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村农业教育途径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文化生态的建设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也取得一定的发展,但相对于快速发展的普通高等教育来说,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步伐还过于缓慢,还不能适应农村社会的建设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院校生存与发展面临更多困难:如农业院校面临教学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课程设置与教学运行跟不上市场的需要;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缺乏主动走向农村社会的勇气,不愿去了解农村社会并关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择业观、行业间经济效益差距及社会大环境影响,导致学生对农科专业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他们看不到我国农业入世后的发展机遇,毕业后不愿到农村就业。在我国高校“综合化”热潮的驱动下,许多高等农业院校被合并为综合性大学,而农科类教育则在很大程度上被弱化,农科类高等职业教育也在职业技术学院的整合中受到削弱,加上农业主管部门对教育的关注和支持不够,导致高等农业教育呈现出被削弱的趋势。
据统计,作为高等农业教育主体的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生规模还不到全国高等教育总规模的10%,高等农业教育的规模与农业人口数量巨大的状况极不相称。由于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我国大学布局和功能辐射主要还是瞄准城市,面向“三农”的高等农业教育资源十分稀缺,高等农业教育走弱的态势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不相适应,也无法满足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功能要求。在工业化和全球化潮流的强烈冲击下,我国农村文化生态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农村文化生态的结构与功能遭到破坏,传统文化尤其是农村文化生态面临着保护、发展、重构的考验。比如,农村文化生态中还存在的部分“劣质”物种及资源,伴随着经济往来被引进的形形色色的外国文化要素和文化样式等等。面对汹涌而至的经济、信息大潮,多数农民很难或不愿按照理性认同的文化价值及原则来规划和矫正自己的行为,视经济利益为最大追求,放任伦理道德的退化甚至泯灭。
因此农村文化生态需要进行建设,在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的同时,还要注入有创新品质的文化生态因子,因为创新就是一种对传统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创新就是一种建设。目前我国农村文化生态建设仅局限于农村的文化建设,这种农村文化建设只是停留在一种静态的、单一的物质文化层面,仅为一种文化扶贫,而没有深入到农村的人、文化与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整体性动态性的文化生态层面,也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去考察作为农村文化生态的主体——农民的生存状态,从而忽略了对业已解构的农民精神家园的建设。
二、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文化生态互动建设的动因分析
任何事物不仅需要孕育其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前提条件,而且还应具有推动其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内在动因。动因是指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根本原因,即诱发、维持,并进而把事物引向一定方向发展的内部因素。目前,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定位与农村文化生态建设需求的“错位”就是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文化生态建设走向互动的内在动因。高等农业教育是面向农村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社会活动,这就是它生发意义上的正确定位。但目前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定位出现了诸多问题。目前我国大部分农业高校办学方向在定位上出现了偏向,偏离了面向农村的办学方向。
其一,农业高校人才培养思路的离农倾向导致农业高校毕业生很少进入农村。2003年农林类高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仅为60%左右,低于高校的平均就业率,就业形势并不乐观。但这并不说明我国的农业人才过剩,恰恰相反,我国还需要大量的农业科技人才。据统计,我国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的科技人员是0.0491名,农业从业人口中接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只占0.037%。而在发达国家,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1名农业技术人员,农业从业人口中接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达45%~65%。[2]一方面农业人才奇缺,一方面却是农科大学生难于到达农业生产一线。
其二,农业高校的学科设置和专业结构脱离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不少农业高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显得比较陈旧,一些农学特色专业被严重压缩,相反非农专业却大幅度扩招。这就背离了高等农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宗旨,难以实现高等农业教育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服务的目标。据了解,在全国农业院校中,涉农专业的学生只占在校生总数的15%~20%,其余的都是非农专业,农业院校的称呼已经名不副实。[2]
农村文化生态建设对高等人力资源有着迫切的需求,但目前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普及程度仍低于全国高等教育的平均水平,农业高校发展目标的定位偏低。农村的劳动力供给是比较充裕的,但农村的劳动力素质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这反而为农村社会带来沉重的人口压力。提高高等农业教育的普及率,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农业高校面向农村的人才培养能力和规模。但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规模还远远不够,农业高校对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农村经济及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矛盾。“目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至少在1.5亿人以上,6000万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流动。”[3]
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接受必要的培训,劳动力素质偏低,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于是这种相对的农村劳动力过剩构成新的社会就业压力,造成农村文化生态主体的生存状况恶化,这也必然影响到整个农村文化生态的建设。因此,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定位与农村文化生态建设需求相“错位”的矛盾成为推动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文化生态建设走向互动的内在动因。
三、高等农业教育通往农村的路径选择
文化生态是一个比自然生态更为复杂的系统,农村文化生态是指以农耕生产方式孕育的农业文明所体现出来的农村人(农民)的生存状态,包括农村人的价值观念、自然环境意识、生活方式、造物观念、信仰观念、技术因素、农村社会组织形式,以及文化的时空发展等内容,是农村人融合了自觉生态智慧的自我构建和社会构建过程。农村文化生态是一个由多种不同文化生态位构成的网络系统,农村文化生态建设则是一项涉及农村文化生态系统内各种文化生态位建设的系统工程。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文化生态建设基于不同文化生态位的互动是高等农业教育通往农村的有效路径。
(一)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文化生态基于文化主体生态位建设的互动路径
农民处于整个农村文化生态系统的文化主体生态位上,是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主体。我国农民文化素质亟待提高的现实有力地推动了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文化生态建设基于文化主体生态位的互动,发掘与培植新型农民则是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文化生态建设互动的一个基点。人是文化的主体,农村文化是农村人的文化,是农民的文化,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其终极关怀也是农民,要让农民在建设文化生态的同时完成对自己的重塑,这是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本质所在。文化生态实质上是人在完成自我构建和社会构建过程中融合了人类自觉生态智慧的一种生存状态,文化生态建设当然就包括文化主体自身的构建,即人的建设。农村文化生态建设必然内在地包含着农村文化主体生态位的自身构建问题,即新型农民的发掘与培植问题。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培养人才是其重要的教育职能,高等教育与农村文化生态建设基于文化主体生态位的互动是高等农业教育通往农村的有效路径。
(二)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文化生态基于技术文化生态位建设的互动路径
农业科学技术不仅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以其独有的科学精神提升了农村人的素质水平,从而对整个农村文化生态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我国农村社会较低的生产力水平推动了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文化生态建设基于技术文化生态位的互动,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则是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文化生态建设互动的核心内容。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生态得以发展与繁荣的极为重要的文化因子,科学技术的进步提升了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农业科学技术不仅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以其独有的科学精神提升了农村人的素质,塑造了农村人的品格,从而对整个农村文化生态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而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农业教育是研究、开发农业科学技术的主体力量,并担负着农业科学技术向农村社会推广和应用的重要职责和任务。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文化生态建设基于技术文化生态的互动是高等农业教育通往农村的有效路径。
(三)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文化生态基于观念文化生态位建设的互动路径
观念处于文化生态系统的核心层,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导向和推动作用。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的思想观念仍然偏于封闭和保守,陈旧的农村社会观念无法跟上快速的现代化发展节奏,这促使了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文化生态建设基于观念文化生态位的互动,农村社会思想观念的更新与提升是两者互动的重要内容。在文化的所有层面中,最具有内在性、最能体现文化的超越性和创造性本质特征的是观念文化。作为文化生态的核心层,观念文化需要在历史的推移和社会的前进中不断地演化和重建。同样,作为农村文化生态系统的核心层,农村社会的思想观念也需要通过创造而得到更新,通过重建而获得提升。高等教育具有传播、批判和创造文化的功能,能以先进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催化农村文化生态系统中观念文化的更新与提升。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文化生态建设基于观念文化生态位的互动是高等农业教育通往农村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