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业教育与经济的协调性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1西部农业与农业经济现状
我国西部地区通常是指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12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西部地区的人口是全国人口的22%,土地面积占全国的国土面积的56%,其中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7•7%,草地面积占3/5,水资源年均总量占全国的46•6%,加上丰富的光照资源,西部地区已经成为我国棉花、烤烟、水果、花卉等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资源相对优势明显[3].总体来说:①西部农业自然资源较好,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光热资源,但水资源较缺乏,土地生产力较低,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②西部农业经济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农业经济在西部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西部是典型的农业经济地区.③西部农业生产结构内部以种植业、林业、畜牧业为主.④西部各省区的农业具有较为明显的特色和优势.⑤西部农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农村及农产品市场发育不良.⑥西部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其文化程度不高,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的能力不强,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西部农业科技人员数较少,特别是高中级技术人员匮乏.⑦西部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业企业化水平低.⑧西部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很低,直接影响了地方政府和农民对教育需求的自我支付能力.因而认为,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农业教育的需求空间较大,科技及人才不足是影响西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西部农业的主要领域是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及农产品加工业,考虑其未来发展的要求,西部农业经济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种植业、林业、畜牧类、农产品加工、生产经营等领域的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
2西部农业与农业经济发展趋势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必须使西部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有更快的发展,必须使西部农民的收入有更大幅度的增长.西部农业要向产业化、区域化、特色化、高科技化和生态型农业的方向发展,基础设施落后仍然是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薄弱环节,生态环境局部有所改善,但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扭转,水资源短缺矛盾突出,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严重滞后,人才不足、流失严重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既要有紧迫感,又要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进行持续不懈的努力.因此,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更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将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加大力度做到:①加强西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生态改善和农民增收.②加快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为西部地区农业加快发展打好基础.③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④逐步建立高效率、高效益的技术推广体系和农业教育培训体系[4].
3西部农业教育现状
国务院在确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西部开发的重点中将科技教育的发展列为五大重点之一.提出振兴西部经济,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高素质的劳动者,特别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只有人才加科技,才能把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5].西部大开发必须坚持科教先行,西部经济的发展要赶上来并形成后发优势,必须坚持走依靠教育和科技的路子,必须坚持科教先行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从对中西部地区的教育和农业教育比较分析及西部各省区农业教育现状的分析,可以得出:①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和农业高等教育相对不发达.②西部地区的中小学基础教育所占比重较大,为发展农业中、高等学历教育提供了较大发展空间.③西部地区的农业高等学历教育的专业结构相对老化,专业点数量相对偏少.④西部地区的农业教育专业结构以种植类和畜牧类为主.⑤西部各省区开展农民技术教育的情况具有较大的地区差异.⑥西部地区现有的农业教育资源,特别是高等教育资源已有一定规模,但水平和实力相对较差.
4西部农业教育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西部地区农业经济与农业教育不协调的表现形式为:农业产业对高级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农业生产与管理一线人员接受农业教育的欲望不强,农业产业部门对农业教育的支付能力不强;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农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西部农业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学科水平不高;农业教育的方式单一,教育手段落后,西部农业教育与农业经济的联系机制不完善.西部地区农业经济与农业教育不协调的制约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经济因素、文化制度因素和技术因素.外部因素有:①国家对西部农业发展和农业教育的政策倾斜不够.②西部与东部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不够广泛.③东部地区以其经济优势,吸引了大量高校毕业生和在职的高级专业人才.④西部地区的第二、三产业及乡镇企业不发达,对科技进步引起的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足.西部农业及农业经济为农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潜在的空间,西部具备较为完备的农业教育体系,西部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教育的专业结构现状基本相符,有较为有利的外部压力和条件[6-8].
5西部农业教育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模式与实现途径
西部农业教育必须以西部农业为产业基础并为之服务,农业教育与农业经济的发展须向“相互促进、互动升级”的目标前进.农业教育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涉及政府、教育与农业经济三方面的相互联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应该成为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协调运行和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因此,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WTO和知识经济日趋临近的形势需要,必须推进教育市场化进程,最终必然选择市场主导型运行模式.就目前而言,需要逐步推进政府主导型模式向市场主导型模式转变,建立起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的协调运行机制[9].要实现西部农业教育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其目标是实现人力资源的供求基本平衡,农业教育与农业经济互动升级,因为西部农业教育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实现其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必须从西部农科教系统内部找原因,找突破口,即其内部协调是关键;又因西部农业教育与农业经济处于落后状态,要实现其跨越式发展,必须得到外部力量的推动或支持;教育具有先导性,教育必须优先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实现西部农业教育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改革与创新,实现内部协调是关键,学习与借鉴外部经验,借助外部支持,优先发展农业教育,加快发展速度.
6对策与政策建议
针对西部地区农业经济与农业教育发展的现状,要做到农业经济与农业教育的协调发展,采取对策为:理顺政府、农业产业部门、教育部门的关系;建立西部农业创新体系,促进农科教结合;发展农业产业,激活农业教育需求市场;完善农业教育体系,增强办学实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降低教育成本;加快西部网络建设,完善信息服务体系;探索多种人才培养和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形式;主动寻求外部支持,优先实现农业教育跨越式发展.西部农业经济在西部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农业是西部经济的支柱产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入WTO产生的外在压力,面对知识经济的冲击,西部农业自身的发展必须向着“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市场化和高科技化”方向发展,为此在农业发展政策方面应做到以下几点:农业产业发展要做到重点发展本地区的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以集约型发展为主,积极发展龙头企业以带动其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服务性企业,实现农业生产服务专业化;制定有利于农业生产向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的农业发展政策,以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科技和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在农业投资政策方面,主要采取农业贷款方式向农业基础建设和高科技农业企业倾斜;另外要积极发展二、三产业,特别是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农业教育发展应该以发展高等农业教育为主,特别要以本专科学历教育是重点,探索更多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和完善农业职业终身教育体系.完善教育收费制度,多渠道投资办学,要鼓励民间组织、企业与农业教育,完善教育贷款制度,改革教育拨款方式,促进农业教育市场化,扩大农业教育机构的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