.浅谈糜子高产栽培站技术的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16(3):25.

[5]董志平,李青松,高立起,等.谷子纹枯病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J].华北农学报,2003,18(院庆专辑):103-107.

[6]徐晓艺,刘敏,郝明远,等.糜子高产栽培技术及用途[J].农业科技通讯,2010(10):171-172.

[7]曹晓宁,王君杰,王海岗,等.糜子栽培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1):79-81.

[8]付立俊.谷子主要病害症状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3):185.

作者:王春雷 单位:黑龙江省青冈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