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业污染论文:农业污染防治路径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业污染论文:农业污染防治路径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农业污染论文:农业污染防治路径探究

本文作者:贺晓宏、李美娟、王盟 单位:西安市临潼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临潼区农林局畜牧兽医科、临潼区林业工作站

农业污染源经验做法

临潼作为全市乃至全省粮食生产大区和畜牧养殖大区,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农业生产迅猛,但是,随着化肥、农药施量的逐年增加、不合理施用,农户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张,全区农业面源污染日益表现出来,一方面直接改变了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影响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扭转农业发展模式,尽快摆脱长期以来单纯依靠数量发展农业的传统模式,区委、区政府未雨绸缪,在节能减排和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上,加大宣传引导,实行政策扶持,领导包抓、典型引路和项目扶持等措施办法,进一步转变了群众的治污意识,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维护了生态安全,推动了循环农业在全区的有效开展。

近年来,临潼区连续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稳步增加农机装备数量,使全区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达85.7%,2/3以上的农业生产活动由农业机械来完成,其中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90%以上,新型机械提高了农作物综合利用转化率,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粮食生产连续多年丰产增收。据统计,2011年,全区4.20万hm2夏粮机收面积达3.60万hm2,投入夏播农机11480台,其中硬茬播种机1314台,灭茬旋播机1472台,完成玉米机械播种面积3.15万hm2,机械化播种率达88%。小麦秸秆综合利用面积4.14万hm2,玉米秸秆综合利用面积3.5万hm2。秸秆禁烧率、利用率均达100%[1]。

沼气的综合开发利用,能够有效缓解农村能源紧缺的局面,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型模式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模式转变。临潼区是畜牧养殖大区,年均畜类45万头,禽类270万只,年均产粪便114万t左右,资源十分丰富。群众通过粪便干式堆沤处理、湿式腐化处理、颗粒肥加工技术等措施,处理粪污84.58万t,占全区畜禽粪便处理的81.66%为科学养殖,减少畜禽粪便污染,临潼区积极实施奶畜小区化养殖和生猪规模化养殖,进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通过农村沼气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农村节能减排,有效降低了畜牧面源污染。目前,全区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7978口,针对畜禽养殖场、大中型养殖厂建成100m3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示范工程16处,800m3大型沼气5个,建成沼气服务网点22个[1]。该项技术措施,处理粪便15.62万t,占全区畜禽粪便的15.62%。据测算,粪便转化为沼气,能量转化率高达87%,经厌氧发酵后的粪便80%~90%的有机物被去除,达到了粪便资源化、生态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的目的。有关数据表明,1口8m3沼气池,年可产沼气350~400m3,每户年可节约煤炭847kg,可节约肥料费300多元,可节约饲料300多元,节约农药费100多元。同时改善了农村卫生环境,改善了农村空气质量,改善了农村水环境,沼气可用于日常照明、做饭、保鲜果品、为大棚及畜舍提供热能;沼液可用作饲料添加剂、浸种、追肥;沼渣可用于农作物基肥,可有效增加种植效益,提升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

临潼区在农业种植业上大力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积极引导广大农民施用无污染和低污染肥料,优先推广选用抗病性强的作物品种。在23个街办285个行政村农户13.1万户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12.6万hm2,建立配方肥样板示范田17个113.33hm2,制定玉米、小麦施肥配方化肥各6个,平均利用率35%~40%,平均每667m2减少化肥用量4kg,每年减少化肥施用量11429t。配方施肥建议卡和和施肥技术指导入户率达到95.7%以上。同时,加强农药市场监管,鼓励使用高效、安全、低毒农药产品,推广新型植保机械和实用技术,提高农药的使用率。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临潼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起步较晚,近年来,虽然通过开展相关的政策宣传、媒体引导、典型引路、逐步试点等措施办法,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但与当前我国倡导的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近年来,通过宣传引导,群众的环保意识有所提高,但实际生产中,由于传统的劳作习惯的影响和生产水平较低因素的制约,群众对污染负面影响认识不清,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认识存在偏差,往往只是从方便自身生产出发,不能顾及整体环境效应,采取焚烧、排放等简单处置废弃物的办法,造成农业生产面源污染加大。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

临潼区规模养殖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近年来畜牧养殖效益不是十分景气,养殖户对建设污染处理工程总体缺乏投资热情,加之本区规模养殖有限,农户散养居多,同时由于农村村庄建设突飞猛进,造成一些养殖场(户)被宅基地包围等因素,因此,建设畜禽污染物处理设施难度将进一步加大,需要各级政府部门认真规划,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才能有所突破。

下一步的设想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升农村环境品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全区现代农业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全区农业发展的实际,下一步,我们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提高广大群众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同时,不断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积极采用先进的畜牧养殖技术,不断提高畜禽饲料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进一步完善畜牧养殖标准,加大治理力度,监测各类养殖场污染,开展环污治理,尽力帮助养殖场(户)做到干湿分离,达标排放,提高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开展畜禽规模养殖场排泄物治理工程,分批完成奶畜、生猪养殖企业的排泄物治理。在中小规模养殖户中,推广应用成本低廉、简便适用的污染治理技术,建设干粪收集、废(尿)水多级降价排放的治理工程,实现零排放。

加强病虫害预警体系建设,强化测报手段,提高测报的准确度;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为切入点,进一步扩大生物物理防治技术的应用范围,推广应用性诱剂杀虫灯、防虫网、生物农药等,从源头上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切实减少农药用量;大力推广“肥药双控”技术,积极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无公害养殖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农作物重大病虫无害化治理技术、“中低产田改造”工程等,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技术服务和科技知识普及,不断提高群众科学种养水平。

加强区生态村建设和清洁能源利用示范村建设,实施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工程,通过生物技术,实现产气、积肥同步,种植、养殖并举,达到“三沼”综合利用,提高农村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针对区情,以“三十万头生猪养殖基地”、“百万蛋鸡养殖基地”、“十万头奶牛基地”、“相桥万头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等基地建设为依托,加大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标准的推广力度,不断提高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要以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为要求,不断提高规模养殖建设标准,逐年增加资金投入量,保障污染治理工作的扎实开展。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