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生态农业发展引领乡村产业振兴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生态农业发展引领乡村产业振兴建议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生态农业发展引领乡村产业振兴建议

摘要: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着重指出,要"以生态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为导向,推动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农业模式是一种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兼顾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构和功能优化了的农业生态系统。因此,生态农业的产业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选择,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生态农业;乡村产业振兴

1我市农业发展取得显著的成就

潍坊是农业大市,农业也是潍坊的优势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淀,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是农业生产一直领先全国。一产增加值位居全省首位、全国第10位。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市)45个,全省第1,全国前列,潍坊的设施农业面积占全国十分之一。二是潍坊具有全国领先的现代农业模式潍坊是全国唯一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点市,寿光是全国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唯一国家现代蔬菜种业创业创新基地,诸城是国家首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2018年10月,我国首个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即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获批。三是潍坊已经初步掌握农业高端环节。如安丘市参与制定出口农产品检测标准,获“国家级农业综合标准化优秀示范市”。年出口农产品加工能力250万吨,年出口创汇2.5亿美元。目前,主要制定大姜、大葱、肉鸡等6大类标准综合体,达到国际最严格的农产品出口检测标准。寿光市掌握全国蔬菜的定价权,定期蔬菜价格指数,是全国首个“蔬菜指数”,也是山东价格指数体系首批的三个指数之一。峡山区是国家有机农产品认证示范区,青州2000年以来每年举办花卉博览会,2007年建立花卉高新区、是全国最大的盆花生产中心、盆栽集散中心和花卉物流中心。

2目前我市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

诚然,潍坊农业的发展成果显著,但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依旧任重而道远。一是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不够。农业生产仍然以传统家庭式、分散式的传统种植方式为主,规模化、集约化、公司化等农业生产方式以及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发展不足。二是全市农业生产中存在同质化、低效率、土地污染、农药残留等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依然存在,农业发展的绿色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不足。三是缺少对生态农业的深刻认知和研究,生态农业发展的规划、政策配套措施等尚未形成体系。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示范点不足、面上推进缓慢、模式单一、产业化不足等问题,生态农业大市的品牌尚未树立起来。

3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引领乡村产业振兴建议

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山东潍坊创造了不少农村改革发展的经验,形成了“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等。我们要准确认识和更好发挥潍坊农村改革的宝贵经验,并结合新时期的条件和要求,使之转化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因此,要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必须牢牢抓住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战略路径。

(1)发展生态农业,必须要狠抓农业质量安全的底线。农业质量安全是农业发展的生命线,是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要求。农业质量安全不仅是生态农业的底线,也是农业品牌塑造和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支撑。积极推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系统化质量认证体系,做到三位一体、协同推进,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区、田园观光综合体等典型示范带动,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绿色有机农业的全覆盖。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的标准化生产,通过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的监控,着力解决“餐桌污染”问题。

(2)发展生态农业,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在基本良田保障的底线基础上,各地要根据市场导向、结合各地的资源禀赋,发展特色农业。积极推行一村一品、一镇一品甚至一县一品,实现特色农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种植,在做大总量的基础上扩大影响力。充分利用地理标志专门保护制度,积极申报地理标志优质农产品,为全市特色化、优质化的农产品走向全国、走出国门保驾护航。比如昌乐西瓜、潍县萝卜、青州花卉、寿光蔬菜等等特色农业的发展已经形成知名度和影响力。

(3)发展生态农业,需要坚持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发源于潍坊农村改革的“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共同特点都是以农业产业化为核心,这也是潍坊农业能够在全省、乃至全国立足的根本和宝贵经验财富,应该坚持走下去。进入新时期,必须要引入现代工业的理念来指导现代农业的发展,把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举措,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着力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和农民组织化程度,努力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农业经营体制。加快建立完善高效的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体系,积极发展现代流通方式,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完善市场服务功能。

(4)发展生态农业,需要农村同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报告指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在论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时指出:“要尊重农民意愿和维护农民权益,把选择权交给农民,由农民选择而不是代替农民选择,可以示范和引导,但不搞强迫命令、不刮风、不一刀切。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因此,在涉及生态农业基本保障的农村承包地方面,必须以促进农村稳定、推动农业发展、保障农民利益为基本前提,在此基础上积极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在土地流转实践中,必须要求全市上下原原本本贯彻落实党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既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又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搞,不搞强迫命令,不搞行政瞎指挥。特别要防止一些工商资本到农村介入土地流转后搞非农建设、影响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等问题。要注意完善土地承包法律法规、落实支持粮食生产政策、健全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加强乡镇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推动土地流转规范有序进行,真正激发农民搞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5)发展生态农业,必须要以智慧农业为发展导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支撑。生态农业发展要充分吸收借鉴和采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经济形态,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新工业革命的成果,以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嵌入和深化应用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导向,促进农业与工业、服务业跨界融合发展,打造以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模式创新为内核并相互融合的新型农业经济形态。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积极推广使用互联网技术辐射生态农业全产业链条,集成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音视频技术、3S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及专家智慧与知识,实现农业可视化远程诊断、远程控制、灾变预警等智能管理,实现潍坊生态农业向高质量发展和世界先进农业行列进军。

(6)发展生态农业,政府应该做好政策、宣传和人才等全方位的保障。一是要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建议将发展生态农业列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尤其是十四五规划中。在制定规划中要把各类农业生态区的建设与乡村振兴、粮食安全、农田水利、林业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等有机结合,突出重点、合理配置。二是加大对生态农业的宣传普及。要通过多种宣传媒介,尤其是要结合当下的网红经济、移动互联网平台、直播平台、抖音短视频等新型媒介,以通俗易懂和直观的方式,宣传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生态农业建设的广阔前景和规划布局、生态农业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方式等。三是要培养、引进和锻造生态农业技术人才、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协会合作社经纪人才、新时代农业产业工人等人才队伍体系,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作者:王永波 高军同 单位:潍坊市奎文区东关街道办事处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