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农业教育三农价值观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遵循教育方针,体现农科教育价值
党的教育方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总结和教育性质的体现,是各级各类高校必须贯彻执行的大政方针。高等农业教育必须坚持面向“三农”办学、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体现中国特色高等农业教育价值必须确立的目标,必须承担的任务,必须实施的战略。面向“三农”是高等农业教育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在我们这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已是被历史反复证明了的客观规律。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快速推进,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才能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障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进步。由此可见,高等农业教育必须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问题明确办学方向,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努力打造一支数量足、质量高、脚踏实地为“三农”服务的农业科技队伍和一支愿意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贡献力量的人才队伍;必须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注重学生思想素质提高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创业能力和吃苦精神的培养;必须紧紧围绕“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目标培养高级农业应用型人才,为农村经济建设和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服务,为促进农村人口素质提高服务。
服务“三农”是高等农业教育的战略任务。教学、科研、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的三大功能,教学、科研、服务面向“三农”是高等农业教育必须完成的战略任务。首先,教学要面向“三农”。建设新农村,人才是关键。农业高校的首要功能就是人才培养。那么,农业高校必须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各个层面的建设人才。[2]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命题,农业高校要认真研究“三农”建设“需要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积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多形式、多渠道和多层次为农业生产一线培养多方面的“科技型”人才和积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实用型”人才。其次,科研要面向“三农”。农业高校聚集着农科领域的高级技术人才,因此,农业高校要始终关注世界与中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动向,关注农业科技的发展前沿,跟踪农业科技革命的步伐,瞄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口,寻求农业生产和技术革新中新的生长点,为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和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最后,社会服务要面向“三农”。农业高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不是单向的,应该是双向互动的,农业高校不但要走出去把大学办到农村去,而且要善于把农民现实需求和宝贵经验引到大学校园来,多层次、全方位地服务“三农”。面向“三农”、服务“三农”是实现高等农业教育价值的基本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教育方针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重要标志。邓小平同志指出:“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加强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活动以及社会服务活动。利用假期组织志愿者到城乡支工、支农、支医和支教。社会各方面要为学校开展生产劳动、科技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要加强学生校外劳动和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
由此可见,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如何以有效途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如何把最新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主动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与解决“三农”问题结合的程度。高等农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同时,必须与社会紧密结合,与农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才能使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优秀的专业人才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生产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因此,农业高等教育必须面向“三农”培养人才,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探索和建立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机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是为广大青年学生特别是农科大学生提供了发挥优势、施展才华的舞台,农业高校要积极引导农科大学生为我国“三农”事业作贡献。
二、满足社会需求,彰显农科专业价值
高等农业教育是一种专业性教育,农业高校是高等农业教育的主体,显然,农业高校培养的学生应该学农、爱农,立志献身于农,否则将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也是农业教育的重大失误。因此,实现农科专业价值必须从专业教育开始。首先,进行专业教育,坚定学农信念。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农业、农村、农民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我国的社会稳定,也关系到国家的发展进程,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国和谐社会的基础保障,也是我国全民奔小康的前提。教育部周济部长在全国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座谈会上指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广阔天地,农林高等学校具有人才、知识、技术优势,完全可以大有作为。”[4]农科大学生要深刻认识农科专业价值的极端重要性,深刻认识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坚定学农信念,增强专业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进行国情教育,深化爱农情感。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农”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到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落后、农村闭塞、农民贫困”。[5]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教育,特别是能够亲眼目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基本国情、农情、民情,深刻认识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紧密联系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农业战线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增强对祖国、对农村的热爱,从而激发农科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第三,进行实践教育,增强兴农意识。实践教育可以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农科大学生走向社会,面向“三农”参加社会活动,能够使他们的专业思想更加巩固;走出校门,了解国情民情,增进与劳动人民之间的感情,能够使他们的兴农意识更加强烈。通过现实生活的感受和感悟,能够从我国农业目前较为落后的现实中受到强烈震撼,从我国农村目前较为贫困的现实中受到深刻启示,从我国农民勤劳朴实的品质中受到深刻教育,从实践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感悟自身价值,体味专业价值,实现人生价值。
三、把握成才规律,实现农科人才价值
高度关注“三农”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是深刻认识农科人才价值的前提。“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领域,从2004年到2009年,连续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锁定“三农”问题。尽管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农业战线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农科人才,在全国已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包括科研、教育、科技推广以及国有农牧渔业企业在内的农业事业服务体系,有一支宏大的农科人才队伍,但由于时代的发展、培养能力的不足以及人才流失等原因,农科人才严重匮乏的状况依然十分严重。[6]农业劳动者文化科技素质差,致使现有科技成果不能产生应有的效益,广大农民由于不了解新品种的性能和栽培技术,得不到新品种的效益;由于不能正确辨认各种病虫害,不能有效地使用农药;由于不能掌握畜禽的科学饲养和防疫技术,养殖业难以发挥规模效益;由于不懂得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和市场知识,对生产经营无法作出谋求最大利益的决策等等。[7]广大农村和农民有如久旱的“秧田”,渴求着雨露的滋润,这雨露就是农业科学技术,而洒降雨露的使者就是农科人才。正确把握成才规律,实现农科人才价值。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农业科技,农业科技进步的基础在高等农业教育,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目标在农科人才。[8]农科人才问题的实质是高等农业教育问题。我国要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最关键的问题就是通过发展高等农业教育,培养出大批高精尖的农科人才,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教育本身并没有产值,多方面是看不见的,但它是出人才的。[9]
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现在面临着双重使命:一方面,要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农业、尊重农科人才的良好风尚,提高我国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另一方面,要努力探索高等农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路子,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上大作文章,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全面体现农科人才的价值。[10]由此可见,农科人才的培养与成长必须把握成才规律,在他们的成长、成功和成才过程中,必须既具有一定的专长,又具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因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农业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时代,仅具备狭窄专业知识的“深井型”人才将丧失优势,而无所不为的“万能型”人才也是不可能有的。因此,未来的人才应该是“专”与“博”的适度结合,在学有专长的基础上,具有相关学科的广博知识,具有跨专业、跨学科的综合力,能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合作共事,这样不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技术和产品变化快、人才流动和岗位变化大、竞争激烈的特点,而且还能从多种知识的结合点上衍生出众多新的知识点,探索和开拓新的学科领域,体现农科人才的价值优势。[11]