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农业类院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以2016-2019年甘肃农业大学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农业类院校学生的体质状况及变化趋势.研究表明:甘肃农业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不及格率过高,平均每年超过13%;大三大四学生的肥胖指数明显上升,身体素质较大一大二大幅下降;大学生大二时的肥胖指数最低,身体素质最好.
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状况明显改善.2017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测试抽查复核结果显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呈稳步回升趋势.本文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通过分析2016-2019年甘肃农业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了解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产生变化的原因,找出影响大学生体质测试成绩的因素,提出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建议.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6-2019年甘肃农业大学在校大学生,测试数据引自甘肃农业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采用EXCEL对2016-2019年甘肃农业大学体质健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2成绩等级标准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等级依据教育部2014年颁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修订),根据学生学年总分评定等级.90.0分及以上为优秀,80.0~89.9分为良好,60.0~79.9分为及格,59.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分析全校学生综合评定等级比例.体重指数评分明细表见表1.体重指数是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一个必测项目,通过分析体重指数的变化,可以反应学生身体形态变化趋势.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综合评价结果
2016-2019年学生体测成绩综合评价结果见表2.表2显示,2016-2019年变化不明显.学生体测不及格率在10%以上,不及格率过高,学生身体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2016级学生在校四年综合评价结果见表3.表3显示,2016级学生在大二时身体素质最好,优秀率、良好率最高,不及格率最低,从大三开始身体素质下降明显,大四时整体身体素质最差,优秀率、良好率最低,不及格率最高.这与大三大四不开设体育课正相关.2016-2019年大一新生体测成绩综合评价结果见表4.表4显示,学校生源身体素质下降明显,2019级新生的不及格率最高.
2.2在校学生体重指数统计分析
2016-2019年学生身高标准体重评价等级评价见表5.表5显示,大学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6-2019年大一新生身高标准体重评价结果见表6.表6显示,从2018开始,学生的超重率和肥胖率明显上升;2018级和2019级新生超重率和肥胖率比2016级和2017级新生明显高.学生整体变胖的原因是由于生源在变胖.2016级学生大学四年间身高标准体重评价结果见表7.大学生在大一大二时体重控制好,大二比大一时体重控制更好;大三大四时体重控制最差,超重率和肥胖率较大一大二时增长幅度较大,这与大三大四不开设体育课、大部分学生缺乏体育锻炼有关.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在校大学生四年间健康测试成绩基本稳定.(2)大学生在大一大二时身体素质最好,大二达到峰值,优秀率、良好率最高,不及格率最低,大三大四身体素质下降明显,大四身体素质最差,优秀率、良好率最低,不及格率最高.(3)新生的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4)学生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在逐年增加,新生有变胖趋势.(5)大学生在的大一大二身体形态保持最好,大二最优,超重率和肥胖率最低,大三大四身体形态保持变差,大四时身体形态保持最差,超重率和肥胖率最高.
3.2建议
(1)学校要继续深化体育课程改革,课程的安排与选择应以学生体质测试成绩为依据,多开设体能课或田径课以供学生选择.(2)针对大学生大三大四身体素质下降和身体形态变胖的现状,广泛开展体育类公共选修课,大力发展各种学生体育社团,鼓励其积极开展各种体育竞赛,丰富校园体育竞赛,营造体育锻炼氛围.(3)倡导大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或万步走.(4)引进俱乐部制,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爱好,增强大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提升大学生的健康观念,加强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5)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落实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和相关规定,通过强制要求倒逼学生重视体质测试,重视身体素质的提高.农业类院校的体育课程要继续深化改革,激发学生自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为改善大学生体质状况提供有效的途径,养成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的公告[J].中国学校体育,2004(1):5-8.
[2]顾久贤,李铁.健康中国背景下江苏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实证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5):120-124.
[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4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测试和上报工作的通知[S].2014.
[4]黄明芳,赵广平.大学生健康社会情感培育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122-132.
[5]陈明,王艳双.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30-135.
作者:段兴军 陈美龄 单位:甘肃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